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曙光英雄

战后反思:印方为何敢多次攻击并下手狠辣,如何避免再被偷袭?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8-22 08:13:15
导读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印方虽然整体战斗力与我方差距颇大,但却习惯于趁我军落单时,集中大量兵力围攻我方;而且还总是背信弃义的主动袭击。

中印问题出现缓和的曙光,双方已开始分阶段逐步撤军。而这时,关于2020年6月15号加勒万河谷那次冲突中,我方真实伤亡情况的官方通报也终于来了:1名团长重伤,1名营长和3名士兵牺牲;共牺牲4人,重伤一人。这不仅让人想起了那些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这样的伤亡情况,我们也终于可以明白,在那次冲突中,我方反击为什么那么激烈,直接以及间接造成了对方一名上校及其他19名官兵的死亡,以及100来人的受伤。因为印方的突然袭击,造成了我方同样级别官兵的伤亡,我们这是在报仇雪恨!

印方最初3名阵亡人员

如果我们回溯过去,会发现,这次冲突发生后,对于我方的伤亡情况,官方基本是语焉不详的。当时,环球的胡锡进率先发声,称根据自己的了解,我方也有伤亡。对此,某平时以“二代”自居的人士,指责老胡是外行,指责关注军事领域的人跟风乱说,称我方没有牺牲,也无重伤,是完胜;现在看来,他说得并不对。

而颇为讽刺的是,当时环球的一位王姓编辑,因参考了印方的说法,在国际网络上称我方是“4死11伤”,被认为是“听信了印方的误导,被国际上认为我方承认了这个伤亡,在国际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而被国内大批。误导归误导,因为这个数字挺像我方的伤亡情况。不过现在看来,反而是这个数字比较接近了。

胡锡进

对于我方前面不公布伤亡数字,老胡的解释是,一是为了避免刺激双方百姓的情绪,二是为了给印方面子。对于第一个说法,我是认同的,当时我国正在受美方打压,并不想与印方开战,因此担心国内情绪太激烈,会影响局势控制。但是,我也认为,国家应该更多地相信自己的百姓,相信大部分人还是讲道理,理解、听从国家选择的。

而对于第二个,也许官方有这种考虑,但我认为这是“对牛弹琴”的。因为印方此事后可根本没给我们面子,其先是在其国内、国际上对我方伤亡数字各种乱说,损害了我军的形象,还在此后连续对我方施行各种制裁,放开一线部队的自由开火权,并在8月底、9月初对我方进攻多次,占据了我方多个区域。如果我方给印方面子的结果就是这样,那还是算了;如果给印方面子是以损害我军面子为代价,那还是算了!

营长陈红军遗像

而后面,有人说伤亡数字在“战时”可能属于军事机/密,我方一般习惯于在战后报道。这个理由感觉还是有些道理的。那么,现在官方突然就公布了,时间点正好就是双方达成初步撤军协议,开始撤军几天后。现在局势已开始缓和,在现在公布,即使国内情绪有激荡,也不会无法控制;另外可能在官方看来,现在已经开始属于战后了。至于一些方面解释的其他原因,基本与“6.15后不公布”自相矛盾,还是算了。

烈士需要缅怀,但很多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如果我们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一些梳理,就会发现,从2020年5月初到9月上旬,印方共主动向我方发起4次被大家所熟知的攻击。其中,5月初的攻击打伤了我方至少一名人员;6月15号的攻击造成我方官兵4人牺牲,1人重伤;8月底的攻击占据了我方在热赞拉山口、热钦山口的部分区域;9月8号的攻击,占据了我方神炮山的部分区域,并对我方鸣枪示警。

那么问题来了:1、印方实力与我方差距巨大,却为什么敢屡次主动向我方发起攻击?2、印方为什么敢下手这么狠?3、以后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对于前两个问题,有一个比较大的复杂的背景:1、中方所面临的恶劣的国际局势。这几年美方对中方的全方位打压,让印方认为,中方主要精力将用于对付美方,难以分出多少力量来对付印方,印方正好趁火打劫、落井下石。这符合印方一贯的“机会主义”策略的特征。

2、中方和平发展的战略需求。中方的和平发展战略,中方知道,印方也知道。而且印方认为,中方为了和平,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而2017年洞朗事件的结果,更是让印方认为,中方不过是一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中方不愿意与印方发生战争,即使发生了冲突,只要印方敢于通过大规模对峙来向中方展示实力,中方最终也会选择妥协。

班公湖两军对峙

3、中方在对印方向实力的相对薄弱。一直以来,中方的战略重点都在东边,而在西南一线方向,前面存在着部署兵力不足、装备相对老旧的情况。比如10几年来,印方组建了10个山地师来对付我们,而我们暂时只有2个山地旅;比如当时我们的坦克还是96式、88式,战机还是歼11B等。

