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曙光英雄

编导积累课丨中国文学小百科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8-30 16:04:48
导读这次内容偏重于知识点拓展,可以收藏阅读。
印象·导读在编导专业统考中,文艺常识是考核重点,而文学部分,特别是中国文学部分,又是文常的重点,这次内容偏重于知识点拓展,可以收藏阅读。

相关链接↓

贵在积累21丨文艺常识训练题四组

贵在积累丨文艺常识基础刷题 

编导专业电影预习课丨视听语言(一)编导专业预习课丨电影视听语言(二)编导专业预习课丨电影视听语言(三)编导预习课丨张艺谋影片盘点回顾2021山东编导统考影视篇目资料汇总(全)新生丨编导专业预习入门课程汇总我适合学编导吗?

中国文学小百科

一、《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指是不同地区的音乐,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小雅(74),共l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的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的歌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颂又分为周颂(31)、鲁颂(4)、商颂(5),共40篇。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它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39一约公元前278),战国末年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共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形式一连向苍天提出了l72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作了大量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了汉赋的形成。

 三、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约公元前l 45~公元前87),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南)人,西汉伟大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西汉著名学者,通百家。大约20岁时,司马迁开始游历全国名山大川,不久被擢升为郎中。父亲去世后,司马迁继承其父之职,官太史令,职掌天时星历,管理皇家图籍。公元前l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同制定《太初记》。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公元前99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下狱,遭受宫刑。后获赦出狱,为中书令,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著作。《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初名《太史公书》,又称《太史公记》、《太史记》。该书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历时3000余年。所述史事,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叙事完整。据《太史公自序》记载,全书130篇,包括l2本纪(记述历代帝王的传)l0(用表格的方式,将历代大事记录下来)8(典籍、文献)30世家(诸侯、贵戚和将相名臣的史事,《孔子世家》和《陈涉世家》例外)70列传(各时代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包括《太史公自序》),共5265万字。作为一部通史巨著,《史记》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文学价值也相当高。他成功地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主要通过人物的重要活动、事迹予以表现,大都写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同时注意选择一些生活小事,详细描述,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史记》中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其数量之多,形象之美,可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相媲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高度评价和精辟概括。由它开创的纪传体史书影响深远,为以后的历代正史所采用。

四、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466一约539),中国南朝齐、梁时期文学理论批评家。原籍东莞莒县人。关于他的生卒年,诸家说法不一。少孤、家贫,无力婚娶,曾依靠沙门僧祜居上定林寺10余年。他精研佛理,饱览经籍,于南齐末年写成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梁武帝时,历任奉朝请、东宫通事舍人,世称刘舍人。晚年出家。此外刘勰还有《灭惑论》等流传后世。《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l0卷,50篇。从第l篇到第4篇是全书的总论,首先提出文原于道的原则,其次说明写作必须学习儒家圣贤的经典,最后指出纬书的不可信。从第5篇到第25篇,分别讨论了骚、诗、乐府、赋等三十五种文体,诠释每种文体的名称和特征,说明他们的起源和演变,评论作家作品的优缺点,指出写作的方法。这是关于文体论的探讨,也是前任创作经验的总结,为建立自己的理论打下稳固的基础。从第26篇到第49篇,深入地分析了有关创作和批评的重要问题,系统地提出了自己关于这两方面的理论,是全书中最主要的部分。最后一篇《序志》说明了这部书的名称、写作动机、全书的基本内容、对过去一些文论的意见、对后代读者的期望,等等。《文心雕龙》在文学批评史上的突出贡献是:(1)初步建立了文学史的观念。他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2)分析论述了文学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主张文质并重。在《风骨》篇里,他主张风情骨峻;在《情采》篇里,他强调情文并茂。但在二者之间,他更强调”“的重要,他主张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形式的倾向。(3)从创作的各个环节上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应该避免的失败教训。他指出,在创作上,作家神与物游的重要,强调了情与景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此外,他对创作中诸如韵律、对偶、用典、比兴、夸张等手法的运用,也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4)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提出了六观的批评方法:一观位体,看其内容与风格是否一致;二观致辞,看其文辞在表达情理上是否确切;三观通变,看其有否继承与变化;四观奇正,看其布局是否严谨妥当;五观事义,看其用典是否贴切:六观宫商,看其音韵声律是否完美。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发展史上具有巨大的奠基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是一份十分宝贵的遗产,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理论工作者的注意和重视。

