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曙光英雄

王安石的政治诗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8-16 01:49:27
导读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登飞来峰 音乐: 荆晶 - 歌曲合辑

(一)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此言极是。据考证,北宋的人口已经达到一亿,居住在城市的人口有一千两百多万,世界第一;江浙一带的稻谷亩产量达到八九百斤,世界第一;活字印刷、火药等科技都是在北宋发明的,科学技术的研究水平世界第一;桑蚕养殖的水平、产量和质量世界第一。所以北宋时期,国家富庶,民众安逸。与此同时,北宋规范了科举考试,一大批寒门学子脱颖而出:王安石、苏轼、欧阳修、司马光、张载等等,这些出身寒门素族的政治家,有政治家之权变、平民之谦和,一扫晚唐五代军阀割据、天下纷乱的局面,将华夏社会推上了文明的峰巅。这其中尤以王安石为甚。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少年得志,二十二岁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江宁知府、翰林学士兼侍讲等职,两度拜相始终坚持变法,后被封为“荆国公”。

王安石从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进士及第初入政坛,到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病逝,宦海浮沉四十四年。在四十四年的官宦生涯中,王安石初心不改,以缓解社会矛盾、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面貌、抵御于外敌入侵为出发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经济上,北宋王朝的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国库充盈,神宗年间的国库积蓄可支撑朝廷二十年的支出。在政治上,极大地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头,打击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垄断,减轻了人民负担,社会经济呈现出了百年未有之繁荣景象。在军事上,通过强兵之法,扭转了西北边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收复河、洮、岷等五州,拓地两千余里,取得了北宋王朝抵抗外敌入侵唯一的全胜战例。可以说,王安石的变法,虽然产生了一些弊端,但总体上来说,“富国强民”的成效还是很显著的。

当然,要改革,必然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也会激起很多人的反对。在王安石的变法中,以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为代表的旧党多次上书皇帝,坚决反对变法,甚至不顾多年的好友关系,公然决裂,可以说,因为变法,王安石几乎将多年的好友得罪了个遍,但他不为所动,“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充分体现了一位改革家无所畏惧的决心和勇气。

王安石也是位很有造诣的文学家,诗、文、词俱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欲有寻绎,不可得矣”;他的文“瘦硬通神,直陈己见,简洁峻切,短小精悍”;他的词“空阔苍茫、淡远纯朴,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对后世影响很大。

在漫长的宦海生涯中,王安石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词,将一襟抱负、满腔热情以及政治主张、人生观念见著笔端,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梁启超曾评价到:“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

对我而言,最喜欢的还是他的几首反映他政治主张和从政心境的诗词。

(二)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以第四名的成绩进士及第,后被任命为淮南节度判官,四年任期届满之后,他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期间,王安石兴修水利,整治湖泊,建学兴学,弘扬师道,同时开始尝试“贷谷于民,立息以偿”,也就是在每年青黄不接时,将谷物贷给百姓,待来年收获,偿还相当于本金和利息的谷物,这就是熙宁年间“青苗法”的雏形。王安石在勤县勤勉为官,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利、教育、农业等皆有进步,他的治县之道成为东南地区的模范,被誉为“江东三贤”之一。

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三十岁的王安石在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径杭州,登临飞来峰,但见峰上岩骨暴露,峰棱如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树古洞幽,秀丽绝伦,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著名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古塔之高,诗人用了“千寻”这个夸张的词语,并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后两句极具哲理性,只有登高才能望远。前两句说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后两句说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这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不是一首普通的写景诗,而是一首通过描绘风景来抒写理想抱负的政治诗,也是一首表达自己政治志向的宣言诗,表现了王安石高瞻远瞩、勇于改革的胸襟壮志,也表现了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强信念。

(三)

王安石在勤县的治绩斐然,引起了宰相文彦博的注意,他认为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极力向宋仁宗举荐,请求朝廷褒奖提拔。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拒绝。后来,大文豪欧阳修又举荐王安石为谏官,王安石以以祖母年迈再次推辞。再后来,欧阳修又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举荐他为群牧判官,王安石第三次辞官不做。执拗的王安石一心扎根基层,丰富并完善自己新法实践。

