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曙光英雄

江湖深话:一文看懂《金刚川》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8-26 22:47:48
导读带你看懂并看透《金刚川》,光影为引,致敬英烈
本文作者:电影榨汁;程程(Lydia)

编辑:程程(Lydia);学长

视频剪辑:学长

昨天,10.25日,是我国的抗美援朝纪念日

这一日子的敲定起于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950年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昨夜,值此纪念日,也正值电影《金刚川》热映中,江湖观影团策划了一期线上直播交流活动——江湖深话第二期:

透过《金刚川》,

深话抗美援朝之战,

光影为引,致敬英烈

非常高兴和感谢,有很多朋友热情参与我们这一场活动,但是,很抱歉也很遗憾,由于技术原因(QAQ 真的是技术原因)B站的直播声画不同步、卡顿频繁(虽然直播间内本身是好的)......只好(不圆满地)结束了。不过,我们尽最大可能地还原了榨汁大哥的部分讲解分享,至于其余不能弥补的视频片段,我们非常痛心也很抱歉。先请观看如下视频,聆听榨汁大哥的分享:1. 《金刚川》采用了怎样的叙事结构?特点是什么?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金刚川》以三组视角呈现故事——桥一边的士兵视角、天空(对手)视角、桥另一边的炮手视角分别展开,三段体进行互文共振。采取多视角的叙事方式,无疑和电影拍摄时间紧迫、任务紧急有关,整体处理也有不完善的缺憾,比如,以魏晨为首的工兵视角的缺失、不完全,不过,这一创作方式还是有创新、有实验性的。

补充分享一段片方的的话:

管虎导演透露,影片从最初筹备到制作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几乎每一天都在抢时效、赶进度。但得益于三位导演精诚合作,“郭帆导演有着精耕细作的工作风格,准确度、完成度极高;路阳导演将微小人物间的情感因素拿捏得十分精准。我们三个人成为了一个人,不分你我,才能完成这部电影。”而郭帆导演回忆拍摄经历,在开机之前已经预拍完镜头,2600人视效团队精诚合作高效制作,“肉眼可见地看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路阳导演难忘拍摄中的重重困难:“拍摄的自然环境特别苛刻,连续降雨(据说是有百年一遇的台风)已经消耗了太多拍摄周期,令整个团队也在不断历练随机应变的能力。”

2.  《金刚川》的故事背靠怎样的真实史实背景?其英文译名的深意该如何理解?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金刚川》所处背景的金城之战亦是我国志愿军先烈以战止战、为和平牺牲之举。

