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曙光英雄

“当代吕梁英雄”王斌瑞教授事迹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8-20 07:24:36
导读欢迎关注“水土保持之点滴”公众号

点击标题下方水土保持之点滴,关注后可查阅所有文章

王斌瑞同志个人简介

王斌瑞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水土保持专家,2000年5月27日不幸在吕梁山殉职。他在长达40年之久的工作实践中,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在林业教学、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埋头苦干。特别是从1985年开始,王斌瑞同志带领北京林业大学科研人员,深入到方山县峪口山上的试验基地,主持国家攻关课题“黄土高原抗旱造林技术研究”“黄土高原径流林业合理配套技术研究”等,取得了世界一流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林业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和中国林学会梁希奖等。其径流林业技术使极为干旱的黄土高原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速度大幅度提高,不仅为吕梁林业建设开拓出了一条新路,而且在国内12个省市自治区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改变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农民脱贫致富、加速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王斌瑞教授事迹简介

一座永远的丰碑,矗立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

这就是“当代吕梁英雄”王斌瑞教授的纪念碑。

他创立的径流林业技术,正在吕梁地区,在黄土地区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黄土高原造林的关键技术之一。

这座碑是山西吕梁地委和北京林业大学为他立的,更是吕梁山区的人民为他立的。

这座纪念碑,默默注视着王斌瑞工作过的15年的试验基地。在这片土地上,王教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课题组的教师们献出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

他们,用自己的爱,为黄土高原披上了绿装。

干旱土地上的及时雨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其中还有将近70%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多年来,在干旱地区造林,保存率仅为4%,就是在半干旱地区也不到40%。可以想见,在这些地区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恢复植被,任务是何等艰巨!

从1978年,国家开始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一些列为工程建设直接服务的科学攻关开始。在攻克黄土高原造林难关的战役中,以王斌瑞教授为代表的教师们,承担了黄土高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等有关研究,为率染黄土地贡献了很多很多。

1984年末,林业部确定了“七五”林业科技攻关计划。北林大的王斌瑞教授负责了国家攻关课题“黄土高原抗旱造林技术”,试验基地选在山西省方山县。从那时候开始,方山这个吕梁老区的贫困县,就和北京林业大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内行人都知道,水分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如果不解决林木的供水问题,林木就不能成活,其生态效益也就根本无从得到体现。但是该地区进行林地的人工供水根本不现实。该地区降水资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极不平衡,雨季雨量大,常形成洪灾,而旱季却没有降雨。采用人工方法将有限的天然降水资源保存下来并进行再分配就是一条好办法。王斌瑞从这个思路入手,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决定尝试通过设计微型集水区,并对汇集雨水的坡面进行处理,保持树坑里有较高的土壤水分,解决林木水分供需矛盾,这就是后来形成的“径流林业”的最初思路。

1985年春,带着这一设想和试验设计方案,王斌瑞和课题组成员一起来到了方山县峪口镇土桥沟,一头扎在这里。一座狭小的院落,几间砖房,几张简陋的木板床,还有大量从北京托运的来的仪器,就构成了他们的休息间和工作室。

白天跋山涉水挖坑取样、实地调查,夜晚在窑洞里汇总资料、进行规划设计。忙碌的研究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调查、规划、设计、整地、造林,王先生和他的课题组一干就是两个半月。每天早晨要背着水壶和干粮,步行50多分钟上山,一直干到天黑才能下山。王先生和课题组成员分工,指导群众进行造林,经常是从这个山头跑到那个山头,午饭和劳动的群众同吃, 几根咸菜就干饼子。晚上回到住地,大家还得拖着累得快散架了的身体自己做饭,同时总结当天的工作,准备第二天的苗木和其他材料,直至深夜。第二天,出现在当地群众面前的又是一群精神饱满的北京先生。

几十天的辛苦,大家的皮肤晒黑了,嘴唇干裂了,嗓子变哑了,从来都没有人叫苦叫累。当地和他们一起劳动的群众,都直竖大拇指说,这样的先生,干活真实在,俺们服了。就是在这段日子里,课题组成员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当70多天后,看到一片片树苗已经布满在原本光秃秃的山上,吐露出抹抹嫩绿的时候,大家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庞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后来大家都戏称那段时间的工作就跟打仗一样。每天上山的习惯,王先生从那时就养成了。等回到北京的时候,学校的同事们都说:“回来了一群非洲人。”

