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保卫萝卜4

清朝西山健锐营有多强?成就乾隆十全武功,堪称古代首支特种部队

来源:网络 时间:2022-10-23 15:00:57
导读乾隆十三年,乾隆帝有感于清军在攻打川西大小金川之战中,战绩不佳、师老兵疲,特意下旨,从京师中的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旗兵之中,挑选军事素质过硬、“政审合格”的猛士,组建了一支有别于传统的满蒙八旗的特种作战部队…

原标题:清朝西山健锐营有多强?成就乾隆十全武功,堪称古代首支特种部队

本文依据史实,详细介绍清中期的“御林军”,也是那一时期最强精锐——西山健锐营,全文约5700字。

爱好清史的很多朋友似乎都有这样一种印象:清中期之际,清军战斗力已经普遍退化,不堪一战,真正彪悍善战的只有清军中的关外八旗,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索伦劲旅。

事实果真如此吗?

应该说,这种说法不全对,只对了一半。

在清中期,主要指乾嘉时代,清军中的第一王牌部队、第一能战之师并不是索伦劲旅,而是京营八旗中的“西山健锐营”!

乾隆十三年,乾隆帝有感于清军在攻打川西大小金川之战中,战绩不佳、师老兵疲,特意下旨,从京师中的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旗兵之中,挑选军事素质过硬、“政审合格”的猛士,组建了一支有别于传统的满蒙八旗的特种作战部队。

这支部队在清中期一直担任着“大本营预备队”的角色,哪里战事最紧急就去哪里,是清中期战场之上的救火队!

这支部队被乾隆帝命名为“健锐营”。

它在整个清中期的历史上大名鼎鼎、南征北战、打遍四方,无论是在外战还是内战之中,这支部队的表现十分抢眼,尤其在“十全武功”这一奠定版图的宏伟史诗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事实证明,在乾隆时期,西山健锐营作为清军的战备值班部队和战略预备队,它的战场作用和突出表现无愧于第一精锐和御林军的称号。

它的实际战斗能力,尤其是攻坚能力,以及那种战斗至最后一人,不死不休的牺牲精神,在清中期的清军中极其罕见。

西山健锐营驻地图

可以说,在清中期所有的清军精锐中,健锐营力压火器营、锡伯营、索伦营等各支王牌部队,是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也是是精锐中的精锐!

一、古代的第一支特种部队——健锐营

乾隆十三年,清军两路大军死死围困大金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为了对抗清军大兵压境,在大金川(今金川县)巴掌大点的地方建造了多座巨石战碉。

金川军的这种战碉即使以二战时的眼光来看,也并不过时,其地基深厚,能经受住川西地区严重的地质灾害而毫发无损;在高度上,金川战碉甚至可以高达三十米以上!

而且,依托于当地的崇山峻岭和雪山巨谷(大金川海拔4000米以上),金川军的战碉全部修建在悬崖或高山的险峻之处,真正是易守难攻!以18世纪的技术条件,简直是毫无办法!

清军为此吃尽苦头!

金川军战碉遗址

而且,金川属于嘉绒藏区,此地的藏民异常彪悍,军事经验极其丰富。

在第一次金川战争和第二次金川战争之中,他们屡屡以少胜多,击败清军大部队的围剿!乾隆帝在盛怒之下处死了统兵将领——当朝首席军机大臣讷亲和心腹爱将张广泗。

不得不说,如果论攻击难度和花费的代价之大,金川战争远远超过了乾隆朝十全武功中的任何一项!

健锐营就是在第一次金川战争这种艰难复杂的形势之下应运而生。

1747年,乾隆帝下旨从京营八旗之中抽调精锐骨干组成了健锐营——按当时的京师八旗驻防人数推算,抽选比例达到了400:1!

健锐营驻地北京西山,所以又被称为西山健锐营。刚刚组建的健锐营,仅仅只有三百人。全部都是千中选一的勇士!

这之后,为因应战争需要,健锐营的编制有所扩大,至乾隆中期,大约是3000人左右。

其中:前锋 (正兵) 2000人,委前锋 (二等兵) 1000人,云梯兵、鸟枪护军、骑兵各占1/3 。

上三旗每旗抽选425人,计1275人;下五旗每旗抽选345人,计1725人。另外,还有养育兵 (即预备队) 833人。

全营共有将官161人 。

其中:翼长2人,为健锐营首长,管理全营军政。翼长之上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掌印事务大臣。

副翼长2人,协助翼长。前锋参领8人 (每旗1人) 、副前锋参领16人 (每旗2人) 、委前锋参领32人 (每旗4人) 。

最基层的士官是前锋校(相当于排级),共计100人。

客观地说,健锐营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它的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是超乎想象的强悍!