原直播的视频只有以上两条,不过,接下来榨汁大哥主执笔、程程补充的文字,更为精彩,更是昨日直播活动中的精华实录,干货满满。以下正文:抗美援朝,是一个宏大且极端复杂的命题。其中涉及到的历史、政治、军事、外交等各种问题,千头万绪、盘根错节,几辈子都研究不完。所以,也不要指望一部120分钟的电影能展示它的全貌,能做的只是管中窥豹。《金刚川》就是这样一部“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的影片。看它,就像观摩一场历史的微创手术。电影通过“炸桥、修桥、守桥、过桥”这件小事,围绕金刚川上的一座简易桥,去窥视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残酷的牺牲。牺牲——The Sacrifice,是《金刚川》电影的英文名。用这个词来概括抗美援朝战争极其恰当。志愿军就是以前赴后继的血肉之躯,抵挡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坦克飞机大炮,甚至以几个师的人海去抗击敌人一个营。在惨烈战斗的同时,志愿军官兵还忍受着饥饿、寒冷和伤病。很多官兵并不是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而是被冻死在朝鲜半岛的严寒中,或饿倒、累倒、病倒,或受伤得不到及时救治……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后勤补给一直是困扰志愿军的一个巨大黑洞。一口炒面一口雪,哈一口气融化一层土豆吃一层,再加上一身破烂单薄的军服,几乎就是每一个战士的全部后勤保障。当年志愿军的炒面,其实是“炒面粉”,不是成型如同方便面一样的饼状,而是粉状。炒面以百分之七十的小麦,百分之三十的大豆、高粱、玉米等杂粮为原料。先炒熟,加食盐进行混合后成为一种易于运输、能较长期储存、便于食用的方便食品。抗美援朝时期,战士们身上背着一个炒面袋,肩上抗着一支枪。饥饿时,用开水冲或用手抓直接送入口,条件有限甚至断水时就出现了一把炒面一把雪这种志愿军野战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炒面炒制过程中对维生素破坏极大,所以,志愿军中夜盲症、烂嘴角十分严重。一口炒面一口雪+冻成冰坨的土豆但如同电影中小胡说的:“我们那年都十七八岁,没有一个怕死的”。正是一个个抱有这种视死如归精神的志愿军,在达到人体极限的艰苦条件下,以自我牺牲换来后代长达70年的和平和安宁。详细解析《金刚川》之前,以2016年抗美援朝历史剧《三八线》中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情节作为开始:这部剧中,张国强饰演的新兵李长顺刚加入志愿军就参加了前线作战。在第一次入朝作战的阻击战中,李长顺所在的1连死守阵地,牵制住美韩联军两个团。但全连也付出了巨大伤亡代价,一个班在夜里待命时全员冻死牺牲,坚守阵地时又伤亡大半,整个二排全部阵亡。任务结束后,一百多人的连队就剩下三十几个人。主角李长顺活了下来,并因为作战英勇,射击精准歼敌不少,成为战斗英雄。连表彰大会结束后,师部派来的宣传干事想采访李长顺,让他谈谈成为战斗英雄的体会。面对采访,李长顺对所谓“谈战斗英雄的体会”反应激烈,他的一番话给现在这部电影和观众提了一个醒:志愿军付出的牺牲实在太伟大了,任何后世的影像、文字、记录……包括本文在内,在这些英雄面前都是极其苍白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那场战争,只能怀着敬畏之心,通过《金刚川》去理解这些牺牲的意义。01 发起金城战役——最后一次牺牲电影《金刚川》的第一个意义在于,表现了抗美援朝战争最后一次本不应该发生的牺牲。在电影《金刚川》快结束的时候,有一段美军飞行员之间的台词,说着我不想再打仗,他们要谈判之类的话。这段对话,是电影历史背景的一个最大错误。另外还有第二个逻辑错误,电影一开始提到金城战役与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关系。抗美援朝战争并不是因为金城战役打胜了才能胜利。这就像很多抗日神剧的神台词,提前预测抗日战争要打八年或者1945年就会结束是一个道理。不过,正好可以通过这两个根本性的错误,管中窥豹一下《金刚川》故事发生的背景。电影的剧情简介中写道: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电影中有旁白解释,金城战役是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夏季攻势第三阶段,并反复出现1953年7月12日这个时间点。众所周知,朝鲜战争经过南北朝鲜的内战,志愿军与联合国军的五次大规模战役,又经过多轮打谈交替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22时结束。