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原神

59. 行山散记----麦径1-2段连走(20161231)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8-03 07:48:48
导读我们用25公里的麦径1-2段连走,送别2016年的最后一抺夕阳,描摹2017年的第一缕曙光!

我们用25公里的麦径1-2段连走,送别16年的最后一抺夕阳,描摹17年的第一缕曙光!

2016年的最后一天,就在忙忙碌碌中不经意地到来了!

即将结束六年外派生活、回到深圳工作的娜同学,却问我香港的哪个行山径最值得一去?

她说,虽然在香港工作生活了六年时间,好象还没有很象样儿地在香港行过一次山。闻听此言,帮她在2016年消除这个遗憾,成为我必须担起的责任。

只有一天的时间,在香港的四大长径、若干郊游径、家乐径、树木径中,哪一个路段既有香港自然与文化特征,又有与她体力相宜的难度呢?

我以为首推麦径的1-2段。

说走就走!

周六早9:00,我们在西贡北潭涌巴士站集合,严格依照麦径1-2段的规定线路,经万宜水库、浪茄湾,登海拔314米的西湾山,过西湾、咸田湾,穿大浪湾村,于晚7:30至终点北潭坳,全程行走25公里。

后乘坐94路巴士返回西贡市中心。

一、出发

麦里浩径全长100公里,以西贡北潭涌为起点,绕过万宜水库,由东向西横贯新界,门为终点,经过24个郊野公园中的8个,共分为10段,是香港著名的行山径,也是香港多个越野比赛的基础线路。

麦径首两段,不似中段以山路为主、崎岖难行,大部地势平缓,兼有香港储水量最大的万宜水库、景色优美的浪茄、西湾、咸田等海湾,一直是市民行山、烧烤、露营、游泳等户外活动的经典之地。

两段合计25公里,一次性完成着实要耗费些体力,但中有西湾亭可做退出点,另旅游季节,几个海湾都有与黄石码头或者赤径码头互通的渡船、小艇,整个路段被切割组合之后,变得可长可短,“丰俭由人、老少咸宜”!

我按照的不同组合走过若干次,但完整的两段连走,今日还是首次,希望与娜同学于2016年的最后一天,能够走出些不同往日的新意!

早9:00,我们从北潭涌巴士站走出,公路上散布着一组组、一队队行山者,大都是重型装备,如我俩这样轻装且人员构成单薄的组合,算是比较少见。

不过,这支重装队伍确实引人注目,队员间不断相互交流,不是粤语、普通话,也不是英文,语速极快,有点儿象韩语,我们一句都听不懂。

沿公路前行,过上窑站,到达麦里浩径起点,这里高高竖立着木质标牌。

恰有三个小伙子也从此地出发,他们早晨从深圳过来行山,刚巧帮助我们拍摄“出发照”。

今天,不知在此“值守”的那几头黄牛去哪里“开小差”了,一头也没有见到,我们“出发照”的背景颇有些单调。

(深圳山友    拍摄)

又遇到了那一队重装者,他们仍旧用我们听不懂的方言交谈着,看上去在讨论什么安排。一些队员很认真地听着,一些队员却漫不经心地边听边拍照。

我们按指示牌,沿大网仔路朝万宜水库方向前行。平展展的公路,略微有些上斜的坡度。

不一会儿,第一个500米标距柱就在眼前!

行至熟悉的第一个凉亭,左边是西湾路,由此可经西湾亭直达西湾。

当然,我们要严格地完成1-2段连走,肯定是顺右手边万宜路行进。

我告诉娜同学,马上就会见到万宜水库了!

二、万宜水库

天气晴朗,阳光暖暖地,温柔敦厚地洒在身上,不一会儿,我们的鼻尖就沁出细密的汗珠。

透过左侧丛林的空隙,望见蓝宝石般的水面泛起丝丝波纹,宛若蓝色的丝锦。

老天真给你面子!第一次来就这么好的天气,我们走过的那几次,可是阴天、雨天居多呀!

