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曙光英雄

精致湖城 最美乡贤 | 刘兆富——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9-01 10:34:03
导读乡贤名片:刘兆富——洪泽区爱心助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刘兆富,1946年出生于淮安市洪泽区西顺河镇街西村,在洪泽县中度过6年的中学生活。1965年9月考取原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苏州大学)。曾在洪泽工作25年,历任教师、镇党委书记、洪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洪泽县委副书记,为洪泽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获得“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06年在淮安市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任上退休。退休后热

乡贤名片:刘兆富——洪泽区爱心助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刘兆富,1946年出生于淮安市洪泽区西顺河镇街西村,在洪泽县中度过6年的中学生活。1965年9月考取原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苏州大学)。曾在洪泽工作25年,历任教师、镇党委书记、洪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洪泽县委副书记,为洪泽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获得“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06年在淮安市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任上退休。退休后热心公益慈善事业,2014年元月发起成立淮安市洪泽县爱心助学基金会,并当选基金会首任理事长。先后获得“洪泽好人”“淮安好人”“江苏好人”“中国好人”提名等荣誉,被淮安市人民政府授予“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荣誉称号。现为洪泽区爱心助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爱心传递大使。

323日,在上海召开的“凝聚乡贤力量 助力振兴发展”洪泽乡贤座谈会上,刘兆富被授予“洪泽好乡贤”荣誉称号。这是对他数十年关心支持家乡发展的一种肯定。

在美丽的洪泽湖畔,刘兆富的知名度真的很高。老一辈的人认识他,是因为他曾经在洪泽学习工作四十多年,是洪泽走出去的老干部;现在的人知道他,是因为他情系家乡、关心寒门学子,古稀之年依然在淮安、南京、无锡、苏州、上海之间不停地奔走。他的古道热肠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正如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所言:“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情系发展的地方官

1946年,刘兆富出生在洪泽湖畔西顺河镇一户普通人家,他的父母深深懂得读书的重要性,节衣缩食把五个子女都先后送到学校读书,希望他们成人成才,争取自家过上好日子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懂得父母愿望的刘兆富兄弟姊妹,读书都很刻苦,都通过读书走出了乡村,改变了人生之路。

1969年刘兆富从原江苏师范学院本科毕业后,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中学教师,在教育战线上干了13年,做过校长。1983年从政,历任蒋坝镇和高良涧镇党委书记、洪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洪泽县委副书记。后调离洪泽,升任淮安市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

洪泽曙光电冰箱厂轰动一时。20世纪八十年代,洪泽的工业企业屈指可数。为了加快老区发展,在有着浓厚洪泽湖情结的国防部原部长、国防科工委原主任张爱萍老将军的亲自关怀下,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航天部上海新中华机器厂决定将已获得航天部和上海市“双优”称号的140立升航天牌电冰箱生产线搬迁到洪泽曙光电子设备厂,年产量5万台。1986年5月27日双方联营成立了洪泽曙光电冰箱厂,县委任命刘兆富担任厂长。“这个项目真是洪泽县领导通过张爱萍部长争取来的。我和时任县长柯广坚几次进京拜访张爱萍部长。上海市相关部门领导起初并不同意放行,后来呈上张爱萍部长的亲笔批示,通过老一辈在沪乡贤韦锡琢局长(已故)和时任空四军司令员吴光宇争得上海市委书记、市长的同意,项目才终于敲定。张爱萍部长十分高兴地题写厂名‘曙光电冰箱厂’。任电冰箱厂厂长期间,刘兆富与上海新中华机器厂的100多位工程技术人员日夜奋战,如期生产出优质合格电冰箱,并抬着首台电冰箱向淮阴市三级干部大会报喜。为此,新华日报周世康、葛和新撰写《序幕——洪泽生产航天电冰箱纪事》等两篇重磅文稿连续刊发在1987年5月的新华日报二版头条和人民日报经济专栏上,盛赞经济欠发达的苏北洪泽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闯劲赢得县域工业的跨越发展。此事极大地提振了洪泽人的精气神,提升了洪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世纪九十年代,刘兆富任洪泽县委副书记,分管工业经济。那时,洪泽境内发现芒硝矿。为了能早日开发,振兴洪泽工业经济,他千方百计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计划经济年代,项目都要上级部门批)。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下达了2000万元专项资金,在全市率先上马了年产5万吨元明粉一期项目,并配套建设热电厂。洪泽生产出重要化工基础产品——元明粉,填补了华东地区空白,奠定了洪泽以元明粉为主打产品的盐化工产业基础,为淮阴区和淮安区境内岩盐大开发和规模化生产开了先河。当年,刘兆富副书记经常“跑部进京”,还为洪泽争取到原造纸厂年产5万立方中密度板、原纺机厂年产1万台汽车发动机、原内配厂年产100万只汽缸套、原水泥厂年产30万吨水泥等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和建设资金,为洪泽工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洪泽报》复刊,洪泽多了一个宣传主阵地。在刘兆富担任洪泽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期间,洪泽仅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宣传力量薄弱。为加强洪泽的宣传阵地建设,他积极争取创办一份报纸。在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的支持下,1992年先创办《小康之路》,积累了一定办报经验后,经上级批准,1994年1月1日《洪泽报》正式复刊,四开四版。县委决定由刘兆富兼任《洪泽报》总编辑。从此,洪泽有了新的宣传载体,新闻工作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洪泽报》复刊,得到时任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处长沈跃先的大力支持,当年正是他的力挺,排除非议,《洪泽报》才得以复刊。在复刊仪式上,沈跃先和时任新华日报副总编辑的周世康亲临洪泽,热情地指导我如何当好报社总编,寄语报社全体采编人员一定要办好《洪泽报》。”刘兆富回忆说。

