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原神

《草原英雄小姐妹》动画电影中的美术设计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7-27 20:07:58
导读请点在看

纵观近几年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进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作品的成功凸显出大众的审美品位已经更加倾向于具有浓郁中国风的优秀动画作品。再加之国家对国产原创动画的大力扶持,我们似乎看到了国产动画蓬勃发展的曙光。可在实际的创作中,即使题材内容的选择都体现出中国文化特色,但是在动画的美术设计与表现上面还是有向迪士尼动画或者日本动画靠拢的趋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如果立足于少数民族文化,从中汲取精华元素运用到动画电影的创作中,加之现代精湛的表现技术,既可以展现我国原创动画电影的独特魅力,又可以弘扬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对196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的根据真实人物事迹改编的动画作品《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美术设计与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探讨,以寻求在技术资源匮乏的年代,动画电影美术表现形式的本质,进而探寻我国当代动画电影的发展之路。

01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一路高歌,频传捷报,自2015 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火爆之后,动画电影市场持续升温,国家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增高,国人的动画热也再一次被燃起。加之我国动画技术的飞速发展,本土的动画电影在制作方面已经日趋发展成熟,这也为国产动画片的崛起提供了有力的后方保障。因此,近几年的国产动画电影的在票房上面的表现都是很可观的。

      据官方数据统计,2010-2017年期间共创作生产国产动画电影304部,上映 241部,实现总票房86.2亿元,至2017年共有15部动画电影票房破亿元, 票房由1.5064亿元增至13.4971亿元,从只有5部票房过100万元,增至16 部票房过1000万元,经济效益上有了显著提升。

动画《大圣归来》剧照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从票房上面移开,立足于近几年国产动画的整体市场,是否还是一片大好的乐观趋势?除去那几部高票房的国产动画电影,还有很多包括《熊出没》系列、《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这些国产动画电影的受众似乎只有小朋友,大多数成年观影者都是陪小朋友去看。而在题材选取上面,也都是有成熟的动画片作为根基保证的。由此可见,虽然近几年国产动画在国际上开始崭露头角,荣获不少奖项,但是在美术设计以及表现手法上还是存在模仿美日的痕迹。这些票房平平的国产动画中大多采用3D技术,人物造型设计圆润可爱、特点突出,色彩的饱和度和明度控制也都恰到好处,画面色调统一,色彩柔和舒适。有的甚至配合VR技术,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但是却缺少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美感。

     回看历史,其实中国动画电影在20世纪50年代时曾经有过极其辉煌的历史。1956年,国产动画《神笔》荣获了第八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的一等奖,这是我国动画第一次走出国门,也是国产动画辉煌历史的开端。《神笔》虽然仅仅只有20分钟片长,但是每一个画面都凝结着我国老一代艺术家们对于动画事业的热爱,每一个细节的刻画都深深地印着中国制造的痕迹。在2014年,由迪士尼中国创意技术支持、上海炫动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3D动画电影《神笔马良》,虽然有着炫酷的3D技术与美妙绝伦的画面表现,但是如果不看影片简介,你能猜出是中国制造还是美国迪士尼出品吗?国产动画电影从一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渐走向顶峰时期,出品了大量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电影,比如《骄傲的将军》《渔童》《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再后来,美日动画席卷全球,分占全球动画的半边天,此时的国产动画技术不成熟,选题的盲目追随美日,因此呈现了持续的低迷走势。

     “进入新世纪,中国动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产业化进程加快。少数民族题材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动画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有待开发的宝藏。”我国动画电影要想使其更具内涵和标志性,就要借鉴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从中汲取精华,再现国产电影的民族魅力。

02

民族题材动画电影中美术设计与表现手法探讨

      近几年,衡量电影作品好坏的标准似乎都归结于票房上面,但是票房的多少显然并不能从艺术作品的深层次角度来诠释电影艺术的魅力。毕竟票房仅能代表的是大众审美,而影响大众审美的因素却又有很多,比如从众心理、阶层因素、经济因素等。因此,笔者试图从文化与艺术审美的角度出发,对少数民族动画电影的代表作品《草原英雄小姐妹》进行美术设计与表现手法的分析。