我不无感慨地对娜同学说。

继续前行,右侧视野开阔,近处的大头洲体量较小,稍远处体量硕大的滘西洲好似一道屏障,隔开了更远处的岛屿。

站在西坝左侧的堤岸,远望环绕水库的一座座连绵的山峦,如今它们成为与水库相依相伴的小岛。

坝上,行山的队伍络绎不绝,大家被湖光山色吸引,纷纷驻足拍照留影。

中途,我们再次遇到那支重装队伍,第三次的相见和我俩的普通话,让我们完全消除了沟通的障碍,很快攀谈起来。

原来,他们一行近20人,利用新年假期专程到香港行山,今天是到达香港的第一天,晚上准备在麦径3段露营,之后去大帽山;后续会到屯门的青山,还有大屿山凤凰径2-3段,观赏大东山日落后至凤凰山露营,次日在凤凰山看日出。当然,如果还有时间和体力,他们要去港岛径的8段龙脊。最后一天逛街,晚上回到深圳。

那你们光行山、不购物吗?

那些东西都差不多,要论价格,还是欧洲便宜呀!

这确实是专业行山者的安排!看来领队很费心思,选取了香港四大长径中的精华部分。

对于越来越富裕殷实的内地城市而言,香港不再是一个单纯“买买买”的商业都市,它山海交汇的独特风光和保持良好的郊野景观,以及与市中心仅“一墙之隔”的交通便利,愈加体现出它真正的旅游价值。

当他们了解到我也行山时,问我他们的线路安排得怎么样?

我对他们的线路安排赞叹有加。

不过,若是还有时间,我会推荐八仙岭郊游径,八仙岭、犁壁山、黄岭、屏风山,再加上流水响和鹤薮两个水塘可以露营。只是,或许它们没有屯门的“杯渡山”和青山禅院的名气。

你们刚才说的是哪里的方言呀?娜同学好奇地问道。

温州话,我们从温州来。

哦,我们恍然大悟!以前听人讲温州话难懂,果然如此!

你们这么喜欢行山,雁荡山早就走得不耐烦了吧?

我打趣道。

雁荡山呀!山里的每个老鼠洞我们都熟悉得不得了啊!

一位皮肤晒得黝黑的中年人回答。

温州队伍急着向前赶路,我们就此别过。

娜同学选了一块大石站在上面,这样能够看得更高更远吗?

沿着西坝前行,路上车很少,只有出租车来来往往,此地禁行巴士和私家车。

水中倒钟似的设施是钟形虹吸溢洪道,即利用虹吸管原理、借助大气压力泄洪的设备,在香港的诸多水塘中,好象只在万宜水库看到这样的醒目。

在周围盘桓半晌,仍如以前一样,没有搞清楚它的工作原理和各部位的功用,或许待水位高时,现场观看才更有直观效果。

冬日的水位确实有点儿低,那个湖心小岛,几乎可以从堤坝上跨过去。

门紧锁着,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右侧路边,立着“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粮船湾景区”标牌。

粮船湾洲(High Island),原是香港第四大岛屿,在粮船湾海以东、破边洲以西,因万宜水库的兴建,将其与西贡相连,并有万宜路连接岛的东西部,景区因1.4亿年前超级火山爆发形成的六角形岩柱群,而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

现在,我们的脚下,就是粮船湾洲岛吧!

公路上,果然只有出租车来往穿梭的身影。

右侧的人工湖里是创兴水上活动中心,市民可在此举办露营、烧烤等活动,合资格人士还可租用独木舟、风帆及滑浪风帆等进行水上运动,中心由香港康文署管理,需要提前预约。

能见度高时,透过茫茫的牛尾海,能够清楚望见银线湾边香港科技大学的白色楼群。此刻,远处岸边的建筑影影绰绰、朦胧一片。

回望左侧的水库,细细的廊桥象一把长长的标尺,丈量着水位的高低。

路边的野漆树,红色的叶片虽然稀稀落落,被周遭的绿色映衬着,似深醉后的酡红。

前方的白千层散散漫漫的生长着,放任身体弯曲、旁枝逸出,不似北方的白杨那样笔直挺拔,对肢体形状有着超乎寻常的“自律”。

不过,它们踏实地立在堤坝边,如忠诚的卫兵。

近前的小岛,头上被低矮的绿植覆盖,宛如顶着个“锅盖头”;裸露在外的土层仍象鳄鱼的嘴,一半潜于水底,一半在水面伸探着,仿佛正伺机捕捉游到嘴边的猎物。

终于到达东坝!

这是东坝的副坝和与主坝间的缓冲区域。为了防御海浪冲击和巩固建筑结构,设计者加建了一道由七千块锚形石(混凝土构件)组成的防波副堤。

每当走到此处,看到巨大长堤和被海浪切割分离的破边洲,我都不禁心生敬意: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敬佩人类的“巧夺天工”!