二、健锐营的特种作战训练

健锐营成立之初,它的创建者——乾隆帝就极其重视部队的训练,他亲自和王公大臣一起制定了健锐营的训练科目——与传统的满蒙八旗,包括索伦劲旅都大不相同!

1、火枪射击

健锐营基本上全员装备火枪,其火枪装备率远远高于八旗之中的其他部队。

健锐营骑兵每人皆身背一把沙图纳尔

健锐营装备的火枪种类是缴获并仿制自准噶尔汗国的“沙图纳尔”火绳枪,这是一种骑兵专用的火枪,全长介于80公分—1米之间,口径在9mm—1.5mm之间。

“沙图纳尔”的长度适中,极为轻便。而且射速相对于清军的老式鸟枪来说较快,射击精度更高。

上文中说过,健锐营编制在乾隆年间大约三千人左右,其火枪装备率是2798杆,基本上做到了人手一枪。

而且,依照军中定制,健锐营每个月都需要操演火枪,每日的训练量至少要达到5次以上!

2、骑射

八旗入关,以骑射定天下。

箭术是历代清帝非常重视的一项军事技能。

健锐营作为八旗之中遴选的精锐,个顶个都是射术无双的存在——这里面大名鼎鼎的就是“一马三箭”!

在北京南苑阅武楼的南面, 自梯子楼至马城的马道上竖有许多箭靶。

在健锐营操演(即军事演习)时,健锐营的骑兵从马道东端的门洞里飞驰而出, 向西一路疾驰至箭靶区,然后要在极短的时间里连发三箭,三箭都必须命中靶心,这就叫“一马三箭”!

可以想象一下,这种训练的难度!而健锐营的骑兵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做到!

客观地说,这种难度的骑射,即使索伦人也未见得人人娴熟。

3、格斗

健锐营作为清军特种部队,除了随军出征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扈卫皇帝。

而战场之上少不了短兵相接,所以,格斗训练也是健锐营的日常,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健锐营的技击训练包括:腰刀、大枪、重鞭和徒手格斗、匕首格斗。

这里说一下健锐营鞭,这个武器很有特色。

营鞭的长度与腰刀相当,重量为制式军刀的两倍,使用起来需要出众的力量,即使是一些厚重的甲胄,一鞭砸下去也兜不住。

健锐营长枪,由锻铁所制,一丈三寸,刃长九寸。

换成今天的长度单位是通长329.6厘米,枪头刃长28.8厘米。没有一膀子力气,举都举不起来。

健锐营的军士对于格斗训练非常重视,因为在攻打大小金川的作战中,常常面临和当地藏族士兵激烈格斗的局面,生死只在呼吸之间!

4、云梯

健锐营的另一项特殊战斗技能就是云梯作战,主要就是针对川西大小金川的战碉。北京南苑阅武楼专门建有4丈多高、模仿金川战碉的堡垒。

演习时,60名健锐营兵士手驾着4丈多长的云梯,飞快地搭上楼顶边沿,随后跟进的40多名背插利刃的士兵飞也似的开始登梯,而担任掩护任务的火枪手和弓箭手一齐向城上密集开火射击!

在极短的时间里,云梯兵已经登上楼顶。

5、水战、炮战、山地作战

健锐营的部分军士还需要练习水战之法,要熟悉水性和操船之法。

除此以外,健锐营还需要练习炮战(操炮之法,包括使用铳规的瞄准技术)、山地作战、林地作战等多形态的战术打法。

在训练结束后,每个月和每个季度,清军掌管健锐营的事务大臣都会组织实战演练,合格者会受到嘉奖;不合格者将受到重罚!

在这种严苛的训练之下,本身就是百里挑一的健锐营士兵被打磨得更加精悍善战——精通18世纪的各种作战技能和武器装备的使用,能够在各种不同地形、不同环境下迅速适应并投入激烈的战争之中!

这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古典特种作战部队”!

