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曙光英雄

英雄不用问为什么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8-18 22:58:42
导读春天来了,樱花盛开。抗疫一线的空军英雄,和英雄的武汉人民一起,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原标题:英雄·扫描 | 致敬!抗疫英雄

认识每名英雄,需要在时代坐标中观察、于职业道德系中标定。

  本文首发于《中国空军》杂志

  文字|董宾

  图片|王传顺 高辉 范显海 王国云 朱晓明

王煜  徐潇  刘汉宝  唐俊  张鹤参与采写 

  编辑|许毅

  全文约7160字,细读约需15分钟。

词曲:吴志德  演唱:支予 疾风知劲草,危难英雄出。经过前一阶段艰苦卓绝的努力,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空军官兵以坚定信念、过硬能力、顽强作风、牺牲奉献,交出了一份圆满答卷,涌现出一大批抗疫英雄,也凝练成宝贵的英雄精神。时代呼唤英雄精神的高扬,现实需要英雄精神的沉淀。

遇到苦厄险阻,面对危难时刻,我们呼唤英雄挺身而出、砥柱中流;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空军,更离不开英雄精神的激励,更加呼唤英雄辈出。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但英雄精神永远流传。我们走近曾经奋战一线的空军抗疫英雄,了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感悟他们的精神、品格、作风,进一步唤醒埋藏在心的英雄种子……

冲锋

他或她,站在火神山医院前方,左身着防护服,右身着作训服——这是不少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空军队员的微信头像。戎装在身,无声传递着军人的职业属性和身份特征。一名队员说:“这身军装,就是用来穿着冲锋陷阵的。”在抗疫一线,空军医务人员都没有白大褂,所有人的着装都在防护服和作训服之间切换。军装为征衣,防护服是铠甲。防护服,给医疗队员筑就了一道坚实屏障,也带来了一些困扰。不少医疗队员额头、脸颊处的压痕清晰可见、许久不散,周遭的皮肤过敏红肿。最烦人的是,护目镜容易起雾,严重影响视线,就连简单的扎针,难度系数都增加了不少。

不少医疗队员提及,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每天就像“进行5公里越野”,值一个班下来感觉劳累缺氧、头痛欲裂,“只想撞墙,胃内翻江倒海,一点食欲都没有,却要硬着头皮把饭当药吃”。

另外一位空军队员,给记者描述了自己的感受:在病房工作久了,汗水堵塞口罩的微孔,人就像一条鱼被捞出水面,极度缺氧出现幻觉,双脚仿佛踩在棉花上。刚来时,患者实在太多,一位空军队员连续值班,出病房时险些晕倒。防护服密不透气,被包裹其中的医疗队员像是蒸桑拿。汗水不仅浸湿了衣服,有时还会顺着身子流到鞋子里,让人感觉湿漉漉的很是不爽。为了少上厕所,医疗队员基本不喝水,因为上一次厕所就要脱掉并浪费一身防护服。时间久了,来自空军军医大学的医生周磊,都有点担心自己患上“幽闭症”。狭小封闭的实验室内,身着防护服的他,上千次地重复一个动作:用一个手柄为蓝色的长“枪”,小心翼翼地将存储其中的患者病体样本,滴入一个个装满裂解液的试管。接着,再用专用仪器将患者样本中的病毒核酸快速提取出来。1月26日,到达武汉当晚,周磊和同事接连工作了4个小时,从14名重症患者病体样本中提取了病毒核酸。1月27日,周磊再次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一头扎进隔离室开展核酸检测。这个小团队定下一个目标:每天力争为60名患者做核酸检测。这天,他长时间连续工作。一位战友开玩笑说,他有个“铁膀胱”。1月30日,医疗队召集所有人开碰头会,周磊才抽空走出实验室。会上,重症患者救治队副队长张西京把心疼又期盼的目光投向周磊:“最近,临床诊治太需要明确的检验诊断了,明天能不能把检测量再增加一些?”

