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曙光英雄

民族英雄马本斋,42岁不幸病逝,留下唯一儿子结局如何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8-30 00:43:21
导读位于山东聊城的马本斋烈士陵园内,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蔡恩坤,他自1985年主动申请为陵园守墓人后,已经在此默

位于山东聊城的马本斋烈士陵园内,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蔡恩坤,他自1985年主动申请为陵园守墓人后,已经在此默默工作了32个春秋。在32年的守护岁月中,蔡恩坤见到了无数前来吊唁马本斋的老兵,其中一件事让他深受感触。

当时几位老人在马本斋铜像前站立许久,失声痛哭,并连声感谢蔡恩坤对这座陵园的守护。其中一位老人就是马本斋的警卫高翔,他特意来看望老首长,以表达自己多年来的思念之情。

见证了这感人的一幕后,让蔡恩坤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工作价值。

他说:"英雄走了,但他的精神还在鼓舞着一代后来人"。只要精神永存,这位革命烈士就不会被人遗忘。

在中国抗战史上,曾涌现过无数革命英雄,有的被人永世歌功颂德,有的被历史尘封。马本斋虽不像周总理、朱老总等人一样名垂千古,但他曾为抗日做出的重大贡献,至今为人称颂。1940年,在冀中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被授予"攻无不克、无坚不摧的铁军"称号。

当时毛主席也给予了这支队伍高度评价,称其"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纵观整个抗战时期,马本斋展现的艰苦奋斗、舍身为国、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让党和人民看到了少数民族的爱国和忠诚之心。

马本斋作为回族人民的代表,引领着回族抗战的旗帜,为国家团结抗战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是党和人民的拥护者,是爱国主义的先进典范。

然而,民族英雄马本斋为抗战奉献了一生,却没有等来抗战胜利的曙光。1944年,在抗战胜利即将到来之际,回民支队领袖马本斋却病倒了。

原来早在八公桥战役前,马本斋身上已经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紧迫,加上医疗条件有限,他错失了治疗时机。

此后,他一直抱病参战,部队到达冀鲁豫边区时,他的病情急速恶化,此时病菌已深入血液,波及到了全身,想要挽救已经回天乏术,1944年2月7日,因治疗无效,马本斋不幸病逝。

此后,在延安举行的马本斋追悼会上,总参谋长叶剑英给予了马本斋高度赞扬,他说:马本斋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才成就了他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马本斋这一生只专注三件事,一是抗日斗争,二是团结群众,三是信赖党,他全心全意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当之无愧的抗日战士。

马本斋这一生历经艰辛,他曾经为抗战做出的努力,后人永世不会忘记。他的光辉事迹,也会始终被历史铭记,他是值得称颂的民族英雄。

出身贫苦,参军后连年晋升

马本斋出生于河北一户回族农家,虽然家境窘迫,母亲对他的教育却十分重视,11岁时,马本斋被送入私塾读书,但因家庭无力负担,他仅读了两年书就中途退学。

辍学后,马本斋跟着父亲四处讨生活,他帮人放过马,做过学徒,打过各种各样的杂工。在马本斋13岁时,依靠每日辛勤劳作,他实现了经济独立之余,还能为家庭减轻负担。

1921年,马本斋跟着父亲辗转来到东北工作,正好碰到东北军招人,他就报名参军了。马本斋是个拥有顽强斗志和刻苦学习精神的人,因为拥有这些品质,后来才让他得以在部队中脱颖而出,成为部队中的领军人物。

马本斋当时加入的是东北军张宗昌的部队,加入部队的第一天,他就开始自学枪法,还在冰天雪地里进行耐力练习,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枪法因此进步神速。

当时,部队军人大多没有读过书,马本斋因为上过两年学,识得一些字,因此他在军中常被委以重用,不到半年时间,他就从一名小兵升任班长。凭借突出表现,很快他又被提携为排长。

1924年,马本斋被推选到东北讲武堂深造,在这里,他学习了系统的军事知识,完成了从士兵到军官的进阶任务。

不仅如此,马本斋还深入学习了中国百年屈辱历史,激发了他保家卫国的意志。他深知,作为中国人,作为军人,他应该扛起守卫国家的责任和使命,只要他活着一天,就会为国家战斗到最后一刻。

马本斋从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就上了战场。他运用军事知识,很好的结合实战,取得了连续的战斗胜利,他的职位也从排长升到了团长。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全境被日军占领。当时蒋介石采取绝不抵抗的政策,导致千万东北百姓惨遭日军攻击,东北陷入了混乱状态。

