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曙光英雄

新版《哪吒》为什么没法成为经典?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9-02 04:27:27
导读目前为止,《哪吒之魔童降世》总票房已超10亿,超过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9.56亿总票房。本意是驱邪消灾,鬼神之偶像;“吒”字则指的是正义,同

目前为止,《哪吒之魔童降世》总票房已超10亿,超过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9.56亿总票房。

《哪吒》成为中国动画影史票房冠军已成事实。

如果说当年的《大圣归来》让中国动画人看到了国漫曙光,那么《哪吒》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哪吒一出,叱咤天地,震碎了围绕着国漫大部分的焦虑和疑惧。

《哪吒》爆款相已成,但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这个爆款能否成为经典?

说起来,“哪吒”这一形象并非《封神演义》首创,而是早先流传于民间神话传说中,是道教的护法神。

“哪”是古汉语复合名词,指“傩”,本意是驱邪消灾,鬼神之偶像;

“吒”字则指的是正义,同“咤”,有叱吓邪恶之意,万邪诸恶的克星,象征叱怒。

所以,哪吒合一即是斥退鬼怪,有毫无阻档之威力与战无不胜之意义。

哪吒得此叱咤风云之神名,代表至高无上的神威。

所以,哪吒这一形象一直以来深受欢迎的极大原因是:他拥有超强的武力值。

《魔童降世》中的一个燃点,就是它还原了哪吒三头六臂真身的时刻。

封神榜中武力超凡的人神不少,但一三岁小孩左手混天绫,右手乾坤圈,追着东海龙王抽筋扒皮,震颤龙宫与天庭,仍是前所未见。

《封神演义》当然是把哪吒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的一个源头。

在后来对《封神演义》故事的演绎中,有三版哪吒形象较受人认可,分别是79年上海美术制片厂出品的《哪吒闹海》,03年的动画《哪吒传奇》以及今年的《魔童降世》。

03年的《哪吒传奇》出了一首小金曲,“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英雄,小哪吒”回荡在每一个街头巷尾,可以说是童年里属于佳作的国漫。

《哪吒传奇》

但真正要说经典的,还是79年版的《哪吒闹海》。

尽管年代久远,但挪回去看,便知经典为何是经典。

所以,当我们讨论《魔童降世》能不能成为经典时,得先说为什么《哪吒闹海》得以成为经典。

1979《哪吒闹海》

《魔童降世》为什么会成为爆款?我们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经分析过:是人物新编+流畅叙事+抓人特效,三位一体的功劳。

之所以能形成口口相传的爆款口碑,跟哪吒带给观众的“燃”感有莫大的关系。

燃,是热血,是战斗,是意志力。

它不像“丧”感那样具有隐秘性,是更容易在普罗大众中进行传递、分享、流窜的正向情感。

仔细看看那些能形成大众口碑链的爆款作品,从《战狼》到《红海行动》到《大圣归来》,大多主打热血与燃劲,并辅之以情怀,票房一跃而上。

《大圣归来》

但79版《哪吒闹海》成为经典,是因为燃吗?

恰恰相反。

《哪吒闹海》中最为经典的一幕是哪吒身着白衣,眉头紧锁,他在暗黑的天地中拔出剑,在呼啸风雨中自决而去。

新华社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感叹道——

这种深沉的悲壮意境,此后的中国动画片里,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一幕在《哪吒闹海》中是深沉与悲壮,在原著中近乎惨烈。

《封神演义》中这么描绘哪吒死去的一幕,并非自刎,而是先断臂,再剖腹,刮肠,尔后剔骨,魂魄飘散。

惨烈如此,决绝如此。

而哪吒为什么要自刎,为什么要剔骨还肉?

不像《魔童降世》被庸众误解的恶童哪吒,《封神演义》和《哪吒闹海》中的这位孩童,从来不是被“塑造”的。

他的恶,与生俱来。

原著里这么描写哪吒的恶——

他在海中用混天绫洗澡,因混天绫是神物,故瞬时海水搅动,龙宫震荡。

于是龙王派出夜叉前来勘察,哪吒一出口便是“畜生”,于是引来夜叉动怒,双方交手。

而哪吒怎么对李靖解释他将夜叉打死呢,“孩儿又不惹他,他百般骂我。”

并非事实。

原著中的龙王并无过错,接连派遣自己的手下与儿子去探查龙宫震荡的真相,却连失两个心腹,大怒勃发。

他上门找李靖讨说法,情理之中。

讨理不成,他上天宫讨要说法,也并不出乎意料。

但哪吒怎么应对?