五、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代杰出诗人。在唐代就被誉为谪仙。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抱负。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为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李白诗歌散失不少,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彩。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李白诗歌丰富的想象力在篇幅较长的七言歌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方面明显地可以看出受到屈原的影响。在载体方面,李白擅长比较自由的古诗和绝句,不爱写格律严整的律诗。他在乐府诗中的五古,继承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文笔朴素生动,并倾注着诗人洋溢的热情。他的七言古诗具有更大的创造性。写景则形象雄伟壮阔,气势磅礴,色彩缤纷,抒情则感情奔放激荡,跳脱起伏,变化多端。李白擅长绝句,他的绝句,在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基础上,锻炼提高,更为精警。李白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可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具体表现为语言直率自然,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民歌的气息。李白诗歌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唐代韩愈、李贺,宋代欧阳修、苏轼、陆游,明代高启等著名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诗歌汲取营养,受其影响。

六、杜甫

杜甫(712—770),中国唐代大诗人。字子美,书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杜甫诗歌现存1400多首。这些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憎恨野蛮抓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作诗史,主要在于他的诗歌具有史的认识价值。他以律诗写咏怀、宴游、山水、时事等,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的诗讲究炼神,他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恰能代表杜诗在遣词造句上的贡献。杜甫诗歌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

七、唐宋八大家

是指唐、宋两代八位散文大家的并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明初朱右采录韩柳等八家古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此书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八、“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是指明人编著的五种话本及拟话本集的总称。三言是指明末冯梦龙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二拍是指明末凌漾初编纂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统称为三言二拍。冯梦龙和凌漾初都是明代通俗文学的大家,尤其冯梦龙以明末通俗文坛第一人著称于世。 “三言二拍共辑小说l98篇。其中宋元话本大约占三分之一,多数为明代话本和文人的拟作,但都经过了冯梦龙和凌漾初的整理、润色,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有些作品肯定了经商致富的行为;有些歌颂了中下层妇女的美德;还有一些作品则揭露了社会的各种丑恶现象。三言二拍是明末商品经济冲击文坛的产物,但作者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虽然在作品中有不少封建伦理的色彩,但作者以文劝世的创作态度是难能可贵的。三言二拍的语言具有通俗化、大众化的特点。作为古代短篇小说,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九、《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最杰出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著。小说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来自晋代陈寿的《三国志》和南朝宋时裴松之的注,同时在吸收民间传说和杂剧、话本故事基础上,作者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经过再创造而成为一部宏伟的长篇巨著。《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基本内容,通过艺术的想象和集中,概括了比三国时期远为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小说从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写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灭吴统一全国为止的l00多年的史事,其间着重描写了大约半个世纪魏、蜀、吴三国的纷争和兴衰过程。《三国演义》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塑造了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等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艺术结构即宏伟而又严密;小说的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文人素养和民间文学的巧妙结合。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十、《水浒传》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中国明代长篇小说。相传为元末明初施耐庵之作。《水浒传》是民间无名作者文人集体创作的成果,其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流传演变过程。《水浒传》描写的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在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6),因声势极盛,在民间产生许多奇闻异说,流传中不断得到无名作者的加工增饰。施耐庵正式把这些在不同地区流行的故事传说汇集起来,经过选择、加工、再创作,才写成了这部优秀的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直接描写了封建社会的农民革命斗争,展示了宏伟壮丽、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活场面。小说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官逼民反乱由上作的历史真实,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在于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肯定和歌颂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小说描写了从高俅到郑屠之流上上下下各色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和由他们组成的黑暗统治网,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小说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武松、林冲等一系列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歌颂农民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表现了他们的优秀品质、英雄气概、斗争意识和伟大力量。《水浒传》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写出复杂的性格内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环境的依据,同时随环境的变化而发展。人物形象带有理想色彩,同时又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真实的细节描写。小说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通俗、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十一,《西游记》中国明代长篇小说。全书20100回。吴承恩根据历代民间传说,对传统题材加以改造,注入现实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创作而成。《西游记》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写唐僧身世及取经缘由。第三部分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与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捉怪,与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成了正果。《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鞭挞了黑暗、邪恶势力、劝诫人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对敌要狠,除恶务尽。从而使这部书具有了深刻的寓意。作品着重表现了孙悟空斩妖除怪、不畏艰险、勇敢无畏、积极乐观的精神和美好品德。《西游记》在艺术上有着鲜明的特色。故事情节生动、奇幻、曲折,表现了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书中人物既有浓厚的神奇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感。神性、人性、物性三者的有机的结合,是《西游记》人物塑造的一个突出特点。《西游记》的语言生动、流利,人物对话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一种幽默诙谐的艺术情趣,使整部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西游记》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明代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十二、《金瓶梅》