而蒋介石忙着围剿红军,丝毫不顾外敌的入侵,任由东北被侵占。马本斋眼见日本人不费一枪一炮就占领我大片国土,他深感愤怒。

为了扭转颓势,马本斋向上级请求,带领部队和日军正面对抗,但这一举动招致了上级严厉训斥。马本斋眼见民族危亡,却无力拯救,心灰意冷的他离开了东北军,回到家乡当起了农民。在那个动乱的时代,国内无法做到上下一心抗日,只能任由日军欺凌。

作为一名军人,马本斋拥有保家卫国的意志,却无力撼动高层的决策。日军在中国横行霸道,中国人却在忙着打内战,终归是被侵占、被屈辱的痛苦不够深刻。

如果马本斋不是一个爱国之人,恐怕到此刻为止,他就舍弃了保卫国土,击退日军的信念。好在他的爱国信念坚定,看着国家、百姓被日军欺凌,他无法置身事外。即便国内有人不团结,他仍愿意凭借自己的力量,为击退日军做最坚决的抗战。

对抗日军,组建回民义勇队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战火很快烧到了马本斋家乡河北献县一带。日本侵略军入侵献县后,在当地烧杀抢掠,犯尽恶行。

马本斋亲眼见证了日军的残酷行径,为此愤慨不已。在强烈爱国心和民族危机感的驱使下,他在家乡组织了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军侵略,并由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作为民间抗日力量,回民义勇队没有自己的武器装备,他们自制长矛、大刀,把收缴的敌军枪炮归为己用,在和日军不断战斗的过程中,回民义勇队的队伍也在逐步壮大。

随着回民义勇队的战绩不断攀升,中央也开始重视这股抗日力量,1938年,马本斋被中共领导接见,并接受党的建议,将回民义勇队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

同一年,马本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忠实拥护者。1942年,日军集结5万兵力,在冀中平原地区进行扫荡作战。他们不仅抢占冀中土地,还在当地实行"三光"政策,让抗日民众没有能力抵抗日军侵略,只能任由日军进犯。

当时在冀中地区作战的八路军已经孤立无援,马本斋奉命策应主力突围,回民义勇队作为冀鲁豫第三军区的主力部队,开始了建立抗日根据地,为军队筹集粮食的斗争。

马本斋当时为了帮助八路军主力转移,扼住了日军的咽喉金浦铁路,他带领队伍毁坏铁路设施,导致日军无法运输战略物资。

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日军,他们转而集结兵力围剿回民支队。马本斋眼见目的已经达到,赶紧通知八路军主力进行迁移。

日军当时为了抓捕马本斋,动用了机械化部队对回民义勇队进行围攻。马本斋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成功躲过了日军的追捕。日军抓不到马本斋,他们开始对马本斋母亲下手。

日军想让她对儿子进行劝降,然而,马本斋母亲虽是一介村妇,但她的爱子之心,胜过自己的生命,最后她绝食而死,让日军完全失去了捉拿马本斋的机会。得知母亲过世的消息后,马本斋万分沉痛,国仇家恨,让他下定决定为抗战斗争到底。

然而,马本斋虽有强烈的抗战信念,击退来犯的日军,却没有能力抵抗疾病的侵扰。1944年,马本斋在奔赴延安的途中,不幸病逝,终年42岁。此时距离抗日胜利仅有一年多时间,马本斋曾经大义凛然的为革命牺牲奉献,在即将看到胜利的关口,却被上帝夺取了生命。

命运最爱造化弄人,如此热爱国家,心系人民的好人,没能见证中国摆脱侵略,走向辉煌,成为世界大国的历史,实属可惜。

在抗战年代,有无数革命战士前仆后继奔赴战场,这其中有人牺牲,有人名垂千史,无论他们的人生结局是好是坏,都不会遗忘他们建立的功绩。像马本斋一样的革命烈士,值得我们尊重,值得流芳百世。

马本斋儿子,成海军学员

马本斋1944年去世后,留下了妻子和一对儿女,儿子马国超当时年仅5岁。虽然马国超年纪尚小,但他已经懂事,在他的印象里,父亲马本斋病重时,他跟随母亲去河南探病。

马本斋在临终前,曾为他写下中国两个字,希望他能把一生奉献给祖国,马国超默默的记下了父亲的遗言。

办完父亲马本斋的丧事后,马国超跟着母亲回到了老家河北献县生活,直到1952年,马国超的表姐回老家探亲,提出让马国超去北京学习的建议。

母亲考虑到马国超的前途,当即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在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的安排下,13岁的马国超辗转来到北京,开启了漫长的学习生涯。

马国超因为是回族人,去北京后,他被安排在北京牛街的回族学院就读。当时铁道部部长吕正操将军听说马本斋的儿子在北京,为了妥善安置这位革命烈士的孩子,随即将马国超转到了华北军区八一学校。

