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曙光英雄

体验沉浸式演艺 探索红色文旅新业态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8-21 10:06:30
导读近年来,越来越多融合科技元素的沉浸式旅游演艺项目涌现,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伴随着文旅业复苏的春风,沉浸式演艺也踏上了升级之路,尤其是在科技赋能之下,多元化的沉浸式体验为文旅深度融合创造了新机遇。近年来,越来越多融合科技元素的沉浸式旅游演艺项目涌现,推动国内旅游演艺不断迭代发展,从剧场演出到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再到观众参与、行进式体验的沉浸式演艺,再到融合高科技元素、强调共情共振的旅游演艺体验……如今,国内的沉浸式旅游演艺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本版通过数字赋能沉浸式红色演艺的几个案例,探寻被市场认可的沉浸式红色演艺项目的共性;探讨科技赋能如何助力沉浸式演艺的迭代升级,让沉浸式红色演艺“更沉浸”。

《重庆·1949》

多维立体旋转舞台带来沉浸式观演体验

侯文斌

4月27日,山城重庆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的重庆1949大剧院人流如织、热闹非凡,不少观众呼朋唤友,等待在剧场演出的大型红色舞台剧《重庆·1949》的开场,准备开启一场沉浸式观演之旅。

《重庆·1949》以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为大背景,讲述了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黎明即将到来的前夜,与敌人殊死搏斗、宁死不屈的感人故事。

该剧总出品人宋晓平介绍,为了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红岩精神,他们在《重庆·1949》中采取了沉浸式多条主线并行演绎。有骨肉亲情、矛盾纠葛的展现;有重庆地下党营救狱中同志、保护重庆重要设施的场景表述;还有讲述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共产党人慷慨就义和向死而生的革命信仰,在同一时间内多维度展现出不同的叙事场景,共同构筑了本剧恢宏的历史画卷和感人的英雄故事,拉近了观众和剧中人物的情感距离。

据了解,该剧自2021年7月1日首演以来,演出约700场,观看人数55万余人次,受到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青睐,不少观众带着亲朋好友走进剧院,通过沉浸式观摩精品舞台剧来感悟初心、汲取力量。

宋晓平认为,好的观演体验、精彩的表演可以提升“复购率”。该剧除了有好的原创故事外,多维立体沉浸式的室内舞台和沉浸式的观演方式是《重庆·1949》打开市场的“绝杀技”。

《重庆·1949》剧照

剧院方供图

该剧多维立体沉浸式室内旋转舞台由5个可360度旋转的圆环组成,其中1、2、3环为核心表演及布景区域,4、5环既是舞台也是观众席。舞台的5个环独立运转,在运转过程中会分很多方向运动,每十度变换一个场景,一共可变换出6000多万个可视场景。演员们如同画卷一般出现在观众眼前,又如电影镜头一般拉近推远,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汽车声、枪声、报童叫卖声……无数个声音裹挟着不安的气息。各方势力在其中暗流涌动,人们逃散在磁器口码头,惊慌无助。

观众坐的位置不同,看的内容就不一样,演艺空间和观演空间交互穿插,观众也成为演出的一部分。比如,在第一幕中,剧中人物张云霞和万昌明在联络点,几名地下党员在工厂区,林子雄、顾铁夫和特务在办公室,三幕剧情同时上演,这种沉浸式蒙太奇演绎方式让观众直呼“恨不得多长几双眼睛”。

同时,360度旋转的舞台,像一支放大镜,将演员的表演定格放大,表演内容与舞美相辅相成——磁器口、吊脚楼、长梯坎近在眼前,重庆特有的城市元素触动人心,带给观众更多的沉浸式感受。“透过牢笼看得见革命者身上的血在流”“我想伸手去救铁牢的人”“枪声响起,感觉子弹正朝我飞来”,观众张先生说。舞台空间、舞美布景、演员表演、音效……任何一环“拖后腿”,都能让人分秒出戏。

此外,沉浸式旋转舞台磁器口码头的原型被搬上舞台,舞台制作难度大、科技含量高,用砖石砌成72个台阶,用约2000根柱子搭建起18米高的室内吊脚楼建筑群,用160个独立顶部悬吊电机组成灯光舞美装置,用超20台空中旋转升降的灯光车……纵深的空间感、逼真的场景,完美再现上世纪40年代重庆的城市风貌。沉浸的旋转舞台,层层叠叠、交相错落的视觉冲击,多条线索的叙事表达,百余位演员的忘情表演,让观众忍不住抬头左右遥望,一度伸手触摸演员逼近的手。