跑赢时间

如果,你走进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病房,将看到这样一幅景象:每名重症或危重症患者,手背、口鼻、动脉处插满了各样细小的导管,除了检测仪器嘀嗒嘀嗒作响,病人很少发出声音,空气似乎凝固了。火神山医院,是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最多、最重、最集中的地方之一。这里汇聚着包括空军队员在内的全军1400名医务人员,成为这场战“疫”的一把尖刀。在这里,电子表数字静静跳跃,一秒一秒地流逝。但风险就隐藏其中,前一秒风平浪静,后一秒惊心动魄。也许一刹那,在人体看不见的激烈战斗中,病毒就占了上风,推倒一块多米诺骨牌后,已经不堪重负的人体某器官便全线崩溃。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楼道里时常出现杂沓的奔跑声、治疗车的移动声;病房里随时出现急促的报警声、用力的按压声。与死神抢夺生命的场景,在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频繁上演。凌晨2点钟,重症医学一科病房里灯火通明,伴随着“1、2、3”的指令声,7名医务人员正在给5床患者做俯卧位通气的翻身。突然,一声尖锐刺耳的监护仪报警声传来,正在6床进行护理操作的护士仲雅喊道:“7床心电监护仪报警!”主管医生冲了过去,快速触摸患者左侧股动脉。糟糕,完全摸不到!他大声呼喊7床患者的名字,并拍打肩膀,患者毫无反应。他立刻检查心电监护仪,所有连接正常,再看监护仪显示器,心电波形越来越慢,波幅越来越小。 “7床心跳要停了,我来按压,仲雅去准备药品,曾辉去准备除颤仪,罗虎去准备纤支镜……所有人准备好回复。”主管医生一边快速大声指挥,一边放下床栏杆,跪在床上对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5分钟后,患者心电监护出现微弱的室颤波;20分钟后,终于能摸到患者股动脉的搏动,所有人才松了一口气。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迎难而上的勇士。一位空军队员说,重症救治所能做的只有对症治疗,就像是打地鼠,冒出一个打一个,有痰了就排痰吸痰,感染了就用激素或抗生素。医护人员就是要尽可能地争取时间,把患者从悬崖边上拉回来。在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空军队员、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张西京看来,紧急抢救呼吸衰竭患者时,就像是百米冲刺,每一秒都生死攸关;等患者一点点恢复生命体征时,又像跑马拉松,几天几个月都要守着。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有创辅助通气……一次,一名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被医护人员从死神手中抢回。病例总结时,张西京提高嗓门:“我们还可以再快一点!”这是他少有的一次发火、少有的一次泪目,他就是想要跑赢时间。因作息时间变化太快,加上救治患者带来精神压力,不少医护人员常被失眠困扰,有的甚至需要借助安眠药入睡。但他们只要一进病房就“满血复活”。护士仲雅说:“没什么比生命更可贵,只有全力以赴每一秒,才对得起这份生命的重托。”

真正的勇敢

下班回到驻地,已是晚上10点半。医疗队员、来自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胡世颉泡了包方便面,喝了罐牛奶,还吃了几个砂糖橘。洗完澡后,他躺在床上,回想今天救治病人的情况,一个声音出现了。“嗤……嗤”,闭上眼睛,这个细微的声音总是顽固不去。胡世颉干脆打开灯,坐在床上按开电视,正播放什么内容,却一点都没看进去。他脑子还在过电影,努力寻找蛛丝马迹,判断自己到底会不会被感染。当天晚上下班时,胡世颉专门到二楼看了一遭36床患者。刚走到床边,他就听到细微的漏气声。果真,患者的面罩有些漏气。他记得,在给她调整面罩时,有些凉意的气流,很明显地吹到了自己脸上。虽然有护目镜和口罩,但还有暴露的皮肤。胡世颉无数次给患者插管,亲眼看到患者泡沫样的痰被吸了出来。他说:“有时会感觉整个病房都飘荡着飞沫,个人防护哪怕出现一个细节失误,都可能被感染。”脱隔离衣时到底有没有污染?他不断告诉自己,一切都按流程操作,一定没事的,可内心的恐惧却无法消除。他越想心里越慌,不一会儿,后背也出汗了。他想起临行前,女儿妞妞哭着说:“爸爸你别去了行吗?”岳母也劝。他说,当时心里也有担忧,但转念想到,自己受军队培养了24年,去年由现役转为文职人员,不能在关键时刻退缩。英勇与恐惧,胆怯与无畏,在很多人身上并存。有医生说,进入医院“红区”(污染区)前胃酸会加速分泌;一位女护士说自己的肚子像准点的闹钟,上班前2小时准会抽筋。说起这些,没人会因袒露自己的不安和焦虑而被嘲笑,有人用四川话笑着丢一句:“搞到起,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恐惧,是每个人的本能,不管是直面生死考验的救治一线,还是披坚执锐的战场对决。真正的英雄,从来不回避这一点。恰恰相反,他们能充分认识到灾难来临时人的局限性,于是用强大的心智和精神意志,为自己打造出一副钢铁脊梁。“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双脚颤抖依然前行。”胡世颉说,“一推开重症科的大门,焦虑与恐惧全被挤出脑海,剩下的,就是不停地跑、不停地干、不停地抢救。”