三、武功赫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1、金川之战•名声大噪

真正让健锐营名声鹊起的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爆发的第二次金川战争。

这次战争,论艰苦程度、惨烈程度,堪称是乾隆朝十全武功之最!

经过第一次金川战争的打击,大金川土司索诺木(莎罗奔侄孙)为了防范清军,开始疯狂地修建战碉,在两次金川战争的间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修建了三千多座战碉,密密麻麻如同星罗棋布一般洒在大金川的崇山峻岭之间。

清军屡次进攻不利,木果木之战,统兵大学士温福战死!

在这种局面下,健锐营出马了——高手专啃硬骨头!

健锐营到达战场后,立即投入激烈的攻坚战:

面对金川藏军的高大战碉,健锐营中的精锐炮手首先用由成都军需局制造的大型劈山炮和冲天炮,对着战碉一顿猛砸!

紧接着精锐无匹的火枪手和弓箭手开始抵近射击,用精准无比的射术打的战碉中的藏军不敢露头!露头就死!

在用炮把藏军的碉楼轰出缺口后,后排手持利刃的健锐营士兵就如同猛虎出笼,开始架云梯仰攻;要么直接攀援而上,如同猕猴一般,从碉楼缺口跳进去,近距离、面对面地开始格斗!

清军云梯

金川藏军虽然彪悍,但是在健锐营士兵更加凶猛、更加敏捷的搏击之中,一个个地倒下,根本不是健锐营精锐的对手!

在实战中,阿桂和福康安率领的健锐营劲旅创造了七天之内连克金川军重兵把守的七座山峰的“骇人纪录”!

以前屡攻不克、让清军吃尽苦头的金川战碉,在清军健锐营的猛攻之下,如履平地!

乾隆四十年(1775),清军包围并攻克了大金川最后的据点噶尔崖,大金川土司索诺木出降,金川战争胜利结束。

战后,乾隆帝亲自下旨,号召全国军队向“健锐营”学习:“京城之健锐、火器二营,功绩最多,令各省绿营习鸟枪兵弁,悉仿进步连环之法操练,不得虚演阵式。”

2、平定大小和卓之乱•绝境中的坚持

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清军奉旨自北疆南下,平定大小和卓之乱。

十月初,清军主帅兆惠仅率4000人,一路往南发起进攻,等待他的是据守叶尔羌和喀什噶尔两座大城的三万和卓叛军。

双方首先在叶尔羌城外爆发激战。

小和卓霍集占亲自出马,率领一万五千叛军向兆惠军发起猛攻!

和卓叛军全部信教,一个个都悍不畏死,而且他们装备着来自中亚的火枪和驼炮,从技术兵器的角度出发,一点都不比清军差!

千万别小看了和卓叛军在狂热情绪驱使之下的战斗意志,清军中的先锋部队——索伦兵首先被数量庞大的和卓叛军击溃!形势危急!

关键时刻,兆惠将军命令健锐营出击,健锐营的骑兵和步兵立即列成坚强军阵,采用“进步连环法”有条不紊地发射火枪,并用铜炮不停轰击叛军马队,同时精锐骑兵从两翼向叛军发起反冲锋!

兆惠

健锐营军士精湛的骑射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骑兵的“一马三箭”、马背之上左右盘旋等绝技,在战阵之中大放异彩!

和卓叛军从未见过如此精锐的骑士,在健锐营骑、步、炮的立体打击之下,攻势被迅速瓦解!

兆惠见状,指挥清军大队趁势掩杀,霍集占在野战中被彻底击败,退守叶尔羌城。

一万五千叛军被四千清军压着打!

此后,健锐营士兵又跟随兆惠将军参加了著名的“黑水营之围”,在冰天雪地的绝境之中整整坚守了三个月之久!达到了人类的极限!

3、征缅之战——击败“世界的统治者”

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健锐营跟随重臣傅恒出征,目标——缅甸!