树是栽上了,这种方法经得起干旱的考验吗?面对这大大的疑团,大家都没有底。王先生却很乐观地鼓励大家说:“不干就永远不知道,实践才能出真知,就让干旱来检验我们的理论吧。”于是他又忙着和大家一起布置试验观测。

土壤水分、小气候、林木蒸腾与光合等10多种数据的观测, 工作量大,既耗费脑力又耗费体力。由于测点比较分散,课题组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拎着仪器按照布置好的测点满山转着进行观测。这些在外人看来极其繁琐的观测一直持续到现在。正是这些观测为科研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数据,也为径流林业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老天爷也好像有意要考验这个课题组。开头的两年,春旱特别严重,直到6月才下了些雨。王斌瑞教授和大家都急得不行,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想办法。大家集思广益,吸取先进经验,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一系列的集水措施就这样被逼出来了:高标准的集流面设计和施工,保证较高的集水效率;拍光、覆盖等坡面处理,使坡面的产流率尽可能大一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5年的努力,课题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土桥沟的荒坡披上了绿装,100公顷的林子一片碧绿,生机勃勃。

刺槐、侧柏、油松等树种的常规造林成活率仅仅30%,径流林业却把此树种的成活率提高50%多,可谓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从1991年开始,这片山头迎来了一批批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各级领导来了,他们对此项技术相当关注,因为它将极大地促进我国黄土高原生态植被建设。

国外的同行被吸引来了,考察后对此赞不绝口:“在我们国家没有看到的景象在中国看到了!”

林业专家来了,他们惊叹在平均降水量和以色列一样少的地区造林成活率如此之高,这开辟了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新路子

新闻媒体来了,他们要把这项有着重要推广意义的造林技术介绍给大家。

各个地方的林业技术人员也来了,他们长期为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所苦恼,现在这种技术为他们的造林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技术支持。

王斌瑞希望这项技术能尽快地在“三北”地区推广开来,让更多的地区造林成活率有明显提高,因此他特别欢迎来自基层的同志,不厌其烦地为大家详细地讲解径流林业的技术要点。

“七五”课题要验收了,应该向国家交一份优秀的答卷了。课题组的成员们一方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利用剩余时间准备验收材料,基本上是连轴转。王斌瑞教授总负责, 其他课题成员各司其职。每一个成员都全身心投入,干得热火朝天。

有位老师的孩子年幼,妻子工作也很繁重,家离学校很远。但是他从来没有因为私事耽误工作。每天他都起得很早,忙完孩子的事,还得坐两个小时的公共汽车赶往学校,有段时间,他干脆就住在实验室,撰写研究报吿,汇总试验区的材料。每天他那座实验小楼的灯光,总是要亮到深夜。

终于迎来了林业部和国家计委联合组织的验收。专家组通过严格的实地考察和课题鉴定后,对该课题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技术基本上解决了干旱地区林木生长的基本水分需要,在年降水500毫米以下的地区可是林木增加一倍以上的有效降水,大幅度提高了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

径流林业露出曙光

此时的王斌瑞已过“知天命”的年龄,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道道痕迹,两鬓露出不少的白发,额头显出不少皱纹,但他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率领着课题组,又投入到“八五”科技攻关课题“黄土高原径流林业合理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在黄土高原上开始了新的播绿征程。

春暖花开的季节,王斌瑞和他的课题组又来到了方山。王教授认为“七五”课题虽然在试验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接下来的工作更重要,不能躺在成绩簿上睡大觉,要趁热打铁。一是要尽早将该项技术辐射推广到广大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二是如何继续深人研究“八五”课题,使其有理论和技术的新突破,形成综合的配套技术。于是,他们又在甘肃兰州开辟了新的试验基地作为另一个试验点,试验该项技术的适宜性。

试验点上的学生来了一拨,又走了一拨,但是课题组的老师始终没有变。王斌瑞和几位老师的面庞,都早已为当地老乡所熟悉。

这时,课题组的任务更重了。要开展正常的科研活动,还要接待闻名而来的西北地区参观学习者,为他们传授径流林业的技术。即使是这样,他们仍然是严格执行制订好的科研计划,观测数据,布设新的试验,把各种任务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试验过程中,在山上阳坡土壁上,他们发现有一层地衣,像黑皮一样,能起到较好的防渗效果。于是将这些地衣送至有关单位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该地衣属于石果地衣的一种,是很好的集水新材料,集水效果很好。于是,他们在试验地的集水坡面上喷洒这种材料,集水效果很好,而且属于没有污染的环保材料。由于它能就地取材,可以降低成本,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每到雨季,喷涂了地衣的集水坡面就像绿毛毯一般,煞是好看。