剧目制作的背后,集中了众多科技元素,光是5个能够旋转的舞台圆环上就有磁器口、牌坊、轮船等各种实景造型,布景最低的16米、最高的20多米、最轻的也有20多吨,要在5个圆环上同步旋转,不能发生丝毫刮碰,难度可见一斑。

据统计,该剧首演以来,不少年轻人都对这部红色剧目颇为青睐,70%的观众年龄在35岁以下。宋晓平说:“《重庆·1949》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表现形式,主旋律题材的作品也能叫好又叫座,运用沉浸式、高科技手段进行艺术表现的舞台剧,是传播红色文化的一个新型载体,更容易被年轻群体所接受。”

《再回延安》

人随剧走 身临其境

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毅

伴随着旅游的强劲复苏,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高新区的延安红街里游人如织。对于这一集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街区来说,除民歌对唱、川剧变脸、民俗婚礼仪式展示外,在红色演出中接受革命洗礼、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传承延安精神,是众多游客来此的心理期待。

“我觉得自己仿佛走进剧里,成了一个红军战士。历史的画面在这一刻被艺术重新唤醒,让我深刻感受到可视、可触摸、有温度的‘沉浸式’演出。”看过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的山西游客高华说。

作为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以延安革命历史为背景,以一本红军日记为线索,通过一个普通士兵刘宝顺的视角,利用最新科技特效手段,用倒叙的方式及“一座记忆的博物馆”“一簇燎原的星火”“一条漫漫长征路”“一面不朽的旗帜”4个空间场景,通过声光电、真实风雪等高科技手法,打造多重体感互动体验,向大众展现一段真实的历史岁月。

《再回延安》剧照

延安红街供图

不同于其他的观影形式,《再回延安》采取了行进式的“走着看”。“看一场《再回延安》接受一次精神洗礼,每一幕演完,观众都要跟随剧情转场到下一幕,参与到演出中去,这形成了《再回延安》的独特体验——人随剧走。”延安红街红色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田玲表示,“我们致力于让每个年龄层的观众都能在走进剧场时成为观看者、亲历者。走出剧场后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承人。”

据介绍,《再回延安》在技术上利用声光电、真实风雪等高科技手法,采用和迪士尼、环球影城相似的技术手段,模拟真实物理空间,打造多重体感互动的体验,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剧中的情节和场景变化,真正做到身临其境。

“《再回延安》所采用的观演方式,与被奉为体验剧经典的浸入式戏剧《Sleep No More》有异曲同工之妙。”该剧执行导演王超则表示,在“行走浸入”的形式外,剧目还增加了“体感互动”的多重感官体验,打造了另一亮点——人在剧中。在观看《再回延安》的过程中,观众与演员可以“观、听、闻、触”零距离。

来自西安的观众温先生对剧中延安大轰炸的场景记忆犹新:伴随着敌机上百次的轰炸,在《黄河大合唱》激昂宏伟的节奏里,在纷飞的炮火里,在硝烟和瓦砾里,刘宝顺勇敢地扛起象征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红旗,发出最后的呐喊:“学生不会倒下,工人和农民不会倒下,我不会倒下,六万万中国同胞不会倒下,让我们和敌人血战到底!”磅礴大气的舞蹈即刻上演,无论台词布景、灯光效果,都让人十分震撼,瞬间泪奔。

《再回延安》导演张冬、丛明玲曾打造过《又见平遥》《再回长安》等多部情景剧。该剧2021年6月开演至今,许多观众离场时都带着眼泪、带着对红军战士信仰的崇敬之情。“这是一段长征故事,更是一堂生动的党课,让观众感受到中国革命从艰难困苦中走向胜利的伟大征程。”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据悉,四幕剧《再回延安》每一幕都有专属的舞美和场景设计。比如,第一幕“一间记忆的博物馆”以3圈48把悬椅为主要舞美道具打造场景;第二幕“一簇燎原的星火”以近万根麦穗组成的麦田为主要舞美道具……