发过誓的人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医疗队员赵春光攥紧右拳,庄严宣誓。每个字句滑过喉咙,像吞下一杯烈酒。3月18日,火神山医院空军医务人员在医疗队驻地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暨“张华传人党员突击队”授旗仪式。自参加高原驻训、“和平使命”联合军演、国庆70周年阅兵以来,赵春光又一次申请加入党组织,终于如愿以偿。抗疫一线,十万火急。为什么要这个时候“火线入党”?因为,在战场火线或危急时刻,入党关乎生死,最能检验一个人的忠诚度和勇气值。赵春光说,身边太多的党员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护士长李沛的父亲刚刚做完胰腺癌手术,引流管还没拔掉,她接到任务就奔赴一线;在为重症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为减少传染可能,张西京总是让年轻的医护人员暂时出去,自己留下。“当需要一个人站出来时,那叫勇敢;当一个团队挺身而出时,那叫担当;当一个国家身处逆境呼唤一种精神时,那就是使命!”平凡英雄的举动,令赵春光深受触动。作为队里为数不多的男同志,从除夕夜上飞机开始,遇到任何苦活累活,赵春光都会说“我来吧”。医疗队抵达武汉驻地,大巴车还没有停稳,赵春光就接过队员们的行军背囊、携行包,并把队里的公用物资,一样接一样扛进酒店驻地。医疗队一天6个班次,每班4个小时,高强度工作对体力消耗大,赵春光担心女队员身体吃不消,便主动要求承担任务最重的夜班。从凌晨4点到早上8点,这个班次除了要测量并录入患者生命体征、处理医嘱、分药换药外,还承担患者早上的抽血送检、采集核酸检测咽拭子等工作。对于工作的累,赵春光从没提起过,反而很高兴“见过凌晨4点的武汉”。大学毕业后,自小向往加入蓝天方阵的赵春光,选择到部队医院工作。2018年,全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赵春光赶紧报名备考,这一次,他的愿望得以实现。到达武汉抗疫一线后,赵春光为了给自己鼓劲,休息时常看《上甘岭》《高山下的花环》等电影。工作很累的时候,他就劝自己,再难再苦,也没有上甘岭坑洞里的战士困难。那天,他不仅入了党,还加入了“张华传人党员突击队”的“营养支持组”。他想,38年前,为抢救落入粪池的老人,张华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一定是为了曾经许下的誓言。