这天,中美朝三方签署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南朝鲜没有签)。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从朝鲜战争停战的时间点来看,电影中的时间,也就是金城战役发生的时间,距最后的和平曙光只有半个月了。此时三方都已经准备签署最终停战协议,协议草案整体早已写好,只剩下三方参谋对一些细节文字的修改和推敲。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已于1953年6月20日抵达平壤,准备参加签字仪式。所以,电影中美军飞行员的台词是错误的,此时停战谈判早已达成协议,就等最后签字那一天。是什么原因导致和平又推迟了半个月,志愿军又发起抗美援朝这最后一仗呢?李承晚。李承晚(左)和麦克阿瑟这个被美国选中的南朝鲜傀儡首脑,坚决不参加和谈,而且屡次破坏和平谈判成果。就在朝鲜停战协定即将签署之时,李承晚当局违背此前商定的关于战俘遣返的协议,决定不遣返朝鲜人民军战俘(其中包括一些志愿军战士),而是在南朝鲜的战俘营就地“释放”。经过“释放”后,这些朝鲜人民军在名义上就不属于战俘,并被直接扣押在南朝鲜。李承晚还想把他们直接改编入自己的南朝鲜军队。釜山一处战俘营的朝鲜人民军战俘抗美援朝战争进入谈判阶段后,期间的针锋相对,以及中美双方忍耐度和智慧的比拼,一点也不比前五次战役时弱。只要谈判桌上陷入僵局,双方就会在前线兵戎相见。边打边谈,是朝鲜战争谈判的总方针。在战场上获取更多军事优势后,才能在谈判时有更大筹码,以打促谈。面对李承晚对战俘协议的破坏,拖延和平协议的签署行为,志愿军决定发起夏季攻势的第三次战役,再次在军事上打击南朝鲜部队:李承晚匪帮破坏遣返战俘协议,释放大批北朝鲜战俘。这一无理行动,势将拖延停战协定的签字,在世界舆论上已造成极大震动。为给敌以更大压力,配合板门店谈判,并经彭总同意,决在军事上继续予李伪军以狠狠地打击。为此,各军应即根据原预选目标,如已准备就绪者应即坚决攻歼之;如新选目标,应抓紧时间进行准备,并在有坑道之新占阵地上应坚决扼守,求得在打敌反扑中大量杀伤敌人。对美军及外国帮凶军,仍不作主动攻击,但对任何向我进犯之敌,均必须予以坚决打击。——志愿军司令部命令,并告人民军前线指挥部和开城谈判代表团《抗美援朝战争史·下卷》 军事科学出版社从这份发动夏季攻势第三次战役的命令可以看出三点:1. 这最后一次牺牲本无必要,但李承晚破坏和平;2. 这次战役打击的敌人主要是李伪军的部队;3. 谈判谈不拢的时候要靠前线作战把敌人打服;根据命令,志愿军第20兵团经过仔细研究和物资弹药准备,决定对西起金化东至北汉江的金城以南地区,对南朝鲜伪8师、伪6师、伪3师和伪首都师等4个师的主力以歼灭性打击。金城战役经过要图从这张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金城战役主要围绕金城以南突出的敌军为目标,河流金刚川位于主战场的东侧。志愿军第20兵团的命令是各部于7月12日晚完成一切攻击准备,7月13日晚3个作战集团统一发起攻击。既然要发起进攻,部队就需要行军到达指定位置,电影《金刚川》就以参战的步兵8连前往战场作为开始。(电影没有严格按照实际原型张振智参加的行动来拍,而是着重突出了金城战役)电影中李九霄和邓超饰演的班长和连长,还有邱天饰演的女通讯员,周思羽饰演的小胡都是前往战役预定位置的步兵主力部队。他们必须要和其他兄弟部队一起,在指定时间通过金刚川,准时到达战场。只不过后来邓超饰演的高连长接到团部新命令,让他们连留在金刚川这座桥边协助工兵连、高炮班,守住这一保证大部队通行的交通要道。在金刚川上架桥,以及守卫这座桥,从金城战役和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视角来看,是一个极小极小的局部。这段历史甚至连一场战役都算不上,只能说是战役里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配角。守桥这件事比起金城战役期间发生的“奇袭白虎团”功勋——直接消灭敌人一个团指挥部来说,几乎不值一提。后来“奇袭白虎团”的原型杨育才,也要比金刚川上架桥的原型“工兵英雄”张振智更为大家所熟知。金城战役期间203师609团2营和配属该营的607团侦察班中,一位叫杨育才的侦察兵副排长带领小分队化装成南朝鲜军,袭击了南朝鲜军最精锐的首都师麾下“白虎团”团部。战后杨育才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侦察班荣立集体特等功。后来,他的事迹被改编成样板戏《奇袭白虎团》,以及电影、连环画、海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我们的祖辈父辈都特别熟悉。