在傅恒征缅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新街之战、老官屯之战、孟养之战中,健锐营部队把当时称霸中南半岛、不可一世的缅甸贡榜王朝的精锐打的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在伊洛瓦底江江东岸的血战之中,健锐营官兵在吉林猛将、营首长——乌什哈达的率领下,连破缅军四座大寨;

在水上作战中,健锐营的水战绝技发挥的淋漓尽致,配合台湾水师总兵叶相德的部队,一举击破装备了法式舰载炮的缅军。

缅人感叹:“满人能战,唯惧清军彩甲骑兵”(即索伦、健锐营等八旗骑兵)。

缅王孟驳号称“世界的统治者”,其麾下的缅军装备着大量的英式燧发枪,在当时拳打东印度、脚踢暹罗(泰国)、手握老挝,在中南半岛所向无敌。

但是,在健锐营面前,只有挨打的份儿!(老官屯之战,傅恒清军仅以一万三千人压着缅军主力五万人打)。

4、平台湾林爽文之战——反包围作战的经典

乾隆五十二年,健锐营的将校跟随大将军福康安南征。这次他们去了天涯海角——祖国的宝岛台湾。

台湾的地理环境又不同于缅甸、新疆和川西。以雨林居多。在最关键的仑仔顶之战中,参赞大臣海兰察率领的清军先锋部队被绝对优势的林爽文叛军包围!

但是,林爽文期待中的大捷却很快变成了一次惨败!

清军并没有因为陷入包围圈而惊慌失措——清军中的健锐营精英:乌什哈达(健锐营翼长)、鄂辉、穆克登阿、普尔普、春宁等将领、侍卫马上率军各自占据要地,用火枪、劈山炮构成坚强防线,互相配合,顽强阻击叛军;

接下来,猛将海兰察率领健锐营精锐武士如猛虎出笼一般狂攻叛军,箭如飞蝗、遮天蔽日——林爽文大军常年在台湾岛和本土一批训练废弛的垃圾清军作战,哪里见过这么猛的清军骑士?霎时之间阵型就被冲垮,死伤惨重,溃不成军!

战后,健锐营副翼长乌什哈达直接晋升为吉林八旗都统。

5、反击廓尔喀——喜马拉雅山上的冲锋号角

乾隆五十七年 (1792) 三月,健锐营新任翼长德楞泰奉命率全营随大将军福康安和参赞大臣海兰察,由北京——甘肃——青海——拉萨——直到后藏边境,翻越喜马拉雅山,反击廓尔喀侵略军。

在热索桥之战中,廓军抽调桥板,在对岸以火枪据守。

健锐营士兵配合索伦兵,强攻廓军据点,发挥攀爬绝技,飞夺热索桥!

之后跨境作战,七战七捷!

事后,健锐营的新翼长德楞泰因战功被乾隆帝图形紫光阁,晋升正白旗满洲都统。

德楞泰也因为此战中的抢眼表现,被嘉庆帝看中,成为了后来嘉庆朝的“军事三驾马车”之一(额勒登保、德楞泰、勒保)。

除了上述这些“十全武功”中的著名战役之外,健锐营还参加了乾嘉时代的多次战斗。

比如镇压山东王伦起义,镇压甘肃回民起义,镇压湘西、贵州苗民起义,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等等。

毫不夸张的说,健锐营是乾隆帝最为依持、最为信赖的“统帅部战略预备队”!

无论多么艰巨的战事,只要健锐营出马,乾隆帝就胸有成竹,胜算在握!

四、坚韧不拔——只有战死的健锐营,没有投降的健锐营

健锐营自成立之初,直至晚清时代,无论胜败,始终信奉“有进无退,有死无降”的信条!

1768年,明瑞征缅孤军深入,后勤被缅军切断。

在最后的小孟育突围战中,明瑞和参赞大臣观音保(健锐营事务大臣),亲自率领数百名健锐营官兵殿后,在5万缅军的包围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最终这些健锐营官兵全部战死。明瑞身受重伤自尽,观音保用最后一支箭刺喉自杀。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健锐营作为京畿守卫部队,参与了京师保卫战,伤亡惨重——其中健锐营正白旗的全体官兵,除一名前锋参领外,全部阵亡。

败则败矣!势虽孤、力虽尽,决不投降,有死而已!

从北京到拉萨;

从日喀则到加德满都;

从南疆的叶尔羌城到中南半岛的原始森林;

从甘肃的戈壁滩到山东的滨海之地;

从川西的大雪山到台湾岛的热带雨林;

健锐营的战斗足迹遍布整个东亚!

他们血染荒漠、每战争先、闻战则喜、誓死不降!

他们不愧是乾隆皇帝的杀手锏,堪称“十全武功”的最大底气!(作者:高天流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Top
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