中国明代长篇小说。成书约在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 名兰陵笑笑生。兰陵今属山东,作者大约是山东人,但笑笑生的真实姓名尚不清楚。《金瓶梅》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3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暴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金瓶梅》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从此,文人创作成为小说创作的主流。《金瓶梅》之前的长篇小说,莫不取材于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而《金瓶梅》摆脱了这一传统,表面上写的是宋代的人物和故事,实际上却反映了作者所处的明代中叶的社会现实,使中国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日臻成熟,为其后《红楼梦》的出现做了必不可少的探索和准备。《金瓶梅》的思想内容存在着一些严重缺点。作者对于暴露的黑暗现实,缺乏鲜明的爱憎感情和严肃的批判态度。在解释人生和社会生活方面,有宿命论思想和虚无观念。有些描写过于琐屑,不够精练。十三、《红楼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中国清代长篇小说。作者曹雪芹(1715—1763),名霈,字梦阮。《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及其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及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作品还歌颂了贵族的叛逆者和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的叙述和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红楼梦》在艺术表现上普遍运用了对比手法。比如,作者安排了鲜明对照的两个世界:一是以女性为中心的大观园,这是被统治者的世界;一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这是统治者的世界。两个社会对比着写,用善恶、美丑的对比,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红楼梦》善于处理虚实关系,它实写而不浅露,虚写而不晦暗,创作出一个含蓄深沉的艺术境界。《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画。《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十四、鲁迅

鲁迅(1881—l 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l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是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1902年赴日本留学,1904年到仙台医学院专科学校学医,后弃医从文。l912年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部员。后在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科长。1918年初,鲁迅参加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指出中国社会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也是鲁迅彻底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此后鲁迅陆续发表了《孔乙己》、《药》和《阿Q正传》等十几部小说,塑造了没落知识分子、城市贫民、人力车夫和被压迫的农民等形象。这些作品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激动了青年读者的心,"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使鲁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品。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深受精神毒害的贫苦农民阿Q的形象。阿Q受尽了惨重的剥削和压迫,可是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它夸耀过去,幻想未来,自我安慰,自轻自贱,始终不能正视严酷的现实,并且还沾染了游手好闲之辈的狡猾和恶习。他原以为革命就是造反,因此对革命深恶痛绝:但革命到来时统治者的惊慌使他快意,他又要求革命。最后,未庄一切依旧,阿Q却被抓去枪毙了。小说集中反映了阿Q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命运,塑造了阿Q这一不朽的典型。鲁迅在描写被压迫人民的不幸时,常常是期望他们能够奋起抗争,同时也以极大的愤怒来揭露封建阶级、封建思想的残酷统治。它反映农民问题的深刻性,反封建的彻底性,都是中国过去的文学作品所未曾达到的。在散文领域,鲁迅的《野草》和《朝花夕拾》分别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即独语体闲话风的散文。鲁迅还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他的杂文所表现的不拘一格的形式,寓热情于冷峻之中的文笔,通过抨击时政和鞭挞习俗来揭示生活哲理,并将诗和政论结合在一起的风格,被人们称之为鲁迅风,他开创了现代杂文的新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杂文作者。他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第一部小说史,打破了中国小说历来无史的局面。在鲁迅的著述中,也常流露出他诗人的特性,如他赞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是一个文学家,也是一个文学史家,一个学者。在他的作品里,有他的启蒙,更有他的内省。十五、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等。四川乐山人。郭沫若出生于中等地主兼商人的家庭。从小就开始广泛地接触文学作品。l914年初赴日本留学,原学医科,后从事文艺运动。阅读了歌德、泰戈尔等人的文学作品以及斯宾诺莎的哲学著作,受到泛神论思想的影响。l918年开始新诗创作。l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人组织文学团社创造社,并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这部表达五四时期个人的诗风构成了中国新诗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抨击旧物,呼唤光明,充分体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成为中国新诗运动的奠基之作。《女神》受五四诗歌审美观念的影响,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郭沫若主张写诗,而不赞成诗,认为诗以情感的自然流露为上乘,不必拘泥格式。郭沫若写于抗战时期的历史剧,是继《女神》之后在他的文学道路上出现的第二个高峰。他的《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六部剧作,在历史剧领域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其代表作品《屈原》是在抗日民主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期间继续进行文艺创作,发表了《蔡文姬》等历史剧作,对发展新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十六、茅盾