情系学子的古稀人

赤子难泯桑梓情。退休后的刘兆富常住南京,和大女儿一家一起生活。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他时刻惦念着家乡,通过报纸、电视、手机等关注和了解洪泽的发展变化。儿时经历过贫困的他更明白贫困家庭孩子生活的不易、读书的艰辛。考上大学的第一个春节,因为掏不出苏州到洪泽县城5元钱的车费,19岁的他第一次经受春节不能和父母兄弟团聚的煎熬,在学校报名参加苏州市新春长跑活动来消解思乡之痛。求学之路上的艰难困苦,让刘兆富特别关注家乡的穷孩子,很想为家乡再发一份光和热。正是这份情怀,2014年以来,洪泽区爱心助学活动现场,经常出现他的身影。“家乡是我们的根,父老乡亲的福祉是永远值得我们挂念的。”刘兆富对记者说。

“2014年1月9日,时任洪泽县委副书记的施恩佩给我打了个电话,传递了县委、县政府春节前夕开展‘走基层,访千户,暖民心’活动的消息,再次触动我思乡的情怀。我再也坐不住了,第二天就开始往返于上海、苏州、南京、淮安四地,去联系一些在外创业的乡贤一起参加献爱心活动。”刘兆富说着最初募集爱心捐款的感人故事,“上海的洪泽乡贤吉雨冠等闻风而动,结伴回乡考察走访贫困户,有的还定向给母校捐款。时任苏州市淮安商会会长刘书华乡贤,听说我冒雨赶到苏州,立刻联系洪泽乡贤杨正权、孙大兵等商量捐款事宜。我放弃回苏大母校看望恩师的原定计划,当晚赶回南京后,通过手机短信、校友会、联谊会等平台,发布了开展爱心捐赠的信息,得到了刘峰等众乡贤的积极响应。”短短七天时间,仅上海、苏州、南京三地乡贤就奉献了45万余元爱心捐款,全部汇入洪泽县教育局的助学专用帐户。元月17日晚,洪泽县爱心助学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功召开,刘兆富被推选为理事会理事长。后又筹措了200万元的注册资金,完善了有关手续。

“我自己出生在西顺河的一个普通劳动人民的家庭,对贫困家庭的学生读书求学的艰辛感同身受,成立爱心助学基金会,就是想帮助那些寒门学子圆读书梦、成才梦。”刘兆富道出成立爱心助学基金会的初衷。

十年来,他不停地奔走呼号,经常深夜撰文推介,洪泽的爱心助学慈善行动赢得了各地洪泽乡贤的热烈响应,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先后成立了爱心助学基金会分会,近千名在外乡贤及省级机关爱心人士加盟,公益助学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已累计募集到账1250多万元善款,共资助了洪泽籍大中小学生8300余名。

2015年2月,刘兆富在家人的支持下从自己退休工资中一次性捐献10万元人民币,设立“洪泽好人圆梦奖学金”,旨在对洪泽好人本人或其求学子女给予一定经济资助和物质奖励,传承好人精神。已有近20名“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江苏省美德少年”“洪泽好人”子女获此奖励。十年来,他个人累计捐款近20万元,对这位退休的工薪阶层老人,人们无不赞赏和敬佩。