在印方看来,其部署的部队数量远大于中方,其T-90S坦克比96、88更强,其苏30MKI战机比歼11B更强;而且由于地利,其在该区域的交通条件比中方更好,机场数量比中方更多,后勤补给比中方好。所以,印方认为,以该区域来看,印方在部队规模、装备性能、后勤等方面均不差于甚至优于中方。所以,印方无惧。

印方苏30MKI战机

4、印方一直奉行的“前进政策”。印方战略继承于英方,所以一直以来在边境地区,采取的是积极扩张的前进政策。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印方不仅吞并了锡金、控制了不丹,妄图控制尼泊尔,还不断试图蚕食我方区域。多年来,印方这一政策颇有成效,而且基本没有受到太多教训。哪怕是1962年的战争,其也只是战败,最终以中方主动后撤结束。

5、印方一直鼓励士兵挑起事端。长期以来,印方将蚕食我方区域的结果,与一线部队的奖惩,以及军官的升迁相挂钩。这就是印方官兵各种冒进、主动发起攻击的重要原因。

6、印方国内从上到下迷之自信,认为自己已是世界大国,实力早已非1962年可比,可以在与中方的冲突中战而胜之。

印方认为,其现在已是有声有色的大国

7、印方对中方的敌意逐渐加深,欲取中方而代之。这些年,中方的发展让印方感受到了威胁。印方认为,中方很多的战略布局,都是在针对印方,比如一带一路,比如海上“珍珠链”,比如中方与东南亚国家的互动。而2020年中方发生的疫/情,让印方似乎看到了在全球工业配套中,取代中方的机会。印方需要发达国家的政治、投资和技术支持,所以印方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一个通过成功对抗中方而交纳的“投名状”。

另外,当我方以强大实力为后盾“前出”时,虽然在我们看来是夺回我方“主张”实控线内的控制权,属于天经地义,但在对方看来,则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是在南部海域,我方拥有绝对碾压的实力,对方虽想反抗但不敢过分,但在面对印方时,特别是印方认为我们当时并非强者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时,印方的攻击欲望会比较强。

以上种种,造成印方一不怕我方,二轻视我方,三妄图通过主动挑衅,占到便宜,逼迫我方妥协。印方对弱者下手重来都是十分狠的,而不幸的是,当时中方在其眼中,并不是一个强者。这点从印方多次主动向我方发起攻击就可以看出。

30多年的和平过去了,多年的和平策略让我军的威慑效应逐渐减弱,而对方随着实力的快速增强,对我军的畏惧也逐渐消退,我们是否做好了重新威慑、防范对方攻击的准备?

一直以来,国内对印方的各种嘲笑颇多。而在2020年5月20号我对本轮中印问题的第一篇文章中,开头就指出,国有难,印必乱;网络上对印方过多的嘲笑,麻痹了我们对印方的警惕之心;在积极蚕食我方区域和小规模冲突方面,印方从来不是省油的灯。我们需要知道,这种过度的嘲笑,只适合民间用于娱乐,不能真信了,特别是不能让类似观点扩散到官方、军方层面。

印方就是就是各种轻敌、自大,各种迷之自信,不只是民间,而是从专家到官方,到军方,全部如此。所以印方各种冒进、挑衅,碰到弱者还能占些便宜,碰到我们这样的强者,一旦我们反击,其就会被痛殴一顿。

我们不欺负对手,但是如果对对方的图谋或狼子野心估计不足,就有可能被印方这种冒进的对手侵犯和偷袭。比如洞朗事件,比如6月15号这次的加勒万河谷冲突。

团长祁发宝面对印方的冲锋

根据官方的说法,对方挑衅后,我方团长祁发宝按照以前的惯例和约定,带着几名士兵趟过河水前去交涉,而印方却展开了蓄谋已久的攻击。根据参谋陈鸿宇的回忆,“他们的人陆续地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的挤满了河滩”。在对方迫使我方让步的图谋失败后,就直接发动了攻击,用器械围殴我方官兵。我方虽毫不退缩、勇于战斗,但却寡不敌众,直到大批援军到来,才痛击印军,将其击溃。

夜里,我军在指挥战斗

这是5月初印方打伤我方人员,被我方反击后,印方的一次蓄谋报复。看其发生的时间,是双方于6月10号开始撤军后,印方背信弃义突然发动的袭击。而且,根据当时的消息,双方应该是打了几轮。从2月19号官方公开的视频里也可以看到,印方最初袭击的时候,还是白天,镜头一转就到了黑夜。根据当时印方的消息,应该是印方白天被我方反击击溃后,晚上又试图来袭击报复,然后又被我方围殴击溃。就这样,双方从黄昏打到了半夜。