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社会活动家。浙江桐乡人。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第一篇小说《幻灭》发表时所用的笔名。1927年一l928年,茅盾完成三部曲《蚀》一《幻灭》、《动摇》和《追求》的创作。l930年他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一度担任左联执行书记。20世纪三十年代是茅盾创作的成熟和丰收时期。这时完成的有中篇小说《路》、《三人行》和优秀的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以后又创作了《林家铺子》等。l931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子夜》。《子夜》是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中产生的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巨作,是左翼文学的重要收获,也是茅盾的代表作品。小说全方位地描绘了20世纪三十年代社会各阶层人物的思想、性格、命运及其历史纠葛和流动,揭示了三十年代中期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成功地塑造了吴荪甫、赵伯韬、杜竹斋等中国资产阶级的群像。《子夜》把个人、群体和民族的危难连在一起,把艺术审美和历史理性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革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里程碑。茅盾的文学创作以小说著称,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长篇小说巨匠。著名小说有:《霜叶红似二月花》、《子夜》、《虹》、三部曲《蚀》、《林家铺子》、《春蚕》、《腐蚀》等:散文《白杨礼赞》等。十七、巴金

巴金(1904),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都一个豪门大户,熟悉封建大家庭的生活和内幕。1927年到法国留学。1928年写作中篇小说《灭亡》,l 929年回国后走上了文学写作道路。创作有激流三部曲一《家》、《春》、《秋》,爱情三部曲一《雾》、《雨》、《电》,《第四病室》、《憩园》和《寒夜》等。建国后先后担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巴金晚年最主要的作品是记录他真实思想和真挚感情的随笔《随想录》。巴金作品结构严谨,语言酣畅明快,笔底感情热烈欢快,小说创作和散文创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巴金的作品以《家》的影响为最大。小说《家》通过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的生活内幕,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塑造了觉慧、觉新和鸣凤等典型形象。情节的曲折、感情的激荡以及人物形象的典型生动,使这部小说的可读性极强。巴金在小说中表现出的最大的特色是那丰沛的激情,如滚滚江水,一泻千里。小说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整体上有一种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心。《家》在20世纪四十年代就被曹禺改编成剧本,此后被多次搬上舞台。五十年代被拍成电影,成为新中国的经典影片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大门上,雕有一个巨大的手印,象征着一只巨手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大门。这个手掌印就是巴金先生的,足见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十八、老舍  

老舍(1899—1966),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l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赴英国讲学,期间创作了反映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三部作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表现了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1929年回国,l936年后从事文学创作,发表小说《骆驼祥子》、《月牙儿》和《我这一辈子》,话剧《残雾》、《张自忠》和《面子问题》等。在《骆驼祥子》中,以从农村来到城市人力车夫祥子的个人毁灭,写出了一场沉痛的社会悲剧。把城市底层暗无天日的生活引进现代文学的艺术世界,这是老舍的一大建树。《骆驼祥子》是他个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1946年出版《四世同堂》一、二部,同年赴美国讲学,期间写完《四世同堂》第三部及长篇小说《鼓书艺人》。建国后的创作以戏剧为主,这一时期的剧作最有价值是《龙须沟》和《茶馆》。《龙须沟》是老舍创作的里程碑之作,为此他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一生创作了多种题材和样式的文艺作品,成功地描绘了城市平民阶层的生活,同时努力表现了新社会的可喜变化。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幽默作家之一,语言平实、生动,风格独特。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和北京题材联系在一起,或许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广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内,却把历史和现实、四季景色、社会气氛、风俗习惯,直至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形成一个完整丰满的京味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做出的特殊贡献。十九、赵树理