进入八一学校后,马国超谨记母亲的教导,努力学习,始终严格要求自己。马本斋作为民族英雄,他的英勇事迹曾被登载在小学课本里。

每次读到父亲的故事,马国超总是充满了自豪感。虽然马国超过去和父亲相处的时间不多,父亲的许多事迹也是被告知的。可是只想到父亲如此伟大,他就深感荣耀。他也始终以父亲为榜样,为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不断努力。

1954年,党中央决定将马本斋烈士遗体,迁移至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安葬,当时已经上初中的马国超赶到火车站亲眼见证了父亲遗体转葬的过程。当时马本斋遗体安葬场面十分盛大,许多高层领导和马本斋昔日战友,都参与了此次护送任务。

马国超至今还记得,父亲马本斋下葬烈士陵园的那天,上千人走在大雪中,就像当年红军奔赴战场一样,风雪无阻,这种一往无前的精神,让他为之震撼。

1959年,马国超即将高中毕业,在选填志愿时,他改变了主意。本来决定报考艺术院校的他,后来决定跟从父亲的遗志,成为一名伟大的军人。

因为在校期间成绩优异,马国超被保送到“测绘”学院海军系。1959年8月,马国超穿上海军军装,正式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在那个年代,能够穿上军装,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马国超也不例外。能够成为军人,继承父亲的事业,他深感荣耀。

不过,这种兴致没有维持太久,马国超就遭到了现实打击,在学业上,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马国超本身文科成绩比较突出,但在测绘学院,学的都是数学、代数这些理科科目,马国超根本不擅长。

当时班上他年纪最小,学历也是最浅的,他一度觉得跟不上学习进度。虽然他后来想去学艺术,但那时没有解放军军艺,马国超只能坚持在这所学校学习,好在最后通过努力,他顺利毕了业。

虽然从海军学校毕业后,就能分配到工作,可是这份工作对马国超来说,并不轻松。海军一般都在海上执行任务,在船上一呆就是20十多天,这种枯燥乏味的生活,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种艰难的考验。

就如坚持学习一样,马国超始终努力工作,即使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困境,他也不曾想过放弃军人的身份,干一行爱一行,马国超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毕业艰苦,转岗文职

从解放军绘测学院毕业后,马国超被分配到青岛北海舰队海测大队,虽然他是革命烈士马本斋的儿子,但在这里,大家并没有对他特殊照顾。

刚就职,马国超就要执行艰苦的出海任务,在海上生活极其不稳定,不仅要和台风、风暴做斗争,每天还要完成规定的测量任务。每执行一次任务都要20多天,每个月只有几天的休息时间,对马国超来说,这样的日子太难熬。

虽然海军这个职业看上去光鲜,实际上,海军承受的艰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其实90%的海军都有晕船症状,尤其遭遇巨大海浪冲击的时候,人连吃饭睡觉都不能安心。

每天晕晕吐吐,还要坚持完成任务,需要足够的毅力才能把工作做好。有的战士晕船症状严重,难受的时候甚至想跳海,但作为军人,必须坚持到底。他们只能边工作边吐,如此周而复始,始终在岗位上坚持着。

在海上历练多年后,马国超被调到海测大队政治处担任一名文化干事,在这个岗位上,他坚守了17年。虽然马国超不用像以前一样风里来雨里去,可是选择文职工作,就意味着他失去了晋升机会。

曾经有人劝他利用父亲马本斋的关系,调动一下工作,马国超当即义正言辞的拒绝了。父亲马本斋虽是抗战英雄,但那是属于父亲的荣耀,如果他想要晋升,可以依靠实力去获得。如果实力达不到,他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不给组织添麻烦。

马国超平时的工作任务比较轻松,就是组织战士进行文艺会演,丰富战士们的业余生活。能够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对马国超来说,这样的生活已经非常满足。

幸运的是,他虽没有创造显赫战绩,但依然获得了晋升机会。改革开放后,军队推行干部年轻化,决定升任一批年轻有为的干部,马国超成了升职名单中的一员,他被升任为海军政治部群工部副部长。

1995年,马国超凭借在海军军部多年的积累,被组织授予少将军衔,后被任命为海军航空兵副政委。从部队退下来后,马国超也始终坚持为民工作,在他担任政协委员的十几年间,他提出了几十份提案,大部分都是和民生有关。

他时刻关注着少数民族教育落后的问题,为国家加大西部教育投入建议、献策。作为一名老兵,马国超希望国家更加昌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只要能为百姓谋福祉的事,他都愿意去做。他这一生,虽没有像父亲马本斋一样,建立非凡功勋,但他始终坚定信念,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努力成为祖国需要的人。

他的一生虽平淡,但也充实,作为马本斋的后代,他完成了父亲报效祖国的遗志,他担得起革命烈士后代的荣耀,他是值得被党和人民肯定的军人。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Top
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