6.15这次事件,并不是第一次。早在5月初,印方就是多人主动围攻我方1-2名人员;而6.15这次,已经是第2次了,而且还是印方趁双方开始撤军,局势缓和时的偷袭。因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印方虽然整体战斗力与我方差距颇大,但却习惯于趁我军落单时,集中大量兵力围攻我方;而且还总是背信弃义的主动袭击。如果我们对印方的考量建立在其守信义的基础上,是会吃亏的。

在此需要提醒的是,目前中印双方再一次进入撤军阶段,要谨防印方再次背信弃义,突然发动袭击。要充分利用无人机、侦察哨等侦察手段,监测到印方的一举一动,做好充分的准备,防止加勒万河谷事件再次发生!

装备优势是我方面对印方的一大优势,我方和印方签署和平协议,实控线一定范围内控制重武器部署,不使用枪械,又信奉不开第一枪原则,就相当于即主动放弃了一大优势,又将己方士兵处于被动的局面。这固然有利于整体和平,但我方士兵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了,因为印方往往并不遵守这些原则。

我们不能总是陶醉于“不开第一枪”的原则。在网络上,很多人津津乐道于1988年南沙海战时,我方在不开第一枪原则下的辉煌战果,声称“我方虽不开第一枪,但绝不给对方开第二枪的机会”。

豪言壮语固然振奋人心,但需要知道的是,这很可能是以我方先付出士兵的生命为代价的,比如这次的6.15事件。而且,由于印方自认实力强大,这既不是第一次发起主动攻击,也不是最后一次。6.15事件发生后,印方很快就授予了军队自由开火权;而在8月底9月初,印方又数次主动发动攻击,侵占我方区域,而且还对我方鸣枪示警。据印方北部战区司令乔昔的说法,当时印方已经做好了扣动扳机的准备。试问,如果印方真的先开枪,那么近的距离,那么密集的人群,我方又会首先产生多少伤亡?

在9月8号印方占据我神炮山部分局域后,印方的嚣张达到了顶点,印方坦克指挥官称,中方的15式坦克不适合高原作战,印方的T-90S将在几分钟内摧毁它;印方空军参谋长称,印方空军已经做好了空袭中方的准备;其议长更是猖狂的称,如果他上台,将在15分钟内解决中印问题,将中方扔到边界100公里之外。而在9月21号双方举行的第6轮会谈中,印方态度更是强硬,直接提出了形同要求我方投降的6大要求!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空袭中方?

印方如此嚣张,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在6.15事件中,我们给予了印方以痛击,但是打得还不够,印方还不够痛。而印方于8月底9月初的数次出击,按照乔昔的说法,就是为了占据中方一些区域,改变谈判中的不利地位(因为之前我方前出了),是印方有目的的主动出击。而从结果看,印方战略目基本达到。此后,双方展开了拉锯式的谈判,而中印两军也在逐渐到来的冬季展开了大规模的对峙。

时间在逐渐过去,国际形势开始发生变化,美方的换届,使其对中方的斗争方式发生改变,印方所依仗的美方对美方的牵制,被大幅削弱;同时,面对严峻的斗争形势,中方开始了大规模的新式装备的换装与调动,歼20、歼16战机战机被调到一线,轰6K轰炸机群压后(印方没有轰炸机),陆军王牌合成旅达到一线,单兵外骨骼装甲装备,信息化装备普及到军犬。截止到2021年1月份,中方在一线士兵装备方面,已对印方形成绝对优势。

歼20机群

而在疫/情影响方面,印方的预估也完全错误了。中方不仅没有受创严重,反而快速遏制住并实现了经济的逆势上涨,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全球制造业的地位;而反观印方,却因为管控混乱,经济大跌近10%,中印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印方大势已去。这可能是其在经历了漫长的冬天,在第8轮会谈(11月6号)结束后时隔2个多月才进行的第9轮会谈中(1月24号),选择了务实和妥协的原因。

和平是珍贵的,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目前依然还处于撤军阶段,后续还有一些对峙点的问题需要解决。就像上面所说的,我们要谨防印方的反复、背信弃义和偷袭。同时,目前美方只是因为要先处理国内事务,并重新整合盟友,暂时还未展开我中方的新一轮打压。而当美方完成这些调整,并开始对我方实施打压时,不排除印方会配合美方,卷土重来。正如上面所说,印方对中方敌视甚深,而且还没有被打服,较量后面还会继续。

作者:晨曦防务-唐志峰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Top
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