在长期的基层治理实践中,王安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新法”的理念逐渐成熟。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写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针对当时国家治理中的各种顽疾,全面阐述了自己改革的理念、方法和步骤,但是并没有得到宋仁宗的采纳。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久慕王安石大名的宋神宗即位,启用他为江宁知府,旋即又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从此,王安石进入神宗皇帝的核心决策层,为推行新法做准备。那年,王安石已经四十八岁了。

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面对北辽和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和财政日渐吃紧的现状,神宗皇帝决定全面推行王安石的“新法”。王安石经过深入思考,撰写了《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全面阐述了国家贫苦的症结:问题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农民之所以贫苦和不能从事生产,一方面是由于官僚富豪兼并了大量土地,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王安石开出了自己的“药方”:通过改革调动百姓的积极性,积极开源节流。这一主张得到了神宗皇帝的赞同,于是,第二年,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政变法”拉开了序幕。

熙宁元年早春的一天夜里,作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的王安石在深宫禁苑值夜班,时晚剪剪轻风,金炉香烬,月移花影,美景如画,让他心旷神怡。他浮想联翩,想到自己际遇良机,大展鸿图,即在眼前,不由激起了思想上难以自制的波澜,写下了一首《夜直》: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这首诗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的三重渲染,写出了香尽漏残、月移风寒,更写出了即将到来的政治上的春色,感觉他就像一个少女刚和情郎私会后一样,满心欢喜。神宗提拔王安石高居庙堂,就是希望他为国为民尽心尽力。这时的王安石被马上到来的巨大幸福包裹着,踌躇满志,但落在笔端,却是含蓄婉转,意犹未尽。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王安石借用“恼人的春色”来表达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春风得意,处处紧扣着深夜,却又没有一句直接说到夜已如何,而只写夜深时的种种景象,写庭院夜色如何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可以说是含而不露,曲折深沉,创作手法十分高明。

(四)

王安石的变法目的在于富国强民,借以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然而变法不可避免的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司马光就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列举实施新法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都给予了回信,进行反驳,拥护与反对两派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斗争。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群臣诉说免行钱之害,神宗满面愁容,欲罢除不好的法令。王安石认为天灾即使尧舜时代也无法避免,派人治理即可。同年四月,曹太后和高太后向神宗哭诉“王安石乱天下”。神宗对变法也产生了怀疑,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改任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王安石的第一次变法失败了。

被罢相之后,王安石即从京城到江宁任职,途径瓜州的时候,看到江岸美丽的春色,禁不住诗兴大发,写了首《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坦率的说,这首诗仅从诗意上来说平淡无奇,但后世之所以对这首诗很推崇,就在于“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名词动用,满篇皆活。一是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通过一个“绿”字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从而产生了奇妙的效果;二是期待着神宗皇帝的这股“春风”能再次“吹绿”自己,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期待着自己能东山再起,将新法进行到底。这个“绿”字,用的很巧妙,也很含蓄。

尽管被罢相,但王安石并没有消沉,而是通过一首小诗,很婉转的转告神宗皇帝:“新法”如同春去春又来的江南美景,是不会永远消失的,期待着您这股“春风”再次将它“吹绿”,到那时,“明月”还会“照我还”的。

果不其然,一年之后,神宗皇帝又感觉到旧党的方法也不灵光,不得已差人请回了王安石,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再次推行新法。

然而,这一次的拜相,仅仅维持了一年多,由于变法派内部分裂严重,加之长子王雱病故,王安石极度悲痛,心力交瘁,辞去宰相,复又回到江宁。

(五)

王安石二度罢相回到江宁,在那里兴建几栋房屋,围建了一座花园,种花植草,准备在那里安度晚年。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他还遍游了江宁的名胜古迹,反思自己过往的经历,自嘲自己“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没有了以往的权力,风光不再,但他心如止水,不再有半点波澜了。

那年冬天,钟山的梅花绽放。王安石携家人一同赏梅,但见梅树繁枝细杈,枝虬苍劲嶙峋、清峻古健。枝上淡黄色的小花悄然开放,袅娜亭亭、高洁隽雅,超凡脱俗,幽香弥漫,让人心旷神怡。王安石大为赞叹,提笔写下了一首《梅花》: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白玉堂前的一树梅花暗自绽放,又暗自凋零,这都是为了谁呢?只有这春风最解风情,在每年的寒冬过去,都会如约归来。