在试验过程中,课题组的成员们开始考虑如何确定干旱地区造林密度的问题了。

传统的林学思想,造林是要求及时郁闭的。然而,干旱地区由于降水资源的限制,密度较大的郁闭林分有很多长成了小老树,根本无法起到生态屏障的作用。是传统的林学思想不适合? 还是自己的思路错了?王斌瑞和大家陷入了长久的思考。

新的实验开始布置,让事实说话。经过反复的实验,他们提出了新颖的降水资源环境容量理论,从水量平衡和水分供需关系考虑造林密度何题,并得出了初步的结论。他们提出,干旱、半 干旱地区造林密度可适当稀植,以保证单株和林分群体的生产潜力和生态效益得到体现。

这是造林理论上的突破。对于指导干旱地区的防护林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在,很多地区根据这种理论进行造林,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张府娥教授,从一开始就参加了这个课题组,她的长项是果树研究。能在广大山区种上一定数量的果树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是这个课题组一项任务。于是,她就和王斌瑞教授一道,引进了苹果、杏树和梨树。从种植、施肥、修剪和疏花疏果等过程,她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是课题组唯一的女同志,平时的洗洗涮涮和缝缝补补就主要靠她。她毫无怨言,总是乐呵呵的。

在此期间,水利部黄河中上游管理局、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先后在方山办了多期培训班。培训人员达4000多人。由于径流林业技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一开始就被生产单位所接受,并积极应用。

1994年,中国林学会、林业部和“三北”防护林建设局联合组织在方山县召开了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造林质量学术研讨会,提出要在全国适合的地区全面推广这项技术。当时,试验林里站满了参加研讨会的人,茁壮的林木让大家信服了。

打这以后,径流林业真正在适宜的地区推广开来。据不完全统计,该技术已分别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的林业和水土保持部门推广达50万公顷。因此,每次课题组的同志出差到各地,看到用径流林业方法造成的林时,都感到相当的自豪。 1994年,介绍该项技术的《黄土高原径流林业》纪录片在第11届国际农业电影节上荣获唯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奖。1995年,“黄土高原抗旱造林技术”荣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专家在鉴定书中这样写道:“该项技术成功地开发了以集水造林为核心的系列化抗旱造林技术,初步形成了规范化的抗旱造林设计体系,从而使干旱、半干旱地区大规模建设防护林成为现实。”

洒尽热血写春秋

无声无息地,时间老人走进了 1996年。这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课题组迎来了一个国家级大奖,“黄土高原抗旱造林 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紧接着1997年该项目又荣获中国林学会梁希奖。

面对这些荣誉,王斌瑞教授显得很平静。他说:虽然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解决了土壤表层保墒技术问题,但是从干旱地区造林的大规模实践来看,必须对土内蓄水保墒技术进一步研究, 此外,还有集水、贮水和连续供水技术,新蓄水保墒材料的应用,都亟待深入研究。因此,径流林业尚有大文章可做,可挖的潜力很大。

在签订“九五”国家攻关课题合同时,王斌瑞和整个课题组 决定将上述问题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课题题目就定为“干旱、半 干旱地区丘陵山地防护林营造技术”。这种切实从林业生产实践考虑的想法,也得到了林业部科技司领导的赞成。

一如既往,王教授按时来到试验点。但是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是10年前的那个壮实的中年汉子。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多年的辛劳,身体不如从前了。心脏病、高血压都找上了这个和蔼的老人。每次到方山时,他都要带上一大盒的西药。

1997年7月,他刚刚做完静脉曲张手术,在刀口还未完全愈合、腿脚行动还不便的情况下,他不顾医生的嘱咐、亲人同事的劝说,毅然带着3位学生到了科研点。由于长途颠簸、多次转车,王先生的刀口次日有些异样,老师、同学都劝他不要上山,希望他能好好休息几天,但王先生又一次委婉地谢绝了大家的劝告。他有一句口头禅:“山上的每—棵树都像是我的孩子一样 我每天都要看看他们。”

对于科研经费,王先生可是一个出了名的“抠门”。大家每次去试验点,王先生从他自己做起,都是坐最普通的火车,住旅店尽量找便宜的。但是对于苗木和试验仪器等科研自身的开销, 他是很大方的。因为他认为国家给的经费,就要花在刀刃上。

