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游 > 保卫萝卜4

四川争夺战:孟珙抗蒙,余玠入川

来源:网络 时间:2022-10-29 12:35:57
导读四川争夺战:孟珙抗蒙,余玠入川宋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8年)十二月,蒙古军在连破金国关中平原数州县以后,第一次侵犯四川,攻陷四川利州(今四川

四川争夺战:孟珙抗蒙,余玠入川

宋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8年)十二月,蒙古军在连破金国关中平原数州县以后,第一次侵犯四川,攻陷四川利州(今四川广元)西路所属的西和州、天水军、阶州、成州、文州(今甘肃东南)及沔州(今陕西略阳)。沔州在宋时属四川利州路,在兴元府(今陕西汉中)西。蒙古军在这次进攻中,并未深入到兴元府西南的大安军以南,而是攻击南宋在四川外围的要塞,四川制置使郑损在攻击下逃遁,南宋在四川北部的主要防线--秦岭防线上的三关全部被攻陷,不过蒙军并未扩大战果,在攻击后旋即撤兵,可能是试探南宋防卫的虚实。

四年后,即理宗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八月,为了配合对金国作战的钧州战役,蒙古拖雷率蒙军自凤州(今陕西凤县)入川。十月,破大安军,再陷沔州,军民战死者数十万。利州西路西和州、天水军、阶州、成州、文州全部沦陷。蒙古军乃渡嘉陵江,逼近位于四川腹地门户,剑门关附近的葭萌关和涪城(今四川绵阳市),在占领了城池要塞一百四十多个以后退兵。同时,拖雷分出东路军从大散关方向,转两当县(今陕西两当县),出鱼关,直逼南宋四川制置使桂如渊守卫的兴元府,威迫桂如渊派人作向导,顺汉水从金州(今陕西安康地区)出川,假道南宋均州地境(今湖北郧县、十堰市地区)偷袭金国的邓州、钧州(今河南禹县)。

理宗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九月,南宋利州御前统制曹友闻率部与蒙军战于阳平关,由于统帅赵彦呐未采纳曹友闻的计策,而致兵败战殁。蒙古军队在阔端、塔海、八都鲁的率领下,乘胜进攻川北各要隘,长驱入蜀,攻陷成都。四川四路仅剩下夔州路和顺庆府、泸州、果州、合州少数几个州幸免于难以外,其余州笼罩在狼烟中。因为听说王子阔春死讯,蒙军才从成都撤军。

大约在理宗嘉熙时期(公元1237-1239年),南宋驻重庆的制置使彭大雅完成了对重庆城墙的修葺工作,重庆后来代替成都,成为四川抵抗蒙古入侵的政治军事中心,南宋末的抗蒙战争,使重庆在巴蜀历史上第一次作为四川的政治中心走上了舞台。

重庆三面环大水,地势高峻,经过彭大雅的营建以后,成了蒙古铁骑难以攻克的堡垒,这样,有了整治后的重庆和泸州这两个要塞,四川已经初步具备了对抗蒙古军队入侵的能力。

蒙古人在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侵蜀不利撤军后,紧接着在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及四年先后侵入四川腹地,屠成都,犯重庆,攻峡口,被南宋名将孟珙所击退。孟珙刚刚收复重镇襄樊与峡口的归州(今湖北秭归),于是,朝廷任命在江陵和襄阳前线抵抗蒙军有功的孟珙为四川宣抚使,坐镇夔州(今重庆市奉节),总领峡江上下游的军事,同时开始认真物色守备四川的人选。

理宗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四月,在利州(今四川广元)屯田的蒙军汪世显部,再次攻破成都,理宗感到很不安,他在和官员赵希暨的谈话里说:“今日救蜀为急,朕与二、三大臣,无日不议蜀事。”“重庆城坚,恐自可守?”,赵希暨回答道:“重庆在夔峡之上,敌欲长驱南下,虽城坚如铁,何救东南之危。”赵希暨还是把防卫的重点放在长江中下游。然而,自从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四川被蒙古军队残破以后,川西主要富庶州县的税收全部失去,这对南宋朝廷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它使得南宋的“国用日窘”,四川“民不聊生”,这是理宗寝食难安的关键所在。