(一)特点鲜明的美术设计

     《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20世纪60年代制作的一部美术动画影片。影片根据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达茂联合旗两位蒙古族小姑娘龙梅和玉荣冒着风雪、抢救公社羊群的真实事迹创作,真实地再现了姐妹俩为保护集体财产与暴风雪作斗争的场面,集中表现了她们在暴风雪中的惊人毅力,歌颂了她们爱惜集体财产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影片由何玉门、胡同伦编剧,钱运达、唐澄执导。对于现代动画来说,这无疑是一部老的动画影片了,在清晰度、分辨率等技术层面与现在的动画电影是有一些差距。但是,这部动画电影的创作年代在20世纪60年代,那正是国产动画在世界上享有荣誉最多的年代,因此,这部极具民族特点的动画影片自然也沿袭了那个时代精良又富有特点的美术设计手法。

      影片中的人物造型与服装特色表现极具民族特点。该片的两个主人公,龙梅和玉荣,她们一个穿着土黄色的蒙古袍,一个穿着正红色的蒙古袍,配之以皮棉帽和很厚实的靴子,在绘画表现上两人都略显臃肿。正是这种鲜明的绘画表现所呈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为整部动画电影确定了真挚的感情基调,也间接交代了事件所发生的背景:草原气候多变,温差很大,即使两姐妹穿着厚厚的棉袄,也很难抵御严寒,为她们后面保护羊群的艰难做了铺垫。

      创作者对龙梅玉荣这两个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完全遵循了蒙古族人民的形象特点:单眼皮、高颧骨、厚嘴唇、黝黑泛红的肤色。如果用现代的崇尚肤白、大眼、腿长审美眼光来看,那这两个小女孩似乎并不是很漂亮可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主创人员刻画的龙梅玉荣的形象不但成功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还将这对草原小英雄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里,这就是民族魅力的所在。“无论是对哪一个民族而言,审美思维都是属于最古老、最久远、跨越社会发展阶段最长的思维方式之一……”因此,在《草原英雄小姐妹》中所呈现的极具民族风格特点的美术表现形式不仅仅使得动画电影本身的符号感十足,更多的是隐藏在动画电影背后所体现出的属于我国本土的民族审美文化,这才是独一无二的。

     影片中极其贴合现实的美术表现手法才使得整个影片更具有感染力。很多观众在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都会被深深的感动甚至留下眼泪。除去极具感染力的真实故事情节外,更少不了创作者对影片的人物特点精准的捕捉并且用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加以呈现。对比现在的动画影片,则需要恢宏的3D效果加上精良的制作团队,也未必会达到这种艺术效果。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这就是民族动画电影的魅力所在。

动画《草原英雄小姐妹》剧照

(二)惟妙惟肖的纪实表现手法

      按照写实的题材要求,导演采用接近生活真实的手法来塑造现实生活中的英雄,特别是影片中细节处理非常感人。另外,影片在人物造型上既考虑到动画艺术特点又兼顾民族地方色彩,丰富了人物性格特征。1980年5月,该影片荣获第二次中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委员会三等奖。这部动画影片最值得关注的,应该就是它的纪实性表现手法了。该影片的故事情节以及绘画风格与造型特点都是贴合现实背景而做,影片一开始就对草原进行全景展现,草原的颜色也是并没有沿用人们心中绿油油的广阔草原的颜色,而是采用土黄色作为草原的颜色大背景。因为《草原英雄小姐妹》所讲述的事件背景是在1964年初春,草原上还很寒冷,并且温差很大,茫茫草原是略带荒凉的土黄色。这也为后面下起鹅毛大雪做铺垫。整部动画的点睛之笔应该就是小姐妹保护羊群过程:空旷的草原上下着鹅毛大雪,两个小姑娘和300多只羊,面对这种艰难的情况两人甚至都很难说话交流,影片则抓住这一点,没有很多对话,仅仅对她们的肢体语言与面部表情的刻画就足以让观影者深深感受到了笼罩在她们身上的无助与恐惧,更多的是蒙古民族与生俱来的坚韧与执着。

