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曙光英雄

红安金寨光山新县:28年红旗不倒 英雄儿女前赴后继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8-18 13:45:00
导读红安金寨光山新县:28年红旗不倒 英雄儿女前赴后继

红安金寨光山新县:

28年红旗不倒,英雄儿女前赴后继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寨,86岁的志愿军老兵王茂贵为红军烈士守墓半生。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彭年摄于4月28日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暮春的大别山繁茂青翠,莽莽苍苍,看似无路。长江日报“华彩长江 激越百年”采访团驱车穿梭其间。百年间,星火不灭的红色队伍,就是在这崇山峻岭中,走出一条条山道来。

这是一座革命的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的鄂豫皖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根据地,在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始终坚持战斗,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红色奇迹。

这是一座英雄的山。“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魂,岭岭书丰碑。”这里走出了300多位开国将领,百万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

这更是一座精神的山。28年革命烈火熊熊,也曾堕入至暗时刻。但老区人民对党的信念始终如山般坚定,筑起一道摧不垮的血肉长城。

4月下旬,长江日报采访团走访了湖北红安,安徽金寨,河南光山、新县等地,探寻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红色路迹。

■ 戴家满门忠烈,14人参加革命,13人为革命献身

1927年11月13日,一声枪响,打破暗夜沉寂。

“暴动,夺取黄安城!”怒吼震天,起义军漫山遍野,腾腾烈焰映红夜空,照亮了倒水河岸。革命的红旗第一次插上古老的黄安城头。

在湖北省红安县(旧称黄安,解放后改名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里,一幅幅特制的声光电3D立体画卷,生动还原了94年前黄麻起义的图景。

1927年,大别山民怨深重,百姓以各种方式反抗和斗争,但始终没有改变现实。天降大任于中国共产党。当一群共产党员将革命火种播撒到大别山间,劳苦大众从觉醒中奋起,28年革命大幕从此拉开。

长江日报“华彩长江 激越百年”采访团通过在大别山区的一星期采访,看清了这场革命斗争的来龙去脉。

走进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朴诚勇毅”四个大字挂在最醒目的位置,这是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的校训。五四运动时期,董必武在武昌创办武汉中学,逐渐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黄安县先后有80多人到武汉中学读书,其中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他们毕业后回到故里,成立黄安青年协进会,将马克思主义带回家乡,组织领导农民开展革命斗争。

1925年黄安大旱,地主与奸商勾结,囤积居奇,百姓苦不堪言。黄安青年协进会带头截粮拦米,让农民们感觉到,“这群省城回乡的年轻人,是真正为农民说话,为农民办事”。更多人加入到农村革命运动中,这里的群众基础日渐深厚。

同一时期,安徽金寨和河南光山也相继成立党组织。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路线。黄麻起义、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相继爆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建立。

“革命是为了翻身求解放。对很多革命者来说,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奋不顾身的根本缘由,不是为自己,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红安县档案馆馆长辛向阳说。

辛向阳向长江日报“华彩长江 激越百年”采访团讲了几段故事。

在鄂豫皖,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董必武、戴克敏、吴焕先、王树声、周维炯,他们的家庭都不贫穷,经济条件可观。但他们走出了自己的家庭,不惜自我颠覆,走上革命道路。

黄麻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戴克敏,出生在书香世家。他21岁时参与领导黄麻起义,创建了柴山堡根据地和红三十一师,26岁时牺牲。戴家一门忠烈,全家有14人参加革命,其中11人英勇献身,2人病逝在工作岗位,仅有戴克敏胞妹戴觉敏幸存。长江日报记者在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里,看到一块写有33个名字的“戴克敏家革命成员系列表”,深感震撼。

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将马克思画像贴在香案上,其父大怒:“这是敬祖宗的地方!”吴焕先说:“马克思是革命导师,照他的办法,就会创造出个新社会来!”为了革命,吴焕先的家遭到土豪劣绅血洗,6人牺牲。

“为人民创造出个新社会”,这就是大别山的故事,是流淌在共产党人血液里、传播到贫苦人民心目中的信念。辛向阳说,红军所到之处,打土豪,分田地,让劳苦人翻身解放。老百姓叫这支军队“菩萨兵”,视之为自己的子弟兵。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坚守着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守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直至革命胜利。无论是高潮、低潮,还是在革命受挫的危急关头,大别山人民始终没有放弃、没有投降。”在采访中,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胡遵远告诉我们,就像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写到的,“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大别山区的老百姓亲眼看到了这个,相信这个。

■ 大别山红旗不倒,八兄弟前赴后继为人民捐躯

4月29日,长江日报采访团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顺着台阶拾级而上。革命烈士纪念碑高耸入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红色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鄂豫皖苏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鼎盛时期有主力红军4.5万余人。在不同革命时期,这里多次经历红军主力部队转移和敌对势力“围剿”掠杀,革命之路艰难多舛。

面对死亡威胁,大别山儿女没有退缩。长江日报采访团采访了当地的党史专家、博物馆馆员、红军烈士后代,他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红旗不倒”的故事。点点滴滴都是英雄血,寸寸铁骨都是不屈的革命意志。

河南省光山县文殊乡花山寨,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策源地。山丘上,有一座红军烈士墓园。采访团在这里见到了志愿军老战士王茂贵,他一直住在山脚下,今年86岁。每天清晨,他都会走上长长的台阶,到墓园里扫去地上的枯枝杂叶。

王茂贵告诉长江日报采访团,墓园里的烈士,主要来自红军游击队、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

1932年10月,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敌人以30余万人的兵力,对大别山进行“清剿”。在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中共鄂豫皖省委毅然重建红二十五军。被称为“红二十五军军魂”的吴焕先说:“鄂豫皖根据地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丢,大别山的红旗不能倒!”