从1997年起,课题组增添了新鲜血液,加人了两个年轻教师。在王斌瑞教授的带领下,他们很快适应了试验点的工作,而且都千方百计为课题做工作。

贺康宁教授对于仪器比较在行,他就利用这一特长修理废旧的仪器,居然把本来坏了的中子水分测定仪修好了,这台仪器一直正常工作。他还加强了方山试验点的径流观测布置,使径流场的布设更加全面和完善,使课题在土壤物理方面的研究前进了一大步。

还有一位刚走出校门的研究生,他对工作充满了热情。主动请缨上试验点,并承担了大量的日常观测事务。对于各种工作,他都完成得相当圆满,得到课题组其他老师的一致肯定。

2000年5月,王斌瑞等3人又一次来到方山,主要是布置夏季科研任务。当天,王斌瑞和前来拜访的县林业局局长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商量全县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技术问题,王斌瑞答应在走之前一天为全县林业技术员讲授保水剂等新材料在抗旱造林中的应用。

由于气温骤降,王斌瑞感冒了,发起了高烧。但是5月26 日他还是按时上县城为技术员上课。中午,他的病情加进,脸色苍白,浑身颤抖,县里的同志忙着找医生给他打了一针柴胡,他才稍微有些好转,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3人吃完方便面就乘车向太原赶。谁知道,仅仅过了 20分钟,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就降临了,夺去了王斌瑞教授宝贵的生命。和他朝夕相处的课题组同志们悲痛欲绝,过去的一幕幕都浮现在眼前。多少次,和先生研讨科研事宜,引出先生多少侃侃细语和谆谆教诲;多少次,炎炎烈日下伴随先生在试验地巡视,听先生如数家珍般地诉说每一块试验小区的今昔;也曾有过大雨过后的泥泞山路上,相互搀扶着随先生一同蹒跚……历历在目。

王斌瑞把一腔热血永远地留在了黄土高原上;他,这棵扎根在黄土高原的参天大树,就这样永远留在他为之工作了 15年的吕梁大地,他的精神永存大家的心中。他先后被山西吕梁地委行署和北京林业大学追授为“当代吕梁英雄”荣誉称号和“支援西部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特别荣誉”奖。他的优秀事迹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先后被包括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绿色时报》在内的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些报道集中讴歌了王斌瑞先生献身水土保持事业,为黄土高原播绿的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当时,攻关任务很重,课题组成员强忍住悲痛,又投人到课题工作中去。大家还是那么团结,共同协作,相互配合,圆满地完成了所有科研项目内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验收会上, 这个课题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验收。王教授也因其突出贡献被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计委追授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先进个人称号。

又是一年的初夏,在王先生因公殉职一周年之际,山西吕梁地委和北京林业大学在他生前工作过15年的试验基地举行了隆重的王斌瑞纪念碑落成揭幕仪式。他的夫人还将先生的部分骨灰撒在栽植的侧柏树穴里,让他永远留在为之奋斗的土地上。在揭幕仪式上,很多当地的群众自发地前来志哀,向这位为他们当地生态建设做出特殊贡献的老人告别,不少人泣不成声。

纪念碑由亭和碑构成。亭高6.4米,象征着先生64岁的年龄。碑上铭刻着他的生平。纪念碑的周围总共栽植了18棵侧柏,代表他指导过的18名研究生。该纪念碑还被方山县命名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的世纪开始了,又进入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黄土高原的绿化事业任重而道远。这个课题组又拿到了多项课题,他们仍然选择了方山这个点。他们表示,还会干下去,将王斌瑞先生未竟的事业完成到底,继续为绿染黄土书写更加精彩的论文……

3  径流林业

径流林业技术的发展

径流林业的概念是1986年由王斌瑞教授,在总结和研究前人径流集水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径流林业的核心是通过人工调控措施,创造适宜的水环境,以使苗木成活和生长达最佳状态。

径流集水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4000年前就有用拦蓄雨水在沟内种庄稼的方法来提高作物产量,南宋时期也创造了高山梯田、坑田、沟壑三种种植法,其目的就是拦蓄径流。汇集地表径流在干旱地区指数造林具有久远的历史。到了近代进一步改进。建国后又创造出适合林业特点的各种类型整地方式,如鱼鳞坑、反坡梯田、水平阶、连环水窖、土谷场等等,这些集流整地形式,在丰水年能拦蓄一定的地表径流,但在枯水年很难集流,植树坑或带内得不到足够的径流雨水。因此这些被动集水方式不能满足造林对土壤水分的要求,知道王斌瑞教授提出了径流林业技术的概念,并赋予科学含义,把 径流林业纳入科学化的轨道。

