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曙光英雄

恶龙与勇士:《吸血鬼猎人林肯》中的历史。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8-18 03:28:47
导读<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edd4a984683c7e7162a8664b898e742_200x112.jpe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24"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左:北美地区电影版海报。右:首版小说版…

一.前言

《吸血鬼猎人林肯》(《Abraham Lincoln Vampire Hunter》)是一部上映于2012年夏季的美国奇幻片,改编自畅销书作家赛斯·葛雷恩·史密斯于2010年写就的同名小说。影片与小说均将第16任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塑造成了一个吸血鬼猎人。

出于文章重心的考虑,本文仅就影片展开分析,不涉及小说内容。不过这里友善提醒一下,影片与小说内容有一定差距,小说的情节、设定更为合理,趣味性和思想深度也优于电影;总的来说小说质量要胜于电影,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借此消磨春节假期,上海译文出版社就有中文版哦。(这不是打广告•••如果你英文水平够好的话可以去看原著•••)

左:北美地区电影版海报。右:首版小说版封面。 这里再插一句题外话。原著作者赛斯还写过一本题材相似的畅销书,原著也被改成了电影,并且小说也比电影好•••
左:电影版海报,影片上映于2016年。 右:出版于2009年的原著《Pride And Prejudice And Zombies》。(《傲慢与偏见与僵尸》)作者的另一本奇书,改编自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

二.影片梗概及简评

梗概:幼年时,亚伯拉罕为一位受奴隶主欺辱的黑人朋友打抱不平时遭到了奴隶主的殴打,他的父母予以还击。到晚上时,亮出吸血鬼真身的奴隶主杀死了亚伯拉罕的母亲,而小亚伯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却无能为力。成年后,青年亚伯便在吸血鬼猎人亨利(虚构人物)的教导下完成了复仇。并在妻子玛丽•托德(真实人物)的陪伴下一边从政一边继续猎杀吸血鬼。

青年亚伯正在与吸血鬼搏杀。

随着时间的流逝,亚伯逐渐发现吸血鬼已经控制了半个美国,它们在南方以黑奴为养料建立了一个吸血鬼帝国。亚伯最终用战争摧毁了吸血鬼们的南方帝国也摧毁了奴隶制度,既守护了人类又实现了种族平等。

简评:该片是一部及格线上下的奇幻影片。题材有趣但故事的展开枯燥无聊,作为一部有明显历史隐喻的影片,幻想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却很粗糙,经不起推敲。人物塑造苍白扁平,既没能将虚构中亚伯拉罕丧母之痛以及复仇之切表现出来也看不到真实历史中林肯所独有的忧郁气质。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镜头构思和特效。马群中追逐猎杀的动作戏和葛底斯堡吸血鬼南军大战人类北军,是本片仅存的亮点。

上述观点将在下文结合历史事实展开分析。

三.林肯其人及其奴隶制思想

摄于1863年的亚伯拉罕相。

林肯,全名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第十六任美国总统,美国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1809年2月12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母,在父亲的家暴与贫困中长大,未受过系统教育,后靠自学成为了一名律师并成为参议员,逐步走上了政治之路。

印第安纳州斯宾塞县的一个农场,亚伯拉罕在这里度过了童年。

他在南北战争期间(The Civil War,1861-1865)领导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击败了南方农业资产阶级,维护了美国统一,极大地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美国在一战后成为世界霸主奠定了基础。他在第二个任期刚开始后,在1865年4月14日晚10时15分于美国首都华盛顿遇刺,并在次日清晨7点与世长辞。他离世不久便成为了受美国人民共同景仰的精神领袖,时至今日,老亚伯拉罕依旧是美国精神的代表人物。

影片中。亚伯拉罕是一位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从小就极富正义感对奴隶制深恶痛绝,并为此失去了母亲。

然而,历史中的亚伯拉罕是否真的如此?

