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曙光英雄

历史上的“李信”,究竟何许人也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8-27 18:44:08
导读王者荣耀在S13赛季的时候,出了一位新英雄“李信”,由于该英雄特殊的机制和强度,曾经一度成为大家十分抢手的热门英雄: 不过小编今天并不想讨论游戏,而是在背景故事里面看到,李信似乎是来自...唐朝? 当然啦,…

王者荣耀在S13赛季的时候,出了一位新英雄“李信”,由于该英雄特殊的机制和强度,曾经一度成为大家十分抢手的热门英雄:

不过小编今天并不想讨论游戏,而是在背景故事里面看到,李信似乎是来自...唐朝?

当然啦,王者荣耀中的背景故事都是架空的历史,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李信”究竟是何许人也?

在《史记》当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一句话:“...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翻译过来就是:“李信,秦朝时的将军,就是追获了燕太子丹的那个人。”没错,就是派出荆轲刺杀秦王嬴政的那个燕丹。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高中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荆轲刺秦王》,它的开头是这样描述的:“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当时正值战国末年,秦国已经灭亡韩、赵两国,兵临燕国南界,虎视眈眈,这是当时的大环境。

燕太子丹为救国家于危难,派出刺客荆轲,希望能他假借出使秦国之名刺杀秦王嬴政,从而延缓秦国一统天下的脚步。荆轲在易水诀别后,提徐夫人之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最终行刺失败,死于咸阳宫。

秦王遭遇燕国使者刺杀,自然雷霆震怒,派出大将王翦率军攻燕,正是在这场战争中,李信第一次崭露头角。

据传说李信本人的先祖,可以追溯到老子老聃之子李宗,和同样时代的赵国名将李牧似乎有共同的祖先,但并没有明确的史籍可考。其祖父李崇,秦国陇西太守,封南郑公;其父李瑶,秦国南郡太守,封狄史道侯。李信出身公侯之门,史书上对他的描述是“年少壮勇”,是深受秦王嬴政赏识的青年将领,在战国末年的秦国统一战争中屡立战功。

公元前226年,王翦率军攻打燕国,李信作为麾下将领一同出征。作为秦军的先锋,李信率部抵达易水河畔,轻骑突进击败燕太子丹。燕军退入国都蓟城(今北京),随后王翦主力赶到完成合围。燕国民少兵弱,不敌秦军虎狼之师,很快被秦军攻克。

蓟城失陷之后,燕王喜退保辽东,将太子藏匿于衍水,燕国势力已是苟延残喘。但是对于秦军而言,此次战争的目标,派出刺客的元凶燕丹,仍未擒获。当时已是临近冬季,燕军退守辽东苦寒之地,久居西北的秦军将士已是不适应。加上战线过长,后勤补给困难,主帅王翦已有休战之意。

而此时我们的主角李信却主动请缨,要求亲率精兵数千,继续追踪燕王及燕太子的踪迹。他认为,国都失陷后的燕军已是丧家之犬,应该一鼓作气将其彻底击溃,不能给以喘息之机。王翦权衡再三,准许李信继续追击。

此时的燕王喜从蓟城退往辽东,连续奔逃一千多里,已是势竭力穷,无路可退了。而李信率领的秦军精锐,竟然不依不饶,还在追击!燕王大为恐惧,难道逃到天涯海角,也甩不掉秦军吗?无奈之下,只好写信向已经逃到代地的赵国公子嘉求援。

秦军灭赵之后,赵王迁被俘,而公子嘉却逃亡到代地,赵国旧臣纷纷前往投靠,公子嘉则自立为代王。但此时他同样势单力孤,自身都难保,拿什么去救援燕王。不过代王嘉虽然无力出兵,却给燕王出了个主意,他回信给燕王:“秦所以尤追燕急着,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意思就是说,秦军现在追你这么紧,都是因为你儿子燕丹惹了秦王,你不如把你儿子杀了献给秦王,秦军自然就退了,你也能保住性命。

燕王无奈之下,真的派出使者,去取自己儿子得人头。此时燕丹正在辽东衍水之间,只有十余门客跟随,过着渔父生活聊以度日。虽然家国破碎,但是他却并不绝望,期盼着有一天得到父王得召唤,能够再图大业重新光复燕国。不料日复一日得等待,盼来父王的使者竟是要取他的人头!燕丹震惊之下奋力反抗,最终被连同门客一起被使者诛杀,首级被燕王喜献与秦军。可怜燕丹空有救亡图存之志,最终却殒命于此。后来燕人为了怀念燕丹,遂把衍水河改名为太子河。