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光山县的小村子召开花山寨会议,决定战略转移。红二十五军北上,成为长征中到达陕北的第一支红军部队。花山寨会议同时决定,红二十五军走了,再组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光山县史志研究室主任兰江告诉长江日报采访团,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多次遭遇寡不敌众、伤亡惨烈的激战。面对敌人地毯式清剿,他们一连几个月住山林岩洞,吃葛根、观音土。为摆脱敌人包围,常常在冰雪里疾行几十里,穿丛林、攀悬崖,仅靠野菜充饥。

但战士们坚信,哪怕只剩一个人,就是红军的一份力量,就是革命的一粒火种。

“我们这辈人的好日子,都是先辈用血换来的。”在光山县文殊乡杜槐村匡塆,红军烈士后人匡世成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拖着两米高的草垛风尘仆仆赶来。匡世成带着长江日报采访团来到“匡氏八英烈纪念堂”,纪念堂墙上,列着8位匡氏英烈的画像,年轻的面庞令人动容。

匡世成说,在红二十五军决定长征前,炊事班班长匡占华请假回家探望父母。回家后才知,自从他参加红军后,当地保长和民团逼他父母交人,父亲含恨上吊,母亲撞墙而亡。

匡占华强忍家破人亡的痛苦,向堂兄弟们宣传红军,号召大家加入红军。匡家7个兄弟追随匡占华一起到花山寨参加红军,他们先后在战争中牺牲。参军时,年龄最大的匡永寿19岁,最小的匡书华才12岁。

说到动情处,匡世成眼含泪水:“当时就是这样,一个火种点燃另一个火种,聚在一起就是熊熊的革命烈火。”

“敌人兵力强,武器好,为什么仍不能战胜红军呢? 因为他们没有理想,没有信念,犯不上为当官的和地主土豪劣绅去卖命。革命者就大大不同了,他们是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战,是为了革命理想而敢于牺牲的人,所以人民拥护红军。革命力量弱小是暂时的,红军受挫也是暂时的。代表人民利益的革命者,是不可战胜的!”在《我们在大别山上》一书中,作者马德俊写到。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金寨县考察。他说:“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 乡间地头的四方井,红军挖出的井水至今清甜

党一心为民,成为人民的主心骨;人民一心向党,成为党的铁靠山。28年红旗不倒,为的是人民,靠的也是人民。

在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讲解员曾祥美向长江日报采访团讲述了周家姆“舍子救红军”的故事。

1928年5月,王树声(后来成为开国大将)被敌人追杀,来到麻城县西张店村,躲进农民周家姆的家里。敌人放言抓不到王树声就“血洗西张店”。周家姆站出来说:“王树声就藏在我家里。”

周家姆让大儿子王政道换上王树声的衣服,王政道随后被敌人捆走。王树声脱离了险境,王政道却牺牲了。

几年后,已是红军师长的王树声回乡探望,跪在周家姆面前,热泪盈眶地说:“干娘,您不只是我的干娘,也是我们红军的干娘啊! 有了您这样的娘,我们红军才生生不息,不断壮大啊。”

“把最后一粒米当军粮,用最后一块布做军装,将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鄂豫皖人民一心向党、为革命作出巨大牺牲的写照。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中的一个奇迹。刘邓大军如何能够孤军跃入敌人的腹地并扎下根? 因为有大别山人民。

在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一书中,这样说道:“他们全力支持我军,和我们同生死,共患难,不避风险地掩护我工作人员和伤病员,帮部队保存物资、带路、侦察敌情,协助我们战胜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时代变迁,抹不掉拥军爱民之心;岁月更迭,掩不住浓浓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党和人民心连心的故事从未断过。

在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有一口四方井。在这里经营家庭农场的杨长太告诉长江日报采访团,这口井的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

“1946年,刘邓大军中原突围,李先念率军在东岳村驻扎。当地老百姓吃水困难,这口四方井眼看要见底,李先念便让红军战士把井再挖深一点。”没想到,一挖挖出个泉眼,水哗哗就出来了。杨长太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压着水井手柄,清凉的泉水喷涌而出。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我们有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军民同心。”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杨长太从“一个没文化、没技能的农民”变为新型合作组织的负责人,带着农民乡亲做电商,卖农产品。他不仅自己从贫困户到脱贫户再到致富带头人实现了“三级跳”,还带动50户贫困户112人实现了脱贫致富。他把公司名字取了四方井的谐音“四方景”,为的是牢记革命初心,带着乡亲们过好日子。

“再看一眼大别山,万般情思胸中收……”《再见了,大别山》是这里家家户户传唱的红歌,唱出了人民军队对这片红土地的深情。长江日报采访团从歌声中深深感受到,正因为党民同心、军民同心,才有了“28年红旗不倒”,才有了最后的革命胜利。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陈晓彤 赵静 武汉大学大学生记者徐梦岩 通讯员刘子靓 赵炳长 潘信海 盛鹏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Top
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