紧急投送

不管誓言,还是约定,都是一份坚定不移的承诺。夜幕中,运-20平稳地掠过天空,医疗队员罗杨在宽大的舱体内睡着了。不知何时,一缕光线从面前划过。原来,是阳光从飞机的舷窗照进来,天亮了。机舱里响起空军运输机机组的广播:“能送你们出征,我们感到无比荣幸。希望你们在前线奋勇作战,保护好自己!等到你们凯旋的时候,我们再接你们回家!”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战友之间亘古不变的有力约定。同舟共济、生死与共,是人民空军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深情约定。为了这份约定,紧急大空运,增兵到江城。人民空军先后4次向武汉紧急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医疗物资,彰显了“大国之翼”的使命担当。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机长杨军曾驾驶运-8飞机赴灾区救援。如今,他驾驭国之重器运-20护送战友支援武汉。“不管是真实战场,还是非战争军事行动,人民所需,使命必达。”说这话时,杨军很自豪。横空出世的空天英雄,给群众以满满的信心和勇气。“昆仑雄鹰全体官兵向您致敬,祝您平安,期待您早日凯旋!”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登机前,每人都收到一张蓝底白字、印有二维码的“运-20登机牌”。“硬核机票”温暖了亿万民众的心,登上微博“热搜榜”并入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武汉,我们等你!也请大家,等等武汉!”这是武汉这座英雄城市与所有人的深情相约。为了兑现这份约定,一队车身挂着红色横幅的军车,一次次地驶过鹦鹉洲大桥。远远望去,这座大桥像一把鲜艳的竖琴,横卧在云雾氤氲的长江上。桥两端,是有些冷清、不再喧嚣的城市。春节过后,受疫情影响,武汉市物流配送企业员工未完全复工,市场保障供应人力不足。经中央军委批准,驻鄂部队成立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从2月2日开始担负武汉市生活物资的网点运输保障任务。司机胡欢,来自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的空降兵某旅。他清晰记得那天下达命令的场景——当时,连长问有没有人想上抗击疫情一线,包括他在内的全连所有人都往前跨了一步……淡淡晨雾中,一辆辆军绿色卡车载着一筐筐青菜、胡萝卜,一箱箱苹果、蜜橘,快速驶过大桥,驶向武汉三镇的大型商场超市和应急供应点;载上药柜、床架,快速配送到火神山医院和各个方舱医院。从高空俯瞰,运输物资的100多辆军车都挂着鲜艳的红色条幅,就像一粒粒红细胞,沿着武汉这座城市的主动脉,把血液与营养、勇气与力量,顺畅运抵一根根毛细血管,汩汩地流进城市肌体。武汉,这个正因疫情承受前所未有考验的城市,冷清的面孔逐渐有了血色。

柔肩担道义

在抗疫一线,广大空军女医生、女护士构成“白衣战士”的中坚力量。疫情袭来时,一声令下,她们告别丈夫“相聚战‘疫’结束时”,告诉孩子“妈妈去打怪兽了”,安抚父母“防护好就不用怕”,便毅然踏上抗疫战场。这次抗疫斗争,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空军队员张梦瑶又一次参加重大任务。“会不会太危险,咱能不能不去?”一听到女儿想报名去武汉,张梦瑶的妈妈立刻在电话里喊了起来。但一夜过后,父母给张梦瑶打来电话:“先有国再有家,我们全力支持你。”冲到抗疫斗争一线不久,张梦瑶为一位聋哑患者输完液后,这位患者要过纸笔,写下“人民军队为人民”的话,并用手语表达感谢。“当兵几年了,这是我对军人荣誉感触最深的一次,也是我渴望成为英雄的开始。”张梦瑶说。面对人民的召唤,同样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的,还有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空军队员、火神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仲月霞。从参加抗击非典、甲流、禽流感、埃博拉任务,到汶川抗震救灾救援,她参加了10余次重大医疗救援行动。这位奋战护理战线30余年的老兵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她人生的又一次大考。火神山医院,是战“疫”主战场之一,这里的危重症患者多伴有发热、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她和战友们24小时近距离给病人吸氧、喝水喂饭,帮助他们变换体位。在她们的悉心照料下,已有百余名患者转危为安。仲月霞入选“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的消息传来,一位网友留言:“谁人心中没有牵肠挂肚,只因为心中有更深沉的大爱,才毅然选择了风雨兼程,在疫情第一线站成最柔弱也最坚强的堡垒,致敬‘她力量’!”“她力量”,柔软亦刚强,坚定且坚韧。虽然言语中还透着稚嫩,但工作起来,空军女医务工作者身上却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父母眼中,她们还是让人放心不下的孩子;在患者心中,她们却是“定海神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空军队员、感染九科麻醉重症医生李慧,穿上比平时更为厚重的防护服,戴上正压头罩。浑身湿透的她,屏住呼吸,找准时机,顺利将导管置入患者气道。李慧是名“90后”女医生,还是“插管先锋队”中的一员。作为重症患者生命的“守护人”,她与病毒超近距离接触,一次次把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科室张主任担心她工作强度太大,李慧的话坚定有力:“工作强度和原先在急诊不相上下,以我满场打羽毛球的体力,可以的!”无数空军女医务工作者,缺席家里的团圆,却选择与患者并肩战斗,把如亲人般的关爱给了患者。看到这些和自己孙女年龄一般大的孩子,患者耿奶奶不忍心让她们帮自己换纸尿裤,“90后”护士曹田田拉着老人的手说:“耿奶奶,您别不自在,就当我是您孙女!”护士李盈从口音听出一位患者是陕西老乡,第2天,就把一包速食羊肉泡馍送到患者床前。空天英雄,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浪漫色彩、乐观向上的精神。空军女医务人员发出温善而坚毅的光,穿透疫情阴霾,激荡前行力量。多啦A梦、皮卡丘、海绵宝宝、蜡笔小新……为了缓解患者紧张压抑的情绪,来自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护士常欣和战友,把活泼可爱的卡通动漫人物画到防护服上,给患者加油打气,也给自己加油鼓劲。