五月,理宗再次问计于梧州知府赵学时,理宗问他:“嘉定(今四川乐山)可守否?”,赵学时认为可守重庆,上通利州与阆州(今四川阆中),下应归州(今湖北秭归)与峡口,意义重大。官员刘晋之更进一步认为,蒙古军侵蜀以后,所有坐镇四川的制置使,连个屯驻的地方都没有,只有彭大雅守卫重庆,才占住了四川的根本,不然的话,四川早就完了,并建议在重庆筑堡坚守。上述官员的话坚定了理宗早就有了的守蜀决心。

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六月,朝廷任命兵部侍郎余玠为四川宣谕制置使兼重庆知府,因为军情紧急,允许余玠与所领导的官员就地措置,可先行后奏,不必事先请示中央。当余玠从峡口进入四川的时候,整个军事形势对南宋还不算太危急。

在东部,蒙军正对守卫两淮前线的赵葵部,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东部前线的最高决策官是杜杲,他曾在庐州(今安徽合肥)、安丰击败蒙军。由于两淮地区复杂的河流地形,以及淮北的近乎无人烟,使得蒙军的攻势一直不能得逞。在中部前线,蒙古军几次偷袭江陵,企图在中游渡江,然后从长江南岸的湖北境内进军湖南,但受到名将孟珙的遏制。

孟珙时任四川宣抚使,负责联系川东和湖北前线的军事行动,他刚刚收复重镇襄樊,并在汉口附近击退蒙军的入侵。只有四川问题比较严重,蒙军汪世显部驻扎在川北重镇利州(今四川广元),不时出击,骚扰川西各州县。虽然蒙军尚未在川西平原建立有效的地方政权,然而南宋也没法再像过去那样,对川西实行征税和兵员补充。同时,蒙军还把它的地方政权向川西、川南扩展。另一方面,宋军却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士气低落,最大的问题是,军民都不信任频繁更替的安抚使、制置使,因为这些地方大员不是派发苛捐杂税,便是在蒙军的进攻下逃窜。

余玠刚一进川,就走访四川各界人士,听取他们对政策的意见。他的口号是:集思广益,起用四川地方贤达。同时,他以革除弊政为己任,由于他手中掌握得有理宗给他的金腰牌,使得他能放手对四川的政治、军事进行改革。

余玠起用播州(今贵州遵义)名士冉氏兄弟,采纳冉氏兄弟对防卫四川的建议。这个建议就是,在几个重要的州治地点,择其地理环境,沿山筑堡垒,在堡垒里储备粮食,同时将州政府设在堡垒里,依山守水,一遇蒙军进攻,即将军民撤退到堡垒里,坚守堡垒,使蒙军没法破坏地方政权,而又无所得,当蒙军攻势缓和以后,则从堡垒里出动正规军与义军骚扰对方,敌人最终将因粮草耗尽而被迫撤退。这些堡垒又相互联成一气,一遇战事,可以遥相呼应。

于是,余玠从北到南,建筑了一系列的堡垒,主要堡垒有:青居,位于川北大城顺庆府(今南充市)北,扼嘉陵江中游,它保卫着四川东北方,成为顺庆府治所在地;大获,在苍溪城东南,余玠迁阆中州治于此,原为名将王坚所筑,是四川腹地最东北的要塞;苦竹隘,在剑门关西小剑山顶,是入川北方门户;神臂山,在泸州东,或称铁泸山,余玠迁泸州州治在此;多功城,在重庆西四十里,筑此堡的目的在保卫重庆外围;云顶堡,在成都东北金堂县境,是距成都平原最近的堡垒,起着窥视无险可守的成都,同时,它也起着扼嘉陵江外水-涪江,与钓鱼城一起,共同阻止蒙古军队利用嘉陵江舟师,顺流袭击重庆的计划;虎头山堡,在川南富顺西南,是泸州的北方屏障;西柳关,在万州(今重庆万县)西北,保卫着重庆下游长江水道和夔门(三峡入口,今重庆奉节);钓鱼城,在合州(今重庆合川)城郊,北距重庆百多里,地当渠江、涪江与嘉陵江三江交汇处,扼嘉陵江内水,合州州治所在地,它保卫着重庆唯一的陆上通道。除此之外,还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堡垒,这些堡垒首尾相连,从川北、川西到川南、川东的盆地群山东麓和南麓,倚着四川的主要河流,构成了一面网,以阻挡蒙古军队东犯长江中下游地区。

(本篇完)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704559159@qq.com

Top
加盟网