“在演出的最后,革命马上要胜利了,从空中降下一面巨型五星红旗,伴随着《东方红》缓缓下落,当红旗快要触达观众的头顶时,背景音号召大家伸出双手,触摸革命的胜利。那一幕真的是全场的高潮,我们真的感受到革命在经过艰苦的长征后获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那种幸福感是难以言表的。”退伍老兵李根全在观看《再回延安》后仍难掩激动之情。

《再回延安》采用年轻人喜爱的新型观演形式,观众摆脱常规的舞台镜框模式,跟随情节依次进入每个表演区,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该剧先后被授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红色艺术实践基地”,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学生、社会大众重温革命历史、学习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情景教学课堂。

“延安红街注重科技互动,将红色文化与实地体验相结合,打造了众多创新互动体验式项目,让游客在游玩中便能感受到历史事件的场景,引发游客与红色文化间的共鸣。”田玲表示,事实证明,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取得了成功,真实的红色历史背景给游客营造了代入感,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

《微光》

互动式戏剧解锁红色演艺新模式

本报驻四川记者  付远书

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琴南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游客李想被戴上眼罩,带入“审讯室”,执行了一次“特殊”任务……“体验过程中,自己时而因沉浸式戏剧中新颖的互动形式乐在其中,时而因触动心弦的革命故事热血涌动,感觉非常震撼。”李想说。

由成都市金牛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合成都市金牛区西安路街道办事处、成都市京剧研究院、成都市金牛区金琴南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打造的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微光》,凭借360度全方位还原成都烟火市井并兼容极具特色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成为附近居民及游客讨论的热门话题。据悉,该空间不仅面向普通观众演出,还可以开展党史研学、党群互动等活动,已成为金牛区集党建教育、传统京剧艺术传播、沉浸式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所。

大戏台、新声路、微光报社、避难所……位于成都市金琴南路党群服务中心的沉浸式演艺新空间中,现场被还原成抗日战争期间的成都。为了给体验者沉浸的氛围感,数百平方米充满特色的实景建筑不仅与体验者紧密相连、成为故事发展的线索,亦是任务执行的地点。

“演出时长两个多小时,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成都为背景,讲述了一群怀有远大抱负的革命青年追求革命理想的故事。其中有多个角色,除了演戏,也有许多年轻人所热衷的游戏、推理环节。”据《微光》总导演兼总编剧潘乃奇介绍,为了让体验者更有代入感,每个体验者都有自己的身份及与身份对应的任务,与剧情多线交融,扣人心弦。除了有自己的身份,体验者可以通过开盲盒的形式解锁服装,进行角色扮演,如作家、报童、袍哥、大学生、戏曲演员、算命先生、黄包车夫等。市井、茶馆、戏馆、照相馆等充满特色的实景建筑,不仅是观众执行各项任务的场所,也能把大家更好地带入革命年代。

火热的沉浸式红色演艺让观众走入戏剧情景、扮演戏剧人物、表达真情实感,极大地拓展了戏剧演艺的观演体验,为戏剧的传播提供新的可能,更为旅游演艺开拓新领域、新空间。继《微光》之后,同样“四川造”的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曙光》于今年1月在河南洛阳进行内测,得到业界一致好评。

该剧以1921年中共洛阳组成立前后的革命历史为创作背景,以陇海铁路大罢工等故事为素材,讲述了洛阳工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烈火燎原、反抗压迫的一段热血征程。演出开始前,观众在引导员的引领下换上代入感极强的服装和道具,随着故事情节不断推进,观众自动融入剧中。他们或跟着工人一起在工人夜校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或帮助工人制作罢工用具,或跟着工人走上街头为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摇旗呐喊。故事在中共洛阳组的成立中达到高潮,在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中感受激流勇进的革命潮流。

《曙光》总编剧、总导演潘乃奇介绍,近年来,演艺实践越来越强调观演互动和身临其境的体验,反映出观众审美水平的升级,也反映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从“综合”向“融合”转型的趋势。沉浸式戏剧是其中的重要板块,而《曙光》所进行的就是这样的探索。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院长蒋明睿说:“成都有《微光》,洛阳有《曙光》,而光源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红色基因。这是一种全新的戏剧体验形式,让我们在有趣的互动和感人的演绎中牢筑红色基因,追寻心中的曙光。也通过成都主创团队和洛阳的合作,增进两座城市的文化对话。”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Top
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