为了壮大社会助学力量,2019年6月,在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妇儿基金会理事长赵鹏的支持下,刘兆富又倡导设立“省妇儿基金会·洪泽助学基金”。正是在刘兆富的影响下,洪泽区爱心助学基金会被省妇儿基金会授予“突出贡献单位”和“最具影响力基金”;被淮安市政府表彰为“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省妇儿基金会特聘他为“爱心传递大使”。

不仅着眼于发动本埠爱心人士,刘兆富还千方百计拓展外部人脉资源,以扩充慈善济困的队伍和实力。自2015年起,他联手扬子晚报社,连续7年共有143名洪泽大学生获得扬子晚报阳光助学项目每人5000元的助学金。

他的善行义举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先后获得“洪泽好人”“淮安好人”“江苏好人”“中国好人”提名;被淮安市政府授予“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称号;被洪泽区(县)委、区(县)政府表彰为“助学明星”“幸福洪泽圆梦助学先进个人”“十佳网络明星”。

情系家乡的好乡贤

在3月23日召开的“凝聚乡贤力量 助力振兴发展”洪泽乡贤(上海)座谈会上,刘兆富被授予“洪泽好乡贤”荣誉称号,洪泽区委书记张冲林为其颁发荣誉证书。参加座谈会的乡贤一致表示:这项荣誉非刘老莫属。因为刘兆富对家乡的奉献不仅仅是帮助学子,他还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

2020年,在建军93周年前夕,为表达对英雄们的崇高敬意,并帮助“三属”人员,刘兆富亲自起草倡议书,在淮安市洪泽区爱心助学基金会设立“缅怀英雄·关爱军警”双拥专项基金,根据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统筹安排,对全区优抚对象进行慰问和帮助。倡议得到刘书华、窦正满、张太友、刘峰等乡贤积极响应,2020年至2022年累计募集专项资金50万元,连续三年对全区各乡镇(街道)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因战伤残军人和二等功以上军人,进行全覆盖走访。

特别是三年疫情期间,刘兆富为洪泽抗疫奔走呼号,厥功甚伟。在2020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75岁的刘兆富身先士卒并振臂呼吁“为武汉加油”“为家乡抗疫献计出力”。在他率先捐款3000元带动下,当年数百名爱心人士或奉献现款,或捐赠物资。“爱心捐款倡议发出后5分钟不到,在南京的洪泽乡贤陈士明就捐了5000元,随后在上海的徐粒、在北京的陈守龙、在武汉的许正中、在苏州的刘书华、孙大兵、周立权,在南京的刘峰、颜怀林、李豪,在无锡的窦正满等都分别捐出10万至5000元不等抗疫专款。还有一位受资助的在校大二学生陈明芬也捐出50元。”刘兆富说,令他感动的不是捐款数额的大小,而是有的人只是学生、打工仔,都积极为抗击疫情解囊相助。在那5天里,214人次,捐款近80万元,还有当时急需且又奇缺的抗疫物资。不论多少,刘兆富都一一记下,好多人他都不认识,只知道网名。刘兆富说:“你们不希望留名,我帮你们记着!”

2021年7月28日,洪泽区突发疫情。7月29日凌晨,刘兆富通过微信,动员在外洪泽乡贤和爱心人士助力家乡抗疫。“我捐款15万元”“我捐赠30万只医用口罩”“我捐赠身份证读卡器100台”“我提供核酸检测设备和耗材”……一时间,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漳州等全国各地乡贤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一份份物资善款迅速从四面八方向洪泽汇聚。

在三年抗疫中,有近300人次共为洪泽捐款超210万元、捐物近200万元,有力支援了洪泽的抗疫。区委、区政府发出了感谢信并向每位捐赠者颁发了捐赠证书。

为了洪泽区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年逾古稀的刘兆富同志,克服身患慢性顽疾,仍以超乎寻常的精力,继续为理事会出谋划策,为筹集善款奔波,为爱心义举宣传鼓劲。刘兆富说:“我们要尽快把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乃至更远地方的乡贤联系起来,这支力量是非常可贵的。衷心希望他们不忘初心,情系故乡,把家乡的爱心助学等公益事业能够做得更好!”

- END -

融媒体记者 | 龚建军

编辑 | 陈   璐 审校 | 严启龙

审核 | 鲁 梅 审定 | 赵万满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Top
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