金城战役期间志愿军缴获的“白虎团”团旗“奇袭白虎团”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但是,电影《金刚川》没有把视角聚焦于带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奇袭”,而是放在看起来没有主力作战那么耀眼的修桥和防空上。这个主题的转变,固然有电影拍摄时间极短的客观原因。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去拍摄一个大场面的正面战场。但从过去《奇袭白虎团》、《上甘岭》等宣传影片到现在的《金刚川》,电影艺术对客观世界关照的视角上无疑是进步的。因为我们的电影开始关注主流英雄以外的牺牲,开始关注更多其他英雄,甚至无名英雄,甚至是像小胡这样连英雄都不算的普通一兵。这也引出通过《金刚川》可以窥见的第二个意义:我军在朝鲜战场和美军较量后发现,现代战争不单单是靠人海战术,步兵人海就能取得胜利的,而是多兵种联合作战,每个环节的牺牲都是英雄。02 诸多兵种配合——每个人的牺牲上文提到,志愿军在发起这场抗美援朝最后一场战役前做了充分准备。据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所著的《抗美援朝战争史·下卷》记载,志愿军尤其在在保证部队机动性上非常重视:抢修道路、配发渡河器材。为保障战役中的交通运输和部队运动特别是炮兵的运动,第20兵团于6月28日下达了工程保障指示,共抽调步兵13个团、各军建制工兵和配属的工兵50多个连加修道路452公里、急造军路61公里、架桥72座(长1320米),为防雨季到来河川涨水,志愿军总部为第20兵团配发了各式门桥47副、苏式浮桥2套、中型橡皮舟和折叠舟36只、橡皮浮桥200米、苏式浮水衣1240余件。朝鲜半岛多山,地形地貌崎岖不平,且河流多为南北走向。一旦部队做东西方向的运动,除了要翻山还要不断地过河。从这段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金城战役发起前,志愿军工兵就“架桥72座”。电影《金刚川》中这座桥,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千千万万座桥中的一个缩影。真正的军事作战,远不如电影中表现得那么浪漫。几万甚至几十万大军上前线作战,也要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比如电影中张译和吴京饰演的高射炮手,就受制于炮弹运不过来,弹药严重缺乏,从而影响武器装备的发挥。而且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当时面对的美军已经是拥有航母、核武器,以及各种飞机、大炮、舰艇的现代军队。两军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对手。从美国航母上起飞的F4U海盗式战斗机(与电影中同型飞机)尤其是美国远东部队的空军,从1950年朝鲜战争开始到金城战役最后一战,一直掌握着制空权,始终是志愿军头上的梦魇。在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逐渐意识到,现代战争是海上、陆地、空中,前线、后方,运动战、阵地战,防空、防海岸线,作战与后勤并重的多层次、立体化系统,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再比如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谁会想到,伟大的军医这个兵种会成为奋战的一线的力量。对诸兵种配合作战的表现,是《金刚川》的一个进步。不单单聚焦于前线步兵的拼杀,工兵、高射炮兵、通讯兵、医疗兵……每个兵种的牺牲都很重要。高连长说“修桥也是打仗”,是一句分量很重的话。这个态度转弯在电影背后的意识形态中显得尤为可贵。电影对多兵种战术配合的表现,有两个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的桥段。一个是我军的喀秋莎火箭炮远程解决了敌人的榴弹炮阵地,一个就是张译饰演的高射炮排长与美军飞行员一对一决斗。榴弹炮是一种野战炮,电影中出现了用它来轰击桥体的场面。但是美军榴弹炮第一次打远了,没有击中桥附近,却打进8连隐蔽的树林里。本来榴弹炮就适合攻击地面的隐蔽目标,所以榴弹炮其实对桥体的伤害有限,反而给步兵大部队造成不少伤亡。金城战役期间美军的一门榴弹炮不过,作为抗美援朝最后一场战役的金城战役,志愿军的炮火力量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超过敌人。志愿军不仅同样拥有榴弹炮和其他各种大炮,还有苏联援助的喀秋莎火箭炮,在金城战役中志愿军司令部就给第20兵团配了一个火箭炮团。