答案是否定的。

先说结论:亚伯拉罕的奴隶制思想是发展变化着的,他对于奴隶制的看法和态度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或者说,他对奴隶制的见解就是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利益诉求在政治上的集中映射。总的来说,废奴主义倾向贯穿了其一生,但他本人并不是一个激进的革命者或社会活动家,当然他也不是死硬的种族主义者。

亚伯拉罕的奴隶制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从1834年8月担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到1860年11月6日就任总统,他对奴隶制的基本态度是:认为奴隶制是一种在道德上、社会上都有害的落后制度,但考虑到奴隶制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影响以及美国宪法的约束;他本人不支持干预拥奴州的奴隶制,只是强调应该限制并控制奴隶制的扩展,并改善奴隶的生存状况,最终以一种和平的方式结束奴隶制。对于具体如何和平地结束奴隶制,他本人也没什么明晰的头绪。不过可以看出,他从政伊始就带有废奴主义倾向,而这将伴随他一生。

2.从1861年4月14日“萨姆特堡事变”---内战爆发到1862年7月“赎买呼吁”,他对奴隶制的基本态度是:呼吁奴隶主主动解放奴隶,联邦政府则补偿奴隶主以金钱,这种方式被称作“赎买”;而获得自由的奴隶则由联邦政府送往已有黑奴殖民历史的西非利比里亚或者中美洲,逐渐地将美国“漂白”。这种废奴方式19世纪20年代在19世纪20年代就已出现,因耗资大、时间长、响应的奴隶主寥寥等原因,效果一般。这时他开始将自己的废奴理想付诸实践,但依旧没有平等看待黑人奴隶甚至排斥赋予奴隶公民权利。

利比里亚共和国(Republic of Liberia)的国旗,它的灵感来源就是美国的星条旗。国名简称“Liberia”亦是英文单词“Liberty”(自由)的转写。以英语为官方语言也让它在西非的法语文化圈中显得格外突兀。

3.从1862年9月22日《初步解放宣言》到1864年12月第十三条宪法修正案通过,他对奴隶制的基本态度是这样的:明确地、坚定地反对奴隶制、支持奴隶获得自由,并力促以法律形式捍卫奴隶应享有的权力和权利。在战火与硝烟的刺激之下,亚伯拉罕终于将黑人奴隶视作了自己的同胞并决定让他们享有同胞应有的受宪法保护的公民权利

左:历史上的青年亚伯拉罕。 右:电影中的青年亚伯拉罕,由美国演员本杰明•沃克饰演。本杰明确实足够英俊潇洒,但他的演技就像他本人一样华丽,以至于把一个忧郁深沉的政治家演的像宴会厅里的花花公子,跟亚伯拉罕所独有的“悲痛中坚强而旺盛的生命力”的气质毫不相符。
2012美国电影《Lincoln》。

最后,如果你对亚伯拉罕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这部由斯皮尔伯格主导的传记片《Lincoln》。它在我心中堪称神作,看的时候无数次落泪甚至想放声恸哭。大量的独白戏和对话戏以及刘易斯一个人克制而富有张力的演技,让我难以不被悲伤感染落泪。稍显讽刺的是,片中饰演亚伯拉罕的丹尼尔•戴•刘易斯是个英国人••••

四.葛底斯堡与资本主义

吸血鬼南军向人类北军冲锋。该场面算是片中为数不多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镜头。

无数南军吸血鬼在北军银质子弹的弹雨中魂飞魄灭,亦有不少可怜的北军将士被南军吸血鬼生吞活剥。一场决定美国历史走向的命运之战,在魔幻色彩下又被赋予了神鬼对决的宗教精神。由衷地佩服摄制组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葛底斯堡人鬼大战这一幕不仅仅是一出构思奇绝、特效华丽的战争戏,更是电影主题政治隐喻的形象化展现。

即:南军或北军,南方或北方,工业资本家或农业资本家,究竟谁才是勇者?谁才是恶龙?

片中通过制造脸谱化刻板印象对立的方式,将亚伯拉罕及其领导的北军塑造成伟光正的美国救星,而被吸血鬼操纵的南军则是人间的罪恶渊薮。这不仅是摄制组对待内战史的态度,大多数人也默认了“北正南恶”的内战史观。

然而事实是否如此?这个问题不宜急,让我们细细分析。

让我们先看一张图。

​内战伊始美国各州对于奴隶制的态度。 蓝色:支持联邦、禁止奴隶制的州。 黄色:支持联邦、但拥护奴隶制的州。 红色:开战后独立的拥奴州。 褐色:开战前就已独立的拥奴州。 灰色:未开发地带。

​奴隶制的存废固然如影片以及某些政论文所言,事关人类自由、权利及尊严的道德追求与政治权利。

但,更重要的是,或者说,最根本的问题其实是:自由劳动力制与奴隶劳动力制究竟哪个才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上图中的东北部即“南北战争”中的“北方”,也就是今天美国的东北部。而上图中的东南部即“南方”,也就是美国东南部。在内战前10年,大约在19世纪50年代初。美国在经济和社会上实际已分裂成了两个国家。