东坝上更是人来车往,好不热闹,不少出租车停在回旋处。近处,一位老者边走边拍照。

大部分游人都喜欢在此游览,东坝尽头有步行道供人们近距离探究堤岸建筑的宏伟,花山和破边洲六角岩柱的变迁,甚至可以站在副坝上,领略太平洋上吹来的带着咸腥的海风。

流连片刻,我们也要抓紧时间赶路,只好恋恋不舍地转头向浪茄湾方向进发。

最后看一眼万宜水库的水,深处颜色湛蓝,仿佛与天相接,浅处如琉璃般澄澈、透明,水底的岩石、土层一览无余。

真想弯腰掬上一捧,亲尝一口!

三、浪茄湾

地图上的浪茄湾,为独孤山、标尖角、长岩顶、罾棚角所包围,此时我们所要经过的山脊,应该是独孤山吧!

上亿年的岁月沧桑,山体已显斑驳,但四周的岩石仍保持着六角柱形,有点儿象规模庞大的管风琴。

蔚蓝的天空,不知从哪里飘来一只滑翔伞,随风飘飘荡荡,一会儿落在前面的沙滩上。

这就是著名的浪茄湾,海滩平坦宽阔,水清沙幼,是人们露营、野餐、游水的好地方。

远方的海滩督促我们加快步伐,很快到达麦径1段与2段的分界点。

(山友    拍摄)

我一直很不解:这座山有诸多山海陪伴,为何名曰“独孤”呢?

山中石阶小径,行山队伍一直不绝于路。

且看这位女士可是背的重型装备,她一边走,一边与走在前面的同伴兴致勃勃地聊天儿,听起来是纯正的北方味儿:

大家一起出来露营,就要互相照顾,集体用的东西肯定要共同分担。一位队友,还是一大老爷们,为了少背东西,往自己背包里塞旧报纸,装备没装几件就说包满了,装不下了。

那你们怎么认识的?下次还带他玩吗?同伴问。

唉,以前不认识,微信朋友圈里加进来的。经过那一次,谁还愿意带这种人呢!

说起过往,她似乎还有些愤愤不平。

“偷听”至此,暗叹我们的生活,正在被新型社交媒体深刻改造着。

这支队伍的装备属于轻型,估计跟我们差不多,看完最后一抺夕阳,还是要回家的。

沙滩边的树林里,已是露营帐蓬的天地。

面对今日如此众多的“闯入者”,它也是见怪不怪了,本想找一僻静地方养养精神,不料又被一相机镜头发现,只好强打起精神,摆出主人翁姿态,显示一下旅游胜地“主人”的涵养!

沙滩上嬉闹玩耍的年轻人!今天的海边,会是无数人的狂欢之夜吗?

两位中年人一前一后,各自拎着装了淡水的塑料口袋的两头。

附近并没有淡水供应,临近村子的村民好心地引出一只水管,供露营者使用。

走过沙滩,几棵树不知什么时候躺倒在浅水中。娜同学勇敢地跳上干枯的树干,准备走到另一头。

我大声提醒她“小心”,这要是掉落水里,可没有衣物换啊!

我们坐在树根稍事休息。看到忙碌扎营的人们,心中很是希望也可在此停留,不需再走后面的路了!

四、西湾山

怎么可能停歇呢?路程才完成了一半儿,接踵而至的314米的西湾山,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考验!

走过西湾的沙滩,我们进入林木茂密的山中小径。

娜同学虽然身形瘦削,但体力超级好,据说大学时代也是运动场上的佼佼者。

转过几个弯,我已是气喘吁吁,她仍然气定神闲地大步向前。

不禁想起分队中另一大神级人物Jeff,他若在此,恐怕也是早早地阔步前冲,现在不定坐在哪棵大树下躲太阳呢!