今太子河

李信得到燕丹首级之后,见战争目标业已达成,而自己孤军深入难以久持,于是退兵回朝,将首级献与秦王嬴政。秦王见李信立此大功,对其大为赞赏。此次战争中,李信作为秦军先锋将领,所表现出敢于孤军深入的勇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都给秦王嬴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时北方诸国,燕、赵已经被打残,韩国已灭,秦国的目标开始转向南方的楚国,也是当时除秦国外唯一有实力的大国。秦王开始召见诸将,商议灭楚之策,首先讨论的问题就是投入多少兵力。李信首先回答,二十万兵力足矣,而老将王翦则认为,灭楚之战至少要出动六十万大军,方能取胜。在年轻气盛的李信和老成持重的王翦之间,秦王嬴政显然更欣赏前者。李信坚决果断,敢打必胜的性格,更对他的胃口,也更符合强秦的风格。于是秦王任命李信为灭楚战争的主帅,蒙恬为副帅,将二十万大军的兵符交付于李信,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像上次战争一样,一鼓作气击败楚军,灭掉楚国。

老将王翦见秦王不听谏言,于是称病回归故乡频阳。李信则与蒙恬一起率军进攻楚国,而此时踌躇满志的李信却没想到,自己将面临的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失败。

李信伐楚

进军楚地后,二人兵分两路,李信率军进攻平舆,蒙恬则领兵攻打寝丘。战争伊始,秦军接连获胜,李信之后又攻克鄢郢。表面上秦军凯歌高奏,实际上深入楚地之后,二人兵力分散,处处防守,能够集中起来的机动兵力已然不多,而且秦军久战已经疲惫,开始陷入危险的境地。李信或许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向西进军城父,与蒙恬会师。而此时楚军的主帅项燕(后世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抓住了这个机会,率领养精蓄锐已久的楚军主力,大举出击,追击秦军三日三夜,连克两营,阵斩七名都尉,彻底击垮李信军。

这一次,李信终于体验到了被人追杀的滋味,当他和蒙恬率败兵逃回秦国之后,二十万秦军已损失大半。听到兵败的消息之后,秦王大怒,这时才后悔当初不停王翦之言,于是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道歉,并请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再伐楚国。

楚国见秦倾国而来,依然由老将项燕统帅四十万大军与秦军相抗。但此次秦军出兵与上次不同,王翦率军抵达平舆之后,并不主动出击,而是安营扎寨,不与楚军交战。六十万大军曝师于外,日费万金,如此消耗即使强大如秦国也是难以承受,而王翦此举有何深意呢?

首先,楚国是战国末年秦国以外唯一还有实力的大国,军事实力上是可以与秦军抗衡的。但秦楚两国的综合国力,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秦国日费万金,楚国也同样如此。以楚国的经济实力,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军事对峙,楚国显然比秦国更消耗不起,经济实力才是军事力量的保障。如此方法虽然见效慢、消耗大,却是秦国击败楚国最稳妥的办法。

楚军见秦军始终不出战,实在消耗不下去,开始向东退却,这时王翦才率军出击,一举击败楚军。经此一役,楚军主力大半被歼灭,主帅项燕阵亡,最终在公元前223年,王翦与蒙武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再说回我们的主角李信,我认为李信伐楚失败,首要原因在于楚国本身实力强大。之前赵国已经在长平之战中被打残,而燕国只是个小国,和南方唯一的大国楚国不可同日而语。秦国出兵二十万可以作为牵制和消耗,想直接灭亡楚国,恐怕难以实现目的。其次,秦王嬴政用人不当,李信虽然是十分优秀的将领,作战顽强勇敢,但并非统帅之才。在局部战场,担任精锐先锋,破敌杀将,他完全能够胜任。但是作为全局统帅,李信显然能力不足,缺乏全局的战略意识,最终导致了失败。这次也是李信唯一次独立领兵作战,秦王有意栽培,希望他立下大功,但结果显然是令人失望的。

平定楚国之后,秦国再次大兴兵,公元前222年,李信跟随王翦之子王贲,率军向辽东进发,攻克平壤,俘虏燕王喜,然后进攻代地,俘虏代王赵嘉,东方六国只剩齐国未平定。

公元前221年,王贲与李信进军齐国,齐军承平日久,不修武备,当然不是百战秦军的对手,最终齐军战败,齐王建被俘,齐国灭亡。

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嬴政建立大秦帝国,称始皇帝,在这之后,史书上就没有关于李信的记载了。曾经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王贲、蒙恬,都在秦帝国高层担任重要官职。秦二世的时候,蒙氏家族灭亡,王翦之孙王离作为秦军将领,却在巨鹿之战中被当年楚军主帅项燕的孙子,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击败,也算是一个历史的轮回吧。

巨鹿之战

李信的结局在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录,日后秦末战争当中,也没有出现李信及李家后人的身影。或许始皇帝天下一统之后,李信因之前伐楚失败而心灰意冷,选择了解甲归田做个富家翁?这一点我们就无从知晓了。

李信本人虽然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李氏一族并没有就此沉沦,在后世的汉朝,李家还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想知道他是谁的话,可以关注小编以后的文章~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Top
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