首尔朝鲜战争博物馆的一辆喀秋莎火箭炮发射车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喀秋莎火箭掠过志愿军步兵、工兵、高射炮兵,甚至是美军飞行员头顶的那个镜头,烘托一种虽远必诛的气概。不过《金刚川》并没有着重表现炮兵。关于炮兵的战术,可以参考邓超曾经主演的《集结号》。他在集结号里饰演的就是一位参加抗美援朝的炮兵军官。《集结号》在大炮轰击目标之前,需要有炮兵侦察员先接近目标确定坐标。所以在《集结号》里,当邓超的角色误踩地雷后,谷子地说炮兵不能没有“眼睛”。他按住地雷,让邓超饰演炮兵军官脱了险,继续前去侦察。这也和《金刚川》中的牺牲异曲同工——不惜牺牲自己让战友去完成更有价值的事。《集结号》《金刚川》里另外一个表现最为充分的战术对决,就是志愿军高射炮VS美军飞机。电影中美军F4U海盗式战斗机,机身上写着MARINES,即隶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一架在朝鲜战争中服役过海军陆战队F4U战斗机这型飞机的对手就是苏联设计制造的“名炮”M-1939 37毫米高射炮,五发弹夹供弹。这也是为什么张译在数炮弹和发射曳光弹时,都是以5发为单位。M-1939 37mm高射炮在张译饰演的高射炮排长与美军海盗飞机的对决中,主要有3个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炮弹供应不上。这是一直笼罩在志愿军头上的阴云。抗美援朝战争是出国作战,不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样有根据地,还有大量群众支援前线。所有物资都需要从大后方运到前线,但朝鲜的道路崎岖难走,美军飞机还不断破坏志愿军的运输线。在麦克阿瑟还是朝鲜战争美军指挥时,他曾经发表过一个关于切断志愿军补给线的令人极为震惊的观点:“我要在敌人的后勤供应线上,用原子能工业的副产品来设置一道放射性废料区域,把朝鲜和满洲隔开。”由此可见,后勤补给对志愿军前线作战有多重要。第二,张译的拼命。目前《金刚川》的评分已出,不算高。但不可否认是,全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张译“缺氧式”的演技。很多新闻已经对张译在《金刚川》片场的拼命做了报道,尤其是在最后向美军飞机大喊“来吧”的时候,一度喊到缺氧。吴京在电影宣传活动盛赞张译的拼命另外在提前观影活动现场,吴京也多次表达对张译敬业演出的钦佩。还叫他“张再来”。因为在片场张译经常在导演已经觉得可以过的时候,还要求换一种演法再来。3条过的戏,他一定要演17条之多。第三,高射炮班自我牺牲。上文提到,《金刚川》与以往战争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表现了各兵种的配合和各自的牺牲。每个环节的牺牲都有价值。尤其是电影中高炮班自己点起火来主动吸引敌人飞机注意力,不让飞机去炸桥。这种精神就像抗美援朝中涌现的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无数烈士,还有电影《英雄儿女》中的那句“向我开炮”一样。在电影中,还有一个战术细节值得品味,就是电影最后B29投下了燃烧弹,瞬间把金刚川化作一片火海。这一点令人联想到朝鲜战争中出现的一个名词:范弗里特弹药量。詹姆斯·范·弗里特(James Van Fleet)是美军将领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任司令后,来到朝鲜战场任第8集团军司令的。詹姆斯·范·弗里特(James Van Fleet)他在朝鲜战场上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位将军吸取了之前美军在对付志愿军时吃的亏,特别舍得消耗弹药。他在作战前会以五倍于常规炮击量的火力进行炮击,以及高强度空袭,甚至把美军通往志愿军交战的沿途全部烧光,让志愿军无处隐蔽。代表就是上甘岭战役。后来美国国内政客认为范弗里特如此消耗弹药还得不到什么便宜,是在浪费美国纳税人的钱,专门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名词。朝鲜战争中,美军集中过分火力去轰炸一个极小目标的案例比比皆是。总结电影《金刚川》表现的多兵种配合,可以形成一个互相掩护的闭环。步兵过桥,工兵修桥,步兵又可以留下来帮助修桥,高射炮兵守卫步兵过桥和工兵修桥,反过来步兵和工兵又可以帮助高射炮兵警戒敌机……如同电影中小胡那句旁白所说:战场上就是这样,你也不知道对面的战友是谁,但他就在那里为你牺牲。03 多角度叙事结构——牺牲的表现形式看完《金刚川》后,很多人都提到电影的表现形式和诺兰的《敦刻尔克》很像。的确如此,《金刚川》这种非线性叙事和《敦刻尔克》一样,都是通过不同的剧中人共同说明一件事。《敦刻尔克》剧照诺兰导演的很多部电影,包括第一部长片处女作《追随》到前段时间让人看不懂的《信条》,都采用了这种手法。