于我而言,毕竟“周积月累”的行山,对体能改善还是有极大帮助,西湾山的山路走起来感觉比第一次短了许多。

又过几个弯口,山腰处的凉亭已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

但是,我知道,凉亭之后,还要翻过两个山头才能到山顶。

继续吧!我们望望凉亭中休息的人们,未敢多做停留。

站在山上,俯瞰一道道山梁向海中伸展,恍若一只只巨物匍匐入海形成海湾或呷角,从此深陷大海的怀抱,相互依偎再难抽身返回了。

回首望向来处,浪茄湾沙滩树林的旁边,是基督教互爱团的浪茄训练中心,远离都市一切尘嚣的休身养性之所,其实是戒毒所。我们从旁经过时,那里非常安静,就象没有人走动。

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前行,不断有路牌指引着方向。

蓝蓝的天空,不知何时铺满一大片的小云朵,如层层涟漪,这或者就是人们俗称的“鱼鳞云”吧!

走过两个小山头之后,我们抵达西湾山顶,说是山顶,实在看不出雄伟之处,山顶的标高柱立在路边,稍不留神,就会从身边溜过。

当然,对于热衷搜集各处“标高柱”的我来说,肯定是“只能走过、不能错过”,虽然上次已经留影,也要拍第二次、第三次......

更何况,这次还有一位“小帅哥”自愿与阿姨同框拍照呢!

一位来自湖北武汉的小朋友,随父母来香港旅游、行山,见我在标高柱前留影,便也凑过来,我向他招手示意,即刻大大方方地站在我的身边,一副明星范儿,POSE摆得比我还自然、老道。

现在的小朋友,真是不得了!

(娜同学    拍摄)

见引来一群山友在标高柱留影,我们快速离开,继续前行。我跟娜同学说,后面还有更震撼的场景哟!

走到山脊边,举目四望,重峦叠嶂、宏阔秀美,使人不由地胸臆广博、豪气冲顶。

回望一下即将逝去的2016!

转过身,更加美好的2017就在前面!

石阶边是大浪四湾的介绍,由西(近)向东(远)是我们即将到达的西湾、咸田湾,还有我们今天不会到达的大湾和东湾(走蚺蛇尖时从那里走过)。

远处,蓝天下尖尖的山峰就是西贡的“三尖”之一蚺蛇尖,画面尽头是与西湾山对应的东湾山,它们之间怀抱的就是大浪四湾,今天海浪和缓,以它特有的韵律轻轻拍打着白色的沙滩。

娜同学望着面前的画面,不禁赞叹:太美了!

是的,每次从这里走过,我都被它深深震撼!

五、西湾

从西湾山迤逦而下,到达吹筒坳的凉亭,诸多山友在此小休。

由此右行,可至西湾;若是左行,到吹风坳的西湾亭,那里乘村巴可中途退出麦径返回西贡市中心,当然,脚力好的人可以连续顺西湾路行走,回到麦径起点。

此时的疲累已是在所难免,好在后面的路程大部是下行,偶有起伏但并不陡峻。

转过一个村落(应是西湾村),村子面貌没有多大改变,只是路边怡然吃草的牛不见踪迹。

这是当选过“香港十大胜景”第一名的大浪西湾。

此处建有营地、烧烤炉,比浪茄湾更完备的是有公共卫生间、卫浴设备,自然有淡水供应,还有居民开设的士多和租屋。可以露营、烧烤、潜水、游泳、浮潜等。

太阳开始西沉,准备露营的人们早早占好位置,三三两两的在沙滩漫步。

原来它们在这里呀!

好几头牛聚集在沙滩和岩石间的小树丛里,是在寻觅什么新奇的食物吗?

走过松软的沙滩,人们挽起裤腿、脱掉鞋子,感受海浪一波高过一波的冲击。

若想远离喧闹的人群,空旷的岩礁也是不错的去处,既可观赏山海相接的风景,也不影响两人在海浪里的喁喁私语。

今天,游人超乎寻常的多,沙滩边排满了各种帐蓬,海边好似盛开了各色花朵。

走过沙滩,路边的小溪水流汤汤,水面较以前宽阔,溪上的木桥依旧安好。

溪水顺地势流淌入海。此时看过去,昔日的溪涧似多了几分海的博大与深沉。

西湾,今夜亦将无眠吗?

六、咸田

踏上山中石板径,我们告别西湾,和它天边的略显稀薄的鱼鳞云。

也许是疲惫的缘故,感到去往咸田湾的山路变得漫长,显出几分陡峭。

这条路上,遇到的却都是带着小朋友的家庭,有的小朋友实在太累了,被家长连拉带拖地向前走。

目睹此种情景,轻装的我们,走慢了都不好意思。

又是一番折折弯弯之后,咸田湾敞开它的胸怀,迎接我们的到来。

山峰高耸的蚺蛇尖,睨视着周围的山峦、海滩,谛听着海风传至山林的阵阵低语。

沙滩上,各色的帐蓬已然搭好,人的喧闹声与海浪的拍击声混做一团,彼伏此起。

在沙滩边盘桓片刻,我们走过熙攘的人流,去往士多大休,此时就餐,不知是该叫“下午茶”呢,还是“早晚饭”?