这首诗很奇妙的地方就在于全诗四句其实都不是王安石的原创,都是集别人现成的句子,第一句出自唐代蒋维翰的《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第二句出自唐代严惮的《惜花》:“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第三句出自唐代杨巨源的《和练秀才杨柳》:“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最后一句则出自宋初瞻光茂妻的《寄远》:“争得儿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归来”。四句没有一句原创,且不改一字,但组合在一起,却又成了一首新诗,且无牵强凑合的痕迹,不得不说,王安石的诗词功力十分厉害。

梅花开了又败,败了再开。春天过去,还会再回来。而王安石的政治上的春天,还会再回来吗?

王安石对梅花情有独钟,除了这首咏梅诗,他还写了十多首赞颂梅花的诗句,当然最有名的还是另外一首耳熟能详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墙角的梅花,洁白如雪,毫不自卑,散发着淡淡幽香。王安石以梅花自喻,尽管变法艰难,但毫不气馁,即便被逼到墙角,无法施展,也要散发出暗香,期待着春天的到来。

王安石对变法的坚持,可见一斑。

(六)

我以为,最能体现王安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文学家气质的,还属这首《桂枝香•金陵怀古》

熙宁初年,王安石被神宗皇帝所器重,从江宁知府调任翰林学士兼侍讲。那年秋天,王安石闲暇无事,登临钟山,极目远眺,但见长江明净,群峰苍翠,白鹭腾空,千帆劲发,不禁兴致所至,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政治抒情词: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阙抒情。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王安石立足之高、胸襟之广。抒情立意新颖,高瞻远瞩,反映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和焦急心情,表现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遥想当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后庭花》遗曲吟唱。

千古以来,文人骚客们尽管知道朝代的兴亡,但都没有跳出个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很难汲取六朝相继覆灭的教训。如今,风流已被风吹雨打去,面对这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还在暗唱后庭花的商女,又能怎样呢?

王安石的嗟叹之意,千古弥永。

(七)

坦率的说,无论是政治家,还是文学家,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王安石的一生无疑是成功的,尽管间有起伏,但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将毕生所学付诸于实践,且取得一定实效,也算得偿所愿,不枉此生。

然而,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显然是不满足的,他的理想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救国家于危难,救民众于水火。可是,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让他举步维艰,改革也无果而终。王安石将一腔热血和满腹忧愁,付诸笔端,这才有了这些或奇绝、或惊艳的诗词,为后世所传颂。

谁也没有预料到,作为中华民族发展顶峰的大宋王朝,此后急速衰落,仅仅两百年之后便被灭国。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爆发了著名的崖山之战,南宋王朝被蒙古铁蹄打败,南宋灭亡,中华民族第一次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历史上第一次全军覆没。从此,华夏文明开始了衰败与陨落,且再也没有回到顶峰,直到一千年后的今天,才曙光微露。

这既是王安石的悲哀,也是大宋王朝的悲哀,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悲哀。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今天,我们诵读王安石这些政治诗,绝不是掉书袋,也不是附弄风雅,而告诉所有后来的改革者们,改革从来都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没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是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的。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希望每一个改革者们,在艰难困苦的时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多读读王安石的这些政治诗,或许能找到勇气和力量。

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

欢迎关注  欢迎分享  欢迎商务合作

猜您还喜欢:

美文: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美文:朱淑贞:只愁到晓人星散  化作巫山一段云

美文:李煜:最是仓皇辞庙日  人生长恨水长东

美文:秦观: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美文:岑参:功名祇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美文:王昌龄: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美文:李商隐:虚负凌云万丈才  一生襟抱未曾开

美文:朱庆馀:如何优雅地问孩子考得咋样?跟我好好学下

美文: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美文:贺知章:五十年宦海顺风顺水  八十载归乡问客何来

美文:李清照:秋风黄花中的女神  却也有不为人知的倔强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标签: 王安石 政治
Top
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