      有人评价说这是中国动画史上第一部写实动画,王川导演也曾说过,“这是我国第一个去迪士尼的产品,是中国的产品”。这种写实风格后来被日本一直做,并且形成了自己风格。“日本的‘美’中较为稀有的地方就是,将这种叫做“无常”的虚幻、侘寂、寂寥、不安的消极境界,转化为心理上的美感,并从中寻出它积极的价值。这也是感受虚幻的新,感受侘寂的心,并以这种感受为美的思想,在傲慢与自傲、任性蛮横的对立面,发现其温柔忧郁和简单质朴的一面,从而发现心灵之美。”这段话也体现了日本动画的成功之道,他们把现实主义题材拍得虚幻唯美,然后从中映射出融入心底的审美意境,让人流连忘返。可是,这样的表现手法,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运用在动画电影中了,《草原英雄小姐妹》就是非常典型的实例。

03

民族题材动画电影的创新探索

      日本动画电影《千与千寻》2019年6月21日在中国上映,上映仅仅5天,已经达到2.52亿票房。该影片的创作背景,是源自宫崎骏先生对童年的回忆。可见,日本动画电影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其唯美的绘画表现风格,故事题材的选择上面吸引观众占了很重要的因素。纵观我国动画电影的题材分类,大多数以改编经典神话故事为主,比如大获成功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主要是因为这类题材的动画电影有一定的故事基础,观众更容易接受。对于我国动画电影的创新探索,笔者认为,在主题形式上仅仅让人耳熟能详的民间寓言故事或者神话故事是远远不够的,创作者可以结合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如各地的“非遗”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汲取更丰富的题材资源库。我们是否可以深入民间,搜集一些民间故事素材,再将它用动画电影这种符号表达出来。“深入民间的艺术,不是严格的,是泛格的;不是狭义的,是广义的;不是纯正的,是附饰的;不是超然的,是带实用性的。灌输知识,宣传教化,改良生活,鼓励民族精神,皆可利用艺术为推进的助力。”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1979年至1989年拍摄了一组少数民族题材动画影片:《阿凡提》,这部布偶动画是根据流传在新疆民间的《阿凡提》故事改编,该动画一经播出,好评无数,观众被阿凡提鲜明的形象风格所吸引,也被动画中搞笑离奇却又略有深意的情节所吸引。这部动画获得1980年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这就是将少数民族题材运用到动画电影中的非常成功的案例。

动画《阿凡提》剧照

      我国动画电影想要赶上美国日本的脚步,还需要自身不断地反省与创新,不是一味地迎合大众,使得国产动画的美术风格更“迪士尼”或者更加日系,而是为大众提供一种新的审美趋势,我们想要发展自身的民族风格,就要借鉴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元素,从主题、内容、形式以及表现风格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建立属于自己的动画美术语言。就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动画电影作品,题材明确,风格鲜明,这么多年过去了,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却丢掉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不同的文化类型与不同的文化发展阶段,其文化记忆和表达的方式是有区别的,有的文化是以声音符号为主,有的文化是以图片符号为主,有的文化是以文字符号为主。”我们要重新拾起少数民族文化这一宝藏,将它转化为我国动画电影的文化符号。

      除了对动画电影题材的重新认识之外,还应对影片的表现手法进行优化,所谓优化是既要运用现代科技带来的巨大福利,又要尊重作品本身的年代特点、民族风格以及主题思想,在美术色彩与造型的运用上可以返璞归真,所谓“少即是多”,回归动画人最原始的初衷,也许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在表现手法上面,可以借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些老的动画电影,例如《神笔》《骄傲的将军》《渔童》《草原英雄小姐妹》《大闹天宫》等,当时由于技术的限制,这些动画电影都是纯手工绘画并制作的,这些动画电影的制作本身应该都可以算是卓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当然,笔者并不是想让当代动画电影抛弃优质的技术手段而返璞归真,但是可以借鉴这些老的动画电影的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学习这些动画电影背后老艺术家们的艺术造诣。在少数民族文化宝库中发掘更多的艺术题材,与现代美轮美奂的动画技艺有机结合,期待我国动画电影的再一次崛起。

动画《阿凡提》剧照

(作者为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艺术设计系动画专业教研室副教授)

来源:草原文艺论坛

本期小编:时帧

-------------往期回顾---------------

蒙古马——草原上的高贵生灵

翟健烫出大千世界……

“打赢脱贫攻坚战”主题书法作品展评审工作结束

“电亮”草原Mojito

郑惠斌:“画笔记录生活,留下美好瞬间”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Top
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