这条溪水的规模比西湾的要小,所以只是用几条木板和细细的钢柱搭成简陋的小桥,供游人来往。

桥面很窄,只能单向过人,桥上的木板时常随人的步伐跃动,过桥还是要加十二分的小心。

大家都很守规则,一方过罢,另一方才登场,通行顺畅。

与娜同学坐在士多的圆桌边,叫了两碗豆腐花,一荤一素两份菜,一份扬州炒饭。一边吃着,一边欣赏咸田的景致,和2016年最后的几抺夕阳。

七、返程

大约5:30,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座位,准备开始最后一段路程。桌上的饭菜吃得干干干净净,一点都没有浪费。

太阳退隐到山后,将余晖映照在白色的云朵上,渐现一缕嫣红。

我们在村中穿行,一个老屋围墙外面,兀自盛开着簇簇粉红色的花朵,黄色的花蕊下垂着,象辣椒,象小灯笼,为清冷的黄昏添加盎然生气。

很多房屋因久无人居,早已颓废、破败,有的屋顶上生满野草。

走过村屋,进入水泥径。四周悄无声息,只有着急归巢的鸟儿的鸣叫。

想起今早在北潭涌巴士站的士多买的两只棒棒糖,娜同学从包里掏出,我们噙在嘴里,快活得象两个淘气的小学生,一副童心复萌的样子。

但返程的路决不似吃棒棒糖那般轻松!

尽管从大浪村出来,后续的7公里路程再没有山野小径,均是两人可以并肩而行的水泥路,但夜幕的降临,使白天不起眼的上下起伏无形中增加了难度。

我戴上头灯,雪白的光柱照在黑漆漆的路上,如探照灯一样刺眼。汲取了上次走麦4时未带头灯的教训,今日算是准备充分吧!

路上时而有人从对面走来,由他们的方向判断,大都是去西湾宿营。

此时人们的问候语改成了:新年好!新年快乐!

有的队伍戴着头灯,两相遭遇,我们一边问候着新年,一边都很自然地将头稍微侧一侧,就象汽车相遇要关闭大灯一样,避免直射到对方的眼睛。

两人相伴,又不断有同向或者对面而行的山友,这段夜行并没有让我胆怯。

然而,让我惧怕的画面最终还是悄然出现了:

快到赤径时,透过头顶的灯光,看到前方路边的丛林里几点荧光在移动、闪烁,直觉告诉我是狗的眼睛,可能是流浪狗,我两手紧紧攥住登山杖。

见灯光明亮,且有十几人在行走,那几点荧光在林中逡巡一阵,便消失在暗夜里。

我轻轻舒了口气,在常人眼里,狗已经被人类驯化的甚是温顺、乖巧,但在黑暗里狗的眼睛中,我分明看到了潜伏在体内的它们狼祖先的野性。

夜行,以后还是尽量避免吧!

很快到达赤径,这里有公共卫生间和淡水,加之有路灯照明,露营地人声沸腾,游人众多!

最后2公里时,码头上的一艘小艇向我们喊话:

坐船到黄石码头,10蚊一位,不用再辛苦走路了!

我们向他们挥挥手,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最后2公里,可不能功亏一篑呀!

后面的路,两腿好象纯粹做机械运动,大约7:30,我们到达北潭坳终点,见到马路上来往的车辆,看到不少山友在路口休憩,浑身放松下来。

请一位山友用手机拍张“终点照”,纪录我们的25公里连走后不失坚毅的疲惫。

想必此时,时代广场上,“新年倒计时”的人群开始聚集了吧?

(山友    手机拍摄)

后记:

1、谨以此,纪念难忘的2016,还有与伙伴们曾经共同走过的充满挑战、也充满自豪感的岁月!

愿伙伴们2017一切安好,即使分离也会让我们的心联接的更加紧密!

2、关于麦径1-2段的景物,本人的“行山散记”(16)亦有记录,可并阅。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Top
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