赵树理(1906—1970),中国现代作家。山西沁水人。幼年家境贫困,少年时即参加农业劳动,深受农民的生活情趣、语言、民间文艺和地方戏曲的熏陶,l925年考入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学校,接触了五四新文化思潮和新文学,还参加过学生运动。参加革命工作后,他认识到要使文艺为群众接受,非通俗化不可。并下决心为农民而写作。l943年发表《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小说。其中,《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代表作品之一。《小二黑结婚》叙述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为争取婚姻自主,在民主政权的支持下,冲破思想落后的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姑的阻挠,战胜混入基层政权的坏人的迫害,终于获得成功。小说取材于抗日边区的农村干部迫害并致死争取婚姻自由的青年农民的一桩真实案件。作者经过改编和艺术加工,将其处理成结局圆满的喜剧:他的作品着力表现了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农村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善于提出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获得群众的喜爱。故事性强是这部小说的突出特点。语言朴实又非常生动传神。赵树理锤炼语言的宗旨是让一般识字的人一看就懂,不识字的人一听就懂。《小二黑结婚》的出版,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各地的农民剧团自发地将其搬上舞台,自编自导自演。许多农村青年因此勇敢地冲破封建枷锁,大胆追求自主恋爱和自主婚姻。赵树理也因而获得了一位具有新颖独到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的声誉。二十、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清朝末年,清政府在镇压了戊戌变法、出卖了义和团运动之后,国势衰微到了极点,民族危机愈加深重,广大群众对腐朽无能的清帝国已感到无望。具有改良思想的小说家纷纷通过小说来抨击政府和时弊,提出挽救国家的主张,人们把这一时期出现的小说称为谴责小说。而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则代表了这类小说的最高成就,被后人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谴责小说作家虽出身于社会中下层,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但政治上不出君主立宪的范围,鼓吹政治的或社会的改良,不赞成革命运动。但由于其基本内容是揭露和抨击清末政治的腐败和黑暗,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传统的封建文艺的樊篱,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二十一、“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是指从1917年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段时期里发生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变革。这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创时期。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成立了中华民国。1915年中国新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新青年》创刊,各种新思想、新潮流涌入中国,给长期封闭的中国带来了生机。1917年至l918年,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等发表言辞激烈的文章,竭力提倡白话文学,反对封建腐朽的文学,擎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高举起文学革命军的大旗。陈独秀以激进的姿态,从社会革命与思想革命的关系上阐述了文学革命的必然性,明确提出了以反对封建文学为目标的文学革命三大主义,即: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这三大主义反映了反对封建旧文学,建设现实主义新文学的历史要求,使得文学革命的目的和任务更加明确了。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坛最为活跃,各种文学社团层出不穷,鲁迅、郭沫若、叶圣陶、冰心等知名作家,都是这个时期开始文学创作的。当时他们还属于小资产阶级发动的旧民主主义思想启蒙运动的范畴。"五四"文学革命,特别是苏联十月革命的曙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使他们逐渐转变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同一些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起,成为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领导骨干。文学革命的理论和主张也带上了更为鲜明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色彩。《新青年》发表了鲁迅的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和《药》等;郭沫若发表《凤凰涅粲》等都洋溢着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狂飙突进的时代色彩。五四文学革命明显地存在一些弱点,如对待过去的文学传统缺乏具体分析的历史的批判精神,所提倡的平民文学只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市民文学,因而还不能使文学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接近,但是就其理论主张的时代性质和创作实绩的崭新特征来看,这毕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伟大革命。它宣告了中国封建时代文学的结束,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学的诞生。二十二、“左联"与左翼文艺运动