结束23时至次日凌晨3时的夜班,她们会在寂寥的大街上,跳上一段《咚吧啦》,以青春的方式,慰藉疲惫的身体。轮到休息,她们找回了柔情似水的自己,赶紧掏出手机,隔空享受和家人孩子的温情时光;把瓶瓶罐罐的化妆品拿出来,抚慰一下被口罩压迫后的容颜。

风华模样,藏在口罩后方;抗疫路上,她们光芒万丈。 

人人皆英雄

英雄是什么?一千个人,也许会有一千个答案。但在这场特殊的全民战“疫”中,无数空军医务人员、官兵,以及退役军人用人生选择定义了英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标定出忠诚、执著、朴实的精神坐标,共同描绘出一条向上的价值曲线。武汉关闭离汉通道的同时,医务人员、医疗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抵武汉,空中运输是一条重要途径。纵横交错的航线背后,有一双双聚精会神的眼睛。中部战区空军某部航空管制参谋谭铸厅介绍,从1月23日至3月29日,他们共保障军民航飞行1900余架次。而他的一位战友,航管处作战指挥中心高级工程师刘静,自武汉“封城”起,就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由于另外两名负责航空管制设备维护的战友在外地老家,无法返回武汉,巡检设备、查看飞行计划、书写交班日志,落在了他一人身上。从1月23日起,巡检日志上,就只有刘静一个人的名字。在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还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空军退役士兵。分发物资、口罩,保障工人饮食,从空军某部退役的蒋晶十分忙碌。“做力所能及之事,哪怕只是微薄之力。”得知火神山医院开工建设的消息后,他主动从家乡赶了过来,并一直奋战到医院投入使用。听闻武汉物资相对紧缺,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中士姚金志,拿出自己的积蓄,采购36000枚土鸡蛋并托家人运送至武汉。他在武汉度过了童年和学生时代,在武汉上大学并应征入伍,也对武汉有着很深的感情。对于大家的点赞,姚金志有些羞涩地说:“我只是想为家乡出一点力。”每一个冲锋者,都不孤单。在支援队驶过的道路上,空军退役老兵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武汉献出爱心、送上能量;中国航空人用制造歼-10、歼-20飞机的数字化技术,研制出全自动口罩生产机,赢得无数人点赞。还有砺剑空天、戍边守防的空军官兵,他们练兵备战、枕戈待旦,筑起一道坚固的长城。他们,都是新时代令人尊敬的英雄。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从英雄的武汉人民,到英雄的人民子弟兵,在这场人民战“疫”中,人人奋勇当先,个个义无反顾。有感于斯,一位空军人在朋友圈这样写道,“不管冲锋抑或坚守,都需要超乎物质的力量做支撑,由此产生的忠诚、担当和勇气,传递着一支军种的精神气质,也凝聚着我们这个民族最宝贵的品格”。春天来了,樱花盛开。抗疫一线的空军英雄,和英雄的武汉人民一起,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致敬江城!致敬英雄!

编辑:唐涛

责编:朱晓明

审核:刘富建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标签: 不用 英雄 为什么
Top
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