但是,《金刚川》采用这种手法却遭到不少诟病。原因是电影在使用了多角度叙事后,又生硬地分割成4个单元加以总结,是怕观众看不懂?另外电影分割为一、士兵;二、对手;三、高炮班;四、桥这4个单元后,还在里面加了很多解释说明的字幕,比如“B26轰炸机轰炸桥体”、“榴弹炮远程轰炸桥体”,反而显得更乱。让人有一种既想变魔术又同时魔术解密的感觉。另外,这4个单元按总分关系来说,应该是平行对等的,但实际上第二个表现美军飞行员的单元与第一、第三单元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而第四单元叫做“桥”,但内容又不是主要表现魏晨饰演的工兵连长修桥,而是一个全片的结尾和升华。由此可以推测《金刚川》使用这种结构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制作时间有限。在《金刚川》上映前,早就有铺天盖地的关于电影仅有2个月制作时间的消息。而且全片由三位导演共同执导,明显就是每个导演负责一条线,最少3个大摄制组同步赶工。这部电影需要赶在抗美援朝70周年上映的紧迫感完全可以理解,但电影的第4个部分还单列为一个单元,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从逻辑上来说,如果电影整体以“桥”为核心。邓超、李九霄的“士兵”单元的核心是过桥。他们的逻辑应该是前进的,并同时看到修桥、守桥和炸桥:美军飞行员的“对手”单元的核心是炸桥。他们的逻辑应该是向下的,并同时看到过桥、守桥和修桥张译、吴京的“高炮班”单元的核心是守桥。他们的逻辑应该是向上的,并同时看到过桥、炸桥和修桥:而作为第4个单元“桥”来说,它的主角应该是魏晨饰演的工兵连长,他也应该有一个角度,分别去关照其他三个角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然而实际上《金刚川》可能真是因为制作时间不足,完全把修桥这个单元并入守桥,使魏晨这个角色有些尴尬,既不是工具人,又没有单独挑起一个单元。魏晨这条线完全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单元,以工兵的视角再去看向另外3个方向。而且“对手”单元仅表现了美军飞行员与高射炮班的“私仇”这一个矛盾,导致这个单元的叙事垮掉,与另外两个单元比较完整饱满的叙事格格不入。如果把《金刚川》的时空线捋直了,它的顺序大致如下:步兵8连行军至距离桥不远的密林;美军2架B26轰炸桥体;美军2架海盗飞机前来侦察;其中一架年轻飞行员的海盗被吴京的炮打中;美军榴弹炮轰炸桥体但炸偏炸到密林里的8连;美军榴弹炮在主角飞行员Hill的校准下炸到桥;飞行员Hill为年轻飞行员报仇摧毁了关班长的炮位;张飞又为关班长报仇打伤了Hill和他的飞机;志愿军远处的喀秋莎火箭炮反击美军榴弹炮;飞行员Hill私自换了一架新飞机来找张飞决斗;水里的延时炸弹爆炸炸死了高连长和女通讯员;飞行员Hill只能呼叫大家伙B29来轰炸同时自己被张飞击中;这个故事如果变成一个线性叙事,的确不好表现,因为线性叙事只能有一个主要角度和一个(复合)主人公,而《金刚川》想表现得人物很多。但电影的这个多角度叙事结构并不完整,最终让很多观众看得非常失望。在对逝去老兵致敬的词语中,经常会引用到“老兵不死,他们只是慢慢离开”(各种翻译版本不同)。但实际上,这句话出自抗美援朝战争前期志愿军的最大敌人麦克阿瑟之口。这是他在西点军校发表的最后一场演讲,在这里就不用这句话作为结尾了最后还是记住一个数字197653,这是目前官方最新公布确认的抗美援朝牺牲烈士。用电视剧《三八线》的主题曲结尾比较好:岁月悠长,山河已无恙,硝烟散尽是曙光。以上涉及历史军事相关内容如有错误疏漏还望指正-END-欢迎大家于本文评论区留言,我们将从大家的精彩留言中选出五位,送上《金刚川》官方IMAX版海报+其他影片惊喜周边两份!(可线下活动面交 or 自理邮费往期推荐:比起庇佑,众生更不想被安排搞怪卖萌、撒娇甜笑的陈奕迅/Eason,是值得熬夜等待六小时的中国音乐人胡说光影 | 关于《我和我的祖国》,不理解观众对陈凯歌的种种恶感胡说光影 | 《白蛇:缘起》:奈何故事未配上这良辰好景,尚不得满堂彩

欢迎加入一个有情有义的影迷组织——

【江湖观影团】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小侠,备注“入群”即可加入【江湖观影团】,江湖内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等你参加,

与小侠为友,行走江湖,赏影观心

可爱如你,给我一个“在看”

好嘛

请关注我,给你我最珍惜的世界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标签: 一文 金刚 江湖
Top
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