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现代文艺团体。l93032日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到会四十余人,最初盟员五十余人。会上选举沈端先(夏衍)、冯乃超、钱杏邮、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为常务委员;鲁迅在会上的讲演《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对于以后的左联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其理论纲领宣布.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我们不能不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左联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积极倡导革命文艺创作和文艺大众化,努力培养新作家,壮大革命文艺队伍。对于粉碎当局的文化围剿和推进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左翼文艺运动在创作上取得了突出的实绩,革命作家在进步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作品,如鲁迅的《故事新编》和瞿秋白的杂文,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春蚕》,丁玲等人的小说,田汉、夏衍等人的剧作,并培养了沙汀、艾芜、艾青、聂绀弩等一批文学新人。但由于受到左倾路线的影响,左联在工作中有过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倾向。有些作品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弱点。对此,鲁迅曾进行过中肯而切实的批评。l936年春,为适应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左联自行解散。二十三、一分钟小说

一分钟小说又称微型小说,超短篇小说,小小说。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载体。一分钟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一分钟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微、新、密、奇。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字。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密:指的是结构严密。奇: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二十四、伤痕文学

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人民文学》杂志1977年发表的北京作家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伤痕文学这一特定概念的命名,是由上海作家卢新华发表在19788月《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而确定下来。伤痕文学的主题,是揭露和抗议文化大革命的极左路线对人性的残害,特别是对青年人的伤害。伤痕文学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悲剧高潮。在思想上,它对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艺术上,它第一次给当代文坛带来悲剧意识。这一意识可以说是新时期文学的原色之一,其整个文学时期的悲凉格调也由此而出。这便是伤痕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所在。二十五、寻根文学

1985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势必要学习西方现代化的经验和引进先进技术,西方现代文化思想也就相应地进入我国,打破了过去意识形态方面闭关自守的愚昧状态。同时也存在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碰撞的问题。于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华大地出现外来文化热、民族文化热。 “文化寻根是这股文化热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反映,它与弘扬民族文化的国家意识和引进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思潮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注重表现浓厚的民族文化意识,或在生活的直感般的艺术世界中执着追求那沉眠于文化土壤中似乎凝固着的民族伦理、道德及心态,或重在揭露国民性中病态心理、封建陋习。寻根文学的代表作有:阿城的《棋王》、《孩子王》、《树王》,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黑骏马》、《残月》,韩少功的《爸爸爸》、《归去来》、《女女女》等。二十六、改革文学

中国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的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面关注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创作中发表自己关于社会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这就是风骚一时的改革文学改革文学由于反映的是新时期,所以明显具有与历史同步、回答时代性课题的特点。改革文学不仅是新时期文学对由文革十七年再到新时期的真实描写而形成的第三次突破,而且也是新时期文学本体继续发展的又一个层次上的深入。改革文学与现实社会联系之紧密、反映现实生活之快捷为其他文学无法比拟。这表明了信息社会出现的新的文学特点。而改革文学由写改革进而到反省文学本身,文学本体的改革也就开始了。因而改革文学触发了文学观念的演变。从《乔厂长上任记》到《沉重的翅膀》、再到《新星》乃至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大厂》、《分享艰难》等,就可以看出改革思想演变的总体脉络。

二十七、北大荒文学

特指新时期以来表现北大荒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北大荒文学是知青文学创作的一条支流。50年代末的十万转业官兵到60年代一批又一批的城市知青在北大荒拓荒造田和开发建设,由此产生和反映出北大荒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文学作品,被称之为北大荒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了某种相对稳定的精神个体性,人们又称之为朔雪风格,即刚劲、壮美、雄浑、粗犷的风格,北大荒文学是和时代风格、民族风格、流派风格、语言风格相并列的一种地域风格,是北大荒这一地域特色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当然,也包括生活在这一特定环境中并体现在作品里人物的精神风貌。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及《雪城》等可以作为重要的代表作品。尤其是《雪城》的出现,标志着知青文学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化。北大荒文学不仅仅是小说,也包含散文、诗歌、电影、戏剧和电视剧的文学脚本等等。

专业做编导 踏实做教育

微信长按二维码 

关注“第七印象”公众号

或直接添加小牛老师 沟通交流

QQ 421294285

微信 dazhi0425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Top
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