径流林业效益比较

在干旱黄土丘陵地区径流林地平均每年拦蓄径流675-900吨/平方公里,相当于增加了300-500毫米的降水量;平均每年减少表土流失40.95-118.35立方米/平方公里,相当于增加了0.1-0.3厘米厚的土层。生态水保效益巨大,各种树木成活率显著提高,果树结实率明显增加。使用径流林业技术的苹果园、枣园的年产值比普通果园的年产值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径流林业直接为生态林业工程提供了配套关键技术,将径流林业技术纳入到工程建设中,科技贡献率提高到20%,科技含量提高到12%。径流林业通过选择经济树种,紧密的酮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促进了果品深加工、木材深加工等产业链的形成,推动这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如何合理地利用流域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各国科学家努力研究的前沿课题。在森林植被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中,水文过程是最为重要的方面,森林与水的关系问题是水文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

开发基于物理过程分布式参数水文模型可以为认识森林植被变化的生态学后效和客观评价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益提供可行的工具。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认识森林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有助于研究水文学中的尺度问题。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的主要方法包括水文测验、同位素示踪和动力水文学计算等,研究的空间尺度则为坡面与流域相接合。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①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为变动源区产流机制;②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主要受饱和地表径流、亚表层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控制;③森林流域径流形成机制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④优先流在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实践来看,立地水平的造营林技术开发和流域尺度的优化合理配置技术是两大关键问题,但流域尺度的优化配置如果离开基于土地利用的水文物理模型开发是难以做到的。基于物理学过程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可靠性和精确度建立在对降水径流形成机制清晰认识上,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水文过程用具有物理意义的变量、参数、方程加以表达。因此可以认为,建立基于物理学过程分布式水文模型来为制定合理的森林经营规划、自然资源管理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的目标在客观上促进了森林流域径流形成机制的研究,水文模型的建立与流域径流形成机制研究是互相促进的。

径流形成机制:径流形成机制是指降雨或融雪水通过坡面和流域蓄渗与汇流,最终在出口形成径流全过程的水分运动和传输物理机制。其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暴雨径流的源区(空间分布);②暴雨径流的运动路径(汇);③暴雨径流的成分分割;④暴雨径流产生的时间问题(时间分布);⑤不同径流成分运动的物理表达。

森林与径流关系——一致性和复杂性

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由较长时间尺度表达的年径流量上。绝大多数的配对集水区的试验研究表明,采伐森林就会增加年径流量,而在荒地上造林就会减少年径流量。而由较短时间尺度表达的洪峰径流与枯水流量则呈现较大的复杂性和难预估性。综述表明,对径流特别是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定义及分析方法的不同也是造成森林与径流关系复杂性的重要原因。

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在研究及应用其关系时就必须有系统观,必须考虑植被、径流与其它过程(土壤变化、气候变化等)的相互作用。论文还认为尽管配对集水区试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许多可靠的结论,但由于许多研究者只把集水区看作是“黑箱”Q从而对认识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应把配对集水区的试验与其它对过程的研究技术(同位素、GIS等技术)结合起来。

水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是一个重要的联结纽带。由于水的自然属性,研究与应用森林变化与径流的关系,客观上就需要有系统观,需要综合地考虑植被、气候、土壤、干扰等各种影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正确认识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绝大多数配对集水区的试验研究表明,采伐森林就会增加年径流量,而在荒地上造林就会减少年径流量。但这种一致性的关系可能不适用下面两种情况:其一是“雾水效应”很明显或“水平降水”在全年降水中占重要比例的地方,由于采伐森林,导致“雾水效应”“损失”E从而使年径流量降低;其二是尺度问题,在一个大流域或地区(>1000km2),森林的变化能否改变降水仍是一个重要的但还没有解决的研究课题。因此,上面的一致性关系不宜外推到更大的尺度。

系黄河永无悔——记榆林市劳动模范王晓

奉献在陝北高原 ——记“全国水土保持先进个人”获得者、绥德水土保持专家王福林

“忠诚的水土保持战士” ——2006年追忆父亲王笃庆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Top
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