北方得益于开发历史悠久、矿业及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与地理优势得天独厚等因素;采矿工业及机械制造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快速生产以及资本主义对人充分的剥削压榨决定了北方大工厂必须把人当作花生一样使用,整个生产过程与压榨花生油无异。大批健康的劳动力进入工厂,在被彻底压榨完劳动价值后随即被抛弃,然后补充进一批新的“花生”再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循环往复,维持生产。南方从生到死一点点缓慢剥削劳动力的方式根本无法适应高速且庞大的大工业生产。加上北方本身人口基数庞大,爱尔兰、德国移民多,为“榨油”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花生”。这让北方不可能采取奴隶劳动力制,同时,为了追逐更大的利益,反而要向全国推广这种自由劳动力制。

南方亦然,南方的主要产业是棉花种植农业及其附属的纺织手工业。棉花种植业难以流水线生产,生产周期长;对于奴隶主来说,最好的剥削方式便是将劳动力豢养起来从生到死慢慢剥削。因此便有了一个个棉花种植园,而奴隶们又都有妻女,奴隶主便利用奴隶的妻女们纺织棉花、充当仆人。每一个棉花种植园便形成了一个以棉花种植业为主,手工纺织业为辅的生产单位。一个个种植园又集合起来构成了南方的奴隶制农业资本主义经济。这种经济形态封闭、保守,天然地抵制流水线化工业生产的冲击。当然由于其保守性,它的扩张速度过慢收益不大,它本身也不追求向外扩张。这也就是为什么南方抵触废奴浪潮,但对推广奴隶制却并不热心。

美国南方,拾完棉花的奴隶们。

​同时又由于缓慢剥削的方式;奴隶主需要呵护奴隶以保护他们的劳动价值,因此会提高奴隶们的生活水准。这一时期,甚至出现了南方黑奴的生活质量竟然高于北方自由劳动力的“奇观”。但其实,如果从食利者的角度看,这不仅不违和历史规律,反而是历史规律的必然作用。

图中书籍用翔实且准确的数据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19世纪60年代南方黑奴的人均食肉量竟然高于100年后美国人的人均食肉量。

这下我们可以对“北正南恶”这个观点是否正确给出回答了:

完全错误。

​北方确实代表了历史发展中的进步因素,但这不代表北方就是道德意义上的卫道士。事实上,由于南军的组成人员主要是种植园主子弟和小农民的儿子,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虔诚的基督教信仰和稳定的道德守则;南军军纪反而比所谓的北军“正义之师”更加严明。反而北军由于规模庞大,兵员组成鱼龙混杂,有相当部分的流氓无赖甚至穷凶罪犯。因此,尤其是在进入南方后,北军抢劫、强奸南方人民的恶性事件频发,至今都让美国南方人不自觉的戴上有色眼镜看北方人。

最后,同样推荐一部电影。如果你对葛底斯堡战役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这部1993年的美国战争片《Gettysburg》,影片从两个团数百人之间的农场遭遇战开始,徐徐拉开帷幕,最后在两个集团军十六万人对垒的葛底斯堡战场上达到了高潮。

美国战争片《Gettysburg》。影片主角没有选择家喻户晓的南军指挥官罗伯特•李(Robert•Edward•Lee)和北军指挥官乔治•米德(George•Gordon •Meade)。而是选择了两位风格独特的青年将领,南军“叛将”朗斯特里特(James•Longstreet) 和北军“儒将”张伯伦(Joshua•Lawrence •Chamberlain。

五.尾声

本片的结尾曲是由林肯公园(Linkin Park)演唱的《Powerless》,也不知道是林肯公园的曲风真的适合该片的格调还是导演故意玩个梗。无论是真实历史中建国时就纠缠美国而迟迟无法解决的奴隶问题,还是影片中导演想深化思想却弄巧成拙的操作,都确实挺令人感到"Powerless"的。

附录:本文引用作品

一.文字:

1.《林肯传》,戴尔•卡耐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12月。

2.《美国内战史:1861-1865》,詹姆斯•福特•罗德斯,华文出版社,2019年5月。

3.《林肯选集》,亚伯拉罕•林肯,商务印书馆,1983年2月。

4.Wikipedia of Abraham Lincoln,in English.

5.Wikipedia of American Civil War,in English.

6.Wikipedia of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Civil War,in English.

二.影视作品:

1.《The Civil War》,KenBurns,PBS,September 23 –September 27, 1990.

2.《The Civil War and Reconstruction Era,1845-1877》,David W. Blight,OpenYaleCourses,Spring,2008.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Top
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