他找到了护短的太乙真人,并利用真人给他的隐身术,躲在暗处将彼时痛失爱子的龙王大打了一顿。

龙王不仅被骂作“泥鳅”,还被化作一条青蛇由哪吒携带回陈塘关,带到李靖眼前。

自始至终,龙王无错,哪吒作恶而不自知,扒了龙筋还一心想着给爹爹束甲,全然不知灾祸即将降临。

不止如此。

闯下大祸后哪吒被罚紧闭,竟然拿起陈塘关的镇关之宝——乾坤弓,震天箭,开始玩弄,果不其然又闯祸,射死了石矶娘娘的童子。

当石矶娘娘来寻李靖讨要哪吒时,哪吒仍不认错,只想着先下手为强。

哪吒的诸多行为已经不能用“孩童心态”来为之辩解,着实是恶。

而李靖对哪吒是深恶痛绝,看不到一点爱。

哪吒刚出世时,李靖以为是妖物,正欲砍,觉得没有妖气,方才放下刀。

在《封神演义》中的李靖,只见教训而不见教育。

《哪吒闹海》中的李靖

出了事,他悲叹“何等逆子”,只把哪吒关禁闭,全不见如他夫人般的怜爱之心。

而当哪吒为了不连累其父母而剔骨还肉后,哪吒托梦给母亲让她为自己修筑一座庙宇,以凝聚肉身。

李靖得知后,大怒,第一反应是拒绝:“你还哭他,他害我们不浅!”

而当发现夫人偷偷为哪吒修筑庙宇后,他气得大毁庙堂,将哪吒金身打得粉碎。

哪吒回到庙宇见一切荡然无存,心里陡生绝望。

于是,当哪吒借莲花作肉身后,他第一个复仇的对象便是自己的生父,李靖。

哪吒的剔骨还肉之所以是一个惊天动地的伟大意象,极大程度上是因为李靖是个无爱的残忍父亲,他是一个极端父权的代表。

因之,哪吒的反抗成为一种彻彻底底的对父权的反叛。

我的骨我的肉均是你赋予,那我不要——我用毁灭肉体的方式来宣布与血缘的决裂、与家庭的决裂。

正因为如此,哪吒对自己的身体的毁灭才会成为一种彻彻底底的震撼,这是一种与百年儒家孝道截然不同的出走。

也因此,哪吒这一反骨者的形象历来被人争论不休,非议极大。

经典的价值之一,在于它永远敢于质疑主流的价值观。

在79版《哪吒闹海》里,惨烈的剔骨还肉没有了,这确乎是一个丧失原作风骨的意涵,但哪吒的自刎也决绝地表达了一股沉重的反叛态度。

放到今天,将剔骨还肉处理为自刎并非不能理解,在照顾广大幼小观众的同时,自刎这一动作也更增美感。

更何况,在《哪吒闹海》中自刎这一段处理得是这么令人动容——

哪吒在自刎前,用嘴咬住了自己的头发。

那一刻,这个剑眉星目的少年以一种最悲壮和决绝的方式宣告了他的决心,随后挥剑告别。

这个细节,每次重看都会以同样的力度再次击中我。

在《哪吒闹海》中,细节之动人与想象力之灿烂交相辉映。

龙宫是奢华与腐化的,娱乐节目让人眼花缭乱,百姓们为求降雨而向龙宫进贡的行为更是极具讽刺意味。

哪吒从莲花中诞生的一幕也做得美轮美奂,直让人想到《辉夜姬物语》中小公主从竹笋中诞生的那一刻。

《哪吒闹海》

《辉夜姬物语》

哪吒身骑白鹿,于迷雾中奔腾的一幕,更是水汽袅袅,仙气缭绕。

79年的中国动画做到这个程度,实属惊艳。

这一版的哪吒之所以能成经典,不仅在于它基本继承了原著的精神,更在“改”

削除了剔骨还肉,变成哪吒自刎,化惨烈为深沉与壮美。

把龙王从无错的受害者改成爱吃童男童女的恶龙,为哪吒大闹龙宫的行为给出了能令人信服的动机。

删减了哪吒的作恶段落,使哪吒从一个邪恶的反骨者成为一个正气凛然的反叛者,增加了大众对哪吒的接受度。

英气逼人的哪吒形象,也就此成为童年心底过目不忘的少年英雄。

在基本保持了原作精神的基础上,的确是聪明的改编。

于是,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魔童降世》无法成为经典?

我的答案是:它失去了哪吒这个人物最为重要的特征——反骨。

反叛——对父权的反叛,对权威的反叛,是哪吒的骨,是哪吒的神。

《魔童降世》自然是佳作,它拥有爆款应当具备的一切,但失去了反骨,即使再怎么燃,人物再怎么成立,叙事再如何流畅,它可以是爆款国漫中的任何一个,而非哪吒。

热血与燃劲是爆款的助燃剂,但它永远无法在丧失